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九百八十五章愈演愈烈

第九百八十五章愈演愈烈(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待到清军班师回朝后,因为进攻失败,祖可法等降人又提出了攻取北京的策略。  

大军直捣北京,可断喉刺心,立即致大明于死地。  

如今中原各地混战,明庭根本没啥本事四处灭火。  

若是京城被其他人所破,大清还能吃到肉吗?  

他们这些人还有机会成为真正的勋贵,而不是在辽东这破地方窝着!  

对于个人以及家族前途他们极为看中,因为许多人都没有回头路的。  

取宁锦则是去手足,只能得到几城,却不能灭亡大明。  

他们把去手足融入到皇太极曾经讲过的“剪枝大计”。  

因为皇太极的战略眼光,曾经说过大明是一颗大树,无论多大力气都不能一斧子砍断。  

唯一的法子就是从大树的两侧入手,一斧子一斧子的砍下去,砍到一定程度,这颗大树就会自己倒下去。  

皇太极就用浅显的道理来阐述他的战略思想,生怕清廷高层这帮“人均胎教肄业”的人听不懂。  

目前大清只有徐图渐进,从强大自身和削弱敌人,来实现皇太极的政治目的。  

绝不可能图省力气走捷径!  

但是,他的许多谋臣以及军将们都不认同他的观点,或者是无法理解他的战略思想。  

总是想要直取北京,尽早灭亡大明,一劳永逸。  

但皇太极就是想要先图取宁锦之地,断其手足。  

他先图宁锦的想法,也是经过一段实践而形成的。  

鉴于宁锦防线防御坚固,他曾一度放弃取宁锦,改道从内蒙进关,从而打开袭击大明的新赛道,成功进行了企业内部转型,从而发展越发壮大。  

天聪三年(崇祯二年),他首次率大军袭击北京,攻占了滦州、迁安、永平、遵化四城。  

他撤军东归时,留下勐将阿敏驻守此四城。  

作为夺取北京的前哨阵地。  

但很快又被明兵夺回,尽管这期间明军汇集重兵依旧没有给清军造成较大伤害,但总归是阿敏兵败弃地逃归沉阳。  

虽然阿敏属于“股神”级别的押宝,赔的裤衩子都没了。  

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政治前途都没有了,更不用说当什么朝鲜王。  

他能安稳活到死就蛮幸运的。  

但这也使皇太极意识到,终有山海关控扼其间,则关内外声势无法连成一片。  

即入其他口入塞,大明或者锤匪也能袭扰他的后路。  

因为皇太极已经把贺今朝定为他今后主要的假想敌。  

此后,清兵多次进关,打了许多胜仗,全都俘掠而归。  

所克山东、河北、大同各城邑都丢弃不守,皆由山海关阻隔的缘故。  

皇太极要得一地保一地,还必须在关外稳扎稳打,从根本上打破锦州——宁远——山海关的防线。  

否则他就不可能在关内站稳脚跟。  

这也是他从贺今朝占据西北三省那里得到的启发。  

锤匪如此稳扎稳打,才能获得更多的利益,以及存储更多的实力。  

大清崛起于关外,皇太极深知,最终进关夺取大明,唯一可行的捷径必须通过宁锦而进山海关。  

山海关是隔绝关内外的门户,捍卫北京的藩篱。  

若大清占领山海关,北京唾手可得,甚至比贺今朝从山西出发还要便利。  

山海关距北京仅七百里,清骑兵疾驰。  

不过三日即达北京城下,明兵恐怕都来不及防备,就得拱手让出北京。  

想要得山海关,必须先得宁、锦。  

但宁、锦又不能同时进攻,也须分出次第来,逐一攻取。  

实际情况是锦州在前,宁远在后,皇太极慎重决策,以全力先取锦州。  

皇太极决策取锦州,直接抓住了辽东问题的关键。  

锦州原是明朝设置在辽西的军事重镇之一。  

广宁中、左屯卫设在这里。  

自从明与后金战争以来,锦州的战略地位日益显得重要。  

从袁崇焕经略辽西,即首筑宁远,次修锦州,成为明军战略防御的要地。  

袁崇焕死后,继任者也无不重锦州,特派辽东名将祖大寿驻守此城,防御非常坚固,清兵惟望城兴叹。  

在清兵攻取大凌河城之前,该城还是锦州的屏障。  

当大凌河城这个屏障一经被清兵拆除,距此仅四十余里的锦州城就完全暴露在清兵的面前。  

它成了明朝在辽西的一个名副其实的前哨阵地。  

从锦州的地理位置来看,尤其值得重视。  

在它的正南面十八里是松山城,松山城偏西南十八里是杏山城,而杏山西南约二十里便是塔山城。  

这三城如羽翼一样护卫着锦州。  

在它的背后即西南一百二十里,是雄镇宁远城,为锦州的坚强后盾。  

皇太极很清楚,锦州不破,清兵休想前进一步。  

反之,锦州一破,则松、杏、塔山三城俱下,宁远孤立,整个防线都得动摇。  

明军还妄图想要钉在辽西,想都不要想。  

锦州是宁锦防线的一个重要环节,打破这个环节,就能实行他的第一步战略。  

皇太极已经看得很清楚,欲取山海关,非先取关外四城不可。  

这四城就是锦州、杏山、松山、塔山。  

锦州则首当其冲。  

经过多年徘回之后,皇太极和他的诸王大臣终于选准了进兵的突破口。  

明清之间的战争平衡再次被打破。  

为了稳固地攻取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