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五章 不动如山(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今朝的询问让姐夫愣了一下,随即又摇头,这玩意从零到一确实是有些困难。
毕竟总是盯着水壶烧开水,把壶盖顶起来,还有什么橡胶之类的材料,真的是有些困难。
牛筋等捣烂了,没有太好的效果。
“倒是也不着急,这种技术活只要突破了一,后面也就好开展了许多。”
贺今朝又安抚觉得无所谓,慢慢研究去吧。
总归是有开头就行,这道任务也都让锤匪治下学堂里的学生去思考了。
有了这种环境,万一有那么一两个天才,也都是说不准的事。
反正罗马又不是一天建成的。
“主公,四川那边刚送上来的文书,镇雄、乌撒、东川三府都派人去接壤的贵州、云南等土司,
宣扬交流我锤匪的政策,不声不响的安插进去。”
“嗯。”
听着杨玉休的汇报,贺今朝应了一声。
那些深山老林的地界,着实的不利于火炮的推进,能够利用己方政策拉拢一部分人也好,至少做出了分化举动。
到时候拉拢的差不多,没有多大的进展后,也就能抽出时间,再去打一批不老实的土司。
剩下的便是沉默随大流的那波人,就更好办了。
云南的沐王爷,10岁就继位了,他爹在崇祯元年暴死。
总兵事务只能由云南巡抚代摄,府内事务则由其母陈太夫人及管家阮氏兄弟主持。
这么多年,沐天波都没有“亲政”呢。
云南也由于“主幼母强”,整个沐王府以及官场皆是混乱不堪,土司多有叛乱。
纵然贺今朝派人去与土司勾结,沐王府也没什么时间去处理。
叛乱的土司多了去了,再多几个,又算得了什么?
只要大明的天不翻,他们依旧是世袭的黔国公。
再说了,无论是清军入塞,还是流寇肆虐,谁他妈的愿意去云南那吃蘑孤还容易中毒的地界去啊?
所以沐王府的人都是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富贵日子。
土司叛乱,自从沐英到云南之后,每代黔国公都会经历的事。
所以属实是没有什么可着急的。
至于四川等地闹了锤匪,关我云南何事?
关我沐王府何事?
都是四川的官员去应对。
最重要的是云南这的路,根本就不好走。
许多人也受不住这里的气候,时不时有毒瘴气,就能让大批人死的悄无声息。
纵然是诸葛亮小心谨慎征孟获,依旧有汉军士卒中招。
至于贵州那地界的土司,更是叛乱的常客了,万历三大仗之一,就是发生在贵州。
如今又有成规模的人反对大明,贵州的土司巴不得继续造反呢!
他们听说那贺今朝屠戮了数万川中官兵,连秦良玉的儿子马祥麟都被打死了,秦良玉麾下的白杆兵也全军覆没,更是有不少贵州土司主动要抱锤匪的大腿。
无论是谁要造大明的反,我贵州土司都要帮帮场子。
大明的改土归流只是个基础,并没有完成,故而土司对于大明并没有多少忠心。
像秦良玉这种率领的土司,在大明着实是太少见了。
吉珪给张献忠写了封回信,请贺今朝过目。
贺今朝读过之后,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真不是他不想打仗,而是天灾严重,还需要广积粮草。
否则就算出兵湖广河南等地,占据了广大土地,又能做些什么?
河南、湖广等产粮大地,也因为流寇、兵灾、天灾搞得消耗一空。
前期得填补多少进去?
那么多嗷嗷待哺的百姓,都伸手向你锤匪要粮吃。
你都不能让他们吃饱,他们凭什么要在你锤匪治下当“安安饿殍”呢?
崇祯年间的特大旱灾已经持续了两年之久。
以河南为中心,向华北横向辐射。
是往前翻阅史书,五百年未有的大灾。
山陕之地歉收,看样子还会继续持续下去。
这一波要比天启崇祯交替时候还要严重。
这也是张献忠想要自己屯田的一些原因,再不种地,想抢都没地方抢去。
左良玉追击张献忠,军中粮食只够吃两天,以至于挨饿行军。
贺今朝那套大炮祈雨稳定人心的手段,都没什么作用。
好在前几年发展不错,百姓家里有余粮,不至于挨饿,又有四川产粮之地,收了三茬,极大的缓解锤匪目前的粮食压力。
但真要动兵,地方是能轻易占据,但人口也得挨饿,不如不动。
“行,就这么着给张献忠回信。”
“是。”
吉珪请贺今朝盖上大印以及私人印章,交给张献忠派来的使者,请他带回去。
“主公。”
杨玉休又抱了一个小册子递上来:
“这是山陕之地组织挖深井抗旱灾的数目以及花费。”
贺今朝接过浏览了一遭,这两年可以说是滴雨未下。
冬天的时候,有些地方能下点雪,就能让当地百姓极为高兴了。
“主公,监察之人已经查过了,耗费的钱财虽然不一,但都是用在了该用的地方上。”
贺今朝点点头,各地造井的价格不一。
若是有人想要贪腐,这段时间确实是难以在找接替之人,但宁缺母滥。
他也不愿意有人在民生上伸手。
那些吏员学校出来的,几乎是出来一批被填补到各地一批。
毕竟总是盯着水壶烧开水,把壶盖顶起来,还有什么橡胶之类的材料,真的是有些困难。
牛筋等捣烂了,没有太好的效果。
“倒是也不着急,这种技术活只要突破了一,后面也就好开展了许多。”
贺今朝又安抚觉得无所谓,慢慢研究去吧。
总归是有开头就行,这道任务也都让锤匪治下学堂里的学生去思考了。
有了这种环境,万一有那么一两个天才,也都是说不准的事。
反正罗马又不是一天建成的。
“主公,四川那边刚送上来的文书,镇雄、乌撒、东川三府都派人去接壤的贵州、云南等土司,
宣扬交流我锤匪的政策,不声不响的安插进去。”
“嗯。”
听着杨玉休的汇报,贺今朝应了一声。
那些深山老林的地界,着实的不利于火炮的推进,能够利用己方政策拉拢一部分人也好,至少做出了分化举动。
到时候拉拢的差不多,没有多大的进展后,也就能抽出时间,再去打一批不老实的土司。
剩下的便是沉默随大流的那波人,就更好办了。
云南的沐王爷,10岁就继位了,他爹在崇祯元年暴死。
总兵事务只能由云南巡抚代摄,府内事务则由其母陈太夫人及管家阮氏兄弟主持。
这么多年,沐天波都没有“亲政”呢。
云南也由于“主幼母强”,整个沐王府以及官场皆是混乱不堪,土司多有叛乱。
纵然贺今朝派人去与土司勾结,沐王府也没什么时间去处理。
叛乱的土司多了去了,再多几个,又算得了什么?
只要大明的天不翻,他们依旧是世袭的黔国公。
再说了,无论是清军入塞,还是流寇肆虐,谁他妈的愿意去云南那吃蘑孤还容易中毒的地界去啊?
所以沐王府的人都是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富贵日子。
土司叛乱,自从沐英到云南之后,每代黔国公都会经历的事。
所以属实是没有什么可着急的。
至于四川等地闹了锤匪,关我云南何事?
关我沐王府何事?
都是四川的官员去应对。
最重要的是云南这的路,根本就不好走。
许多人也受不住这里的气候,时不时有毒瘴气,就能让大批人死的悄无声息。
纵然是诸葛亮小心谨慎征孟获,依旧有汉军士卒中招。
至于贵州那地界的土司,更是叛乱的常客了,万历三大仗之一,就是发生在贵州。
如今又有成规模的人反对大明,贵州的土司巴不得继续造反呢!
他们听说那贺今朝屠戮了数万川中官兵,连秦良玉的儿子马祥麟都被打死了,秦良玉麾下的白杆兵也全军覆没,更是有不少贵州土司主动要抱锤匪的大腿。
无论是谁要造大明的反,我贵州土司都要帮帮场子。
大明的改土归流只是个基础,并没有完成,故而土司对于大明并没有多少忠心。
像秦良玉这种率领的土司,在大明着实是太少见了。
吉珪给张献忠写了封回信,请贺今朝过目。
贺今朝读过之后,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真不是他不想打仗,而是天灾严重,还需要广积粮草。
否则就算出兵湖广河南等地,占据了广大土地,又能做些什么?
河南、湖广等产粮大地,也因为流寇、兵灾、天灾搞得消耗一空。
前期得填补多少进去?
那么多嗷嗷待哺的百姓,都伸手向你锤匪要粮吃。
你都不能让他们吃饱,他们凭什么要在你锤匪治下当“安安饿殍”呢?
崇祯年间的特大旱灾已经持续了两年之久。
以河南为中心,向华北横向辐射。
是往前翻阅史书,五百年未有的大灾。
山陕之地歉收,看样子还会继续持续下去。
这一波要比天启崇祯交替时候还要严重。
这也是张献忠想要自己屯田的一些原因,再不种地,想抢都没地方抢去。
左良玉追击张献忠,军中粮食只够吃两天,以至于挨饿行军。
贺今朝那套大炮祈雨稳定人心的手段,都没什么作用。
好在前几年发展不错,百姓家里有余粮,不至于挨饿,又有四川产粮之地,收了三茬,极大的缓解锤匪目前的粮食压力。
但真要动兵,地方是能轻易占据,但人口也得挨饿,不如不动。
“行,就这么着给张献忠回信。”
“是。”
吉珪请贺今朝盖上大印以及私人印章,交给张献忠派来的使者,请他带回去。
“主公。”
杨玉休又抱了一个小册子递上来:
“这是山陕之地组织挖深井抗旱灾的数目以及花费。”
贺今朝接过浏览了一遭,这两年可以说是滴雨未下。
冬天的时候,有些地方能下点雪,就能让当地百姓极为高兴了。
“主公,监察之人已经查过了,耗费的钱财虽然不一,但都是用在了该用的地方上。”
贺今朝点点头,各地造井的价格不一。
若是有人想要贪腐,这段时间确实是难以在找接替之人,但宁缺母滥。
他也不愿意有人在民生上伸手。
那些吏员学校出来的,几乎是出来一批被填补到各地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