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九百七十六章那我动

第九百七十六章那我动(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在他们想来,大明两京十三省,用不了多久,就不在是朱姓皇帝的了。  

“嗯。”  

贺今朝也越发的感觉身心疲惫。  

天灾真不是人力能够轻易抗衡的。  

若是没有这两年旱灾,他也不至于这般被动。  

当然这种被动,相比于其余势力而言,稍微显得还有些优势罢了。  

大明治下,谁管你这些饿肚子的人怎么办?  

好好当你的安安饿殍去吧。  

当狗兴许还能有口吃的,让你看家护院摇尾巴撸一撸毛。  

在大明,人都没有狗的待遇。  

至于其余流寇,那都是先紧着一小波人大吃大喝,底层士卒能果腹就算好的了。  

清廷皇太极除了靠抢掠维持,也是把掳掠来的人口充当劳动力,帮他种田。  

辽东那地界,这几年还真他娘的,没有遇到这种大困难级别天灾,反倒越抢越富裕。  

关键是靠着抢掠来的东西,足够他能够把底下的人拧成一团。  

即使有些人有小心思,可他们的政治智慧在皇太极这个老胖子面前根本不够用。  

杨玉休又提醒了一句:“主公,有关治疗瘟疫、蝗虫等文书,也全都放在桌子上了。”  

“我一会再看。”  

贺今朝摆摆手,叫他先去忙别的。  

大旱的时候,就容易出现这种事。  

尤其是养鸡鸭对付蝗虫的手段,还要预防出现大规模的鸡瘟。  

要不然怎么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呢。  

一场灾祸就能带走它们的性命,让你血本无归。  

“民生之多艰。”  

贺今朝只能背着手感慨一句。  

“算逑,天下离我还太远,先顾身边人吧。”  

然后他便回到了府衙后院,去找他的两个夫人三个孩子待着去。  

如今大儿子贺胜明已经好几岁了,二儿子贺胜清还在吃奶。  

晋王妃也给贺今朝生了一个女儿,能开口叫爹了。  

贺今朝抱着闺女儿子极为快活,他听李过说李自成的妻女被洪承畴俘后,猫在山中又娶妻生子了。  

“夫君,近日来像是遇到什么难事了?”  

晋王妃的手指画着贺今朝的胸膛。  

“嗯,主要是受天灾影响,秋粮收成不好。”  

贺今朝躺在枕头上随口应了一声。  

先前行军打仗贺今朝以身作则,未曾随意带着女子。  

尽管回来之后小别胜新婚,但近夜来也颇为操劳。  

先前他在四川还颇为羡慕白杆兵降卒,有三个婆娘围着转呢。  

现在贺今朝只觉得同时应付三个,怕是自身爽感就少了许多。  

所以他现在想想,京师里编纂他一夜睡八个黄花大闺女的人,一定没有什么xing经验。  

就算是韦小宝他也得嗑药干九个。  

“夫君”  

晋王妃媚眼如丝的亲了上来。  

大山当中。  

李自成没有心思与他的新任妻子温存。  

更多的是降低妻女被俘的影响,如今黄氏给他生了个儿子,那就更能稳定人心。  

他从张献忠以及贺今朝那里搞来了武器装备,又趁着河南闹灾,招来了上千人,加上原本山中的百姓,一起训练。  

如今打探到张献忠重新举起义旗,朝廷大军前去围困他。  

这个时节,有人建议李自成去与张献忠会和,大家报团取暖,共同对付官军。  

李自成有些心动。  

如今的情况教先前已经好上太多。  

老百姓怕打仗,怕官军,也怕义军掳人、抢人、奸淫和杀人。  

特别是百姓看见他的部队如今处在败势,更不敢同他的队伍接近。  

前期因为到处老百姓纷纷逃避,粮草空前困难,消息也得不到,使他苦恼万分。  

但现在不一样了,大山外面再次混乱起来,他不用在继续躲着。  

而且李自成在不打仗的时候也积极读书,从书上寻找成败的道理。  

同为驿卒,贺今朝读过私塾的“学历”,可谓是冠绝诸贼。  

至于那些举人身份的反贼不是死了,就是想要重新投奔朝廷,没有一个可以参考的。  

李自成比过去更加注意军纪,把队伍弄的像是书里说的一样“秋毫无犯”。  

但也只是相比较而言,他深知与锤匪的军纪相差甚远。  

这些年天天奔跑和打仗,没有多少时间整训队伍,也有人总是跟他说水至清则无鱼,咱们已经做的很好了。  

睁只眼闭只眼,水至清则无鱼。  

兄弟们打仗已经很累了,再如此苛责他们,将来还怎么给你卖命?  

郝摇旗是高迎祥的人,后来归了李自成。  

他本就是不守军规之人,遭受不住锤匪贺今朝制定的军法。  

在十七人当中,也算不得李自成的心腹,只是颇得李自成赏识。  

李自成扩充队伍之后几乎都能很好的遵守军纪,唯有郝摇旗还总偷山中老乡家的鸡吃。  

不仅如此,李自成也养了一批孩子,以待将来也能像贺今朝那样充斥全军,更好的控制队伍。  

李自成对于何时出兵,从山中杀出去再次展开了争论。  

因为时机若是挑选不对,怕是会再次让己方损失殆尽。  

“贺今朝会主动出击吗?”  

听到李自成的询问,李过率先摇头道:  

“贺兄弟说过山陕之地一直都在闹旱灾,粮食歉收,否则也不会那么强烈去占据四川。  

按照他那种谨慎的性子,就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