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488章大孙从未让咱失望过

第488章大孙从未让咱失望过(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爱尚23hh.info,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大明京师。  

冯胜等人这次出征倭国有功,京师这边自然是准备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正阳门外,朱英亲自迎接。  

整齐的仪仗队,展露出玄甲卫的气势。  

玄甲卫现在扮演的身份很多,包括亲卫队,仪仗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就相当于锦衣卫的职责了,不过只对朱英负责。  

“宋国公,此番辛苦了。”  

“三皇叔,四皇叔,七皇叔。”  

朱英虽为太孙,在这个时候也放开身份,向朱棣三人作揖行礼。  

三人自然不敢托大,这显示天家亲昵的时刻,连忙回礼。  

围观的百姓密密麻麻,关于条约的事情,自然在冯胜等人回京前就已经于京师邸报上刊登了出来。  

各处都是高呼‘大明万岁’的声音。  

国家兴盛,自然百姓也是与有荣焉。  

现在的大明京师,百姓的幸福感很高,对于大明也有着极为强烈的归属感。  

相对于朱英来说,一路跟随走过来的冯胜,朱棣,朱棡,朱榑等人,更是被京师的变化给震撼了。  

在去倭国征伐前,京师这边许多改造才开始,现在已经落地了。  

“这真是京师嘛,要不是看到这正阳大道,我都有点不敢认,简直..简直是...”  

朱榑看着这面前的变化,神情上满是震撼的感觉,虽然是行走在正阳大道上,但是周边的巷子看得清楚。  

每一条巷子都能看到整齐的规划,商铺林立,门口的招牌看上去几近一致,每条巷子有近两丈宽,左右两边的人流似乎按照某种规律行走。  

“果然不愧是大侄子,这点本事,将来大明必定越发兴盛。”  

朱棡的眼中都冒着绿光了,他已经决定在今日之后,多多看看这城池中的建造,要把京师这边的情况,搬运到倭国自己的藩地去。  

朱棣的神情有些复杂。  

他很敏锐的注意到,围观的密密麻麻的百姓,看似是在为这次的大明得胜,倭国投降所欢呼,实际上所有百姓的目光,几乎全部都集中在朱英的身上。  

不难猜测,在去倭国之后,大明这边必然发生了很多的改变,这才导致民心如此的聚集。  

在欢迎的仪式中,是不需要跪拜的,可朱棣却看到许多百姓,自发对朱英磕首起来,并且演变的人也越发多。  

朱棣打定主意,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今年京师的具体情况。  

朝堂之上。  

朱元章高坐龙椅,朱英站在其旁。  

金銮殿下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刘和,开始高声朗读关于冯胜,朱棡,朱棣,朱榑的赏赐。  

其中的赏赐自然以冯胜为主,加官进爵就没必要了,多是一些钱财之类的。  

到了三王这边,便就不同了。  

“陛下谕旨,敕封海外倭国肥前城为晋王朱棡藩地,改名为晋城,由晋王总揽境内一切事务。”  

“陛下谕旨,敕封海外倭国筑后城为燕王朱棣藩地,改名为燕城,由燕王总揽境内一切事务。”  

“陛下谕旨,敕封海外倭国肥后城为齐王朱榑藩地,改名为齐城,由齐王总揽境内一切事务。”  

并没有太多额外的条件,包括税收基本上也是自己负责,不需要向大明进行缴纳赋税。  

领地内的一切,基本上都是由藩王自行负责。  

唯一除开的便就是立法权了,按照海外藩国的规定,大明的律法当在藩王的优先级上。  

也就是说,藩王也有立法权,但是藩王设定的律法在和大明律法相矛盾的时候,便是以大明律法为主。  

其他的就是你自个随便玩了,从前藩王麾下的兵员是有着严格的人数限制,但是目前就取消了。  

从前是三万的标准,现在你爱多少便多少,便是藩国内全民皆兵,那也是你自己的自由。  

相当于彻底的放开。  

这多少让三王心中有些惊喜,之前只是一个说法,而现在是真正的确定了下来。  

在这之后,三位藩王应该忙碌的就是在京师安排自己的文官过去了。  

其实目前来说,在倭国的三城并不算小,地方不算大的情况下,人口足够多。  

三人在此之前,就已经从各处迁徙了倭国百姓,即便是人数最少的齐王朱榑这边,也只有统治着三十万倭国百姓。  

在这个基础上,还有关于驻军的问题。  

每个藩王可有三万驻军,其他的将士将会在之后回到本来的卫所。  

这个驻军虽是归属于藩王统领,但是每过三年,就会回大明进行一个轮换,并非是一直属于藩王。  

倭国立下的海外藩国,从历史的意义上来说,这是首次把藩王封地直接封到大明的疆域之外。  

这也代表着往后大明的路子,将会进行一定程度的变化。  

海外藩国成立的消息,朱英也在次日直接安排到了京师邸报之上。  

这也算是给海外藩国打了一波,进行引流。  

而关于迁徙海外的优惠政策,也在百姓之中升起波澜。  

“去晋城路费由晋王负责,到了就给地,每人五亩起,这听上去,好像很不错诶。”  

“什么呀,还不如去燕城,这邸报上面可是说了,凡十八岁至三十五岁未有妻则,分配倭国女子一名,这多好呀,都不用媒婆了,直接就给送。”  

“齐城那边也不错呀,每人五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