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466章焕然一新的京师

第466章焕然一新的京师(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众多皇子的出行,对于蒋瓛来说,压力山大。  

在京师出现命案的情况下,还没有揪出幕后凶手,其他皇子皇孙也就算了,陛下和太孙殿下这边,稍有任何的闪失,只怕是要人头不保。  

锦衣卫衙门中,蒋瓛和宋忠两人聚在一起商议。  

宋忠苦笑道:“大人,你觉得陛下有可能取消明日的行程吗,太孙殿下这边,你是知道的,我是半点话语权都没有,虽说太孙殿下比较信任于我。”  

“可太孙殿下性格,看似温和,实则强势,至今未有任何人敢于有半点反对之意。”  

蒋瓛也是摇头道:“先前我已经跟陛下说过,但陛下说,这京师,是大明的京师,若是连陛下的安全都要受到威胁,哪里还是大明的京师。”  

“别多想了,这次陛下,太孙殿下等人游玩京师,是无法阻止的,而这个时候,也是要体现出我们锦衣卫的作用。”  

“好生排查隐患吧,出了任何乱子,都不是我们可以担当得起的。”  

蒋瓛说到这里,突然问道:“太孙殿下武艺高强,你时常陪伴左右,可是有知晓一些什么吗。”  

宋总摇头道:“太孙殿下确实是武艺极为高强,但是从来没有过任何的体现,平日练武的次数几乎没有,至少是我从未见过的。”  

“唯有之前的情报中,于西域那边,从未有过什么敌手,不过这些情报并不详细,具体太孙殿下的身手有多高,还真不知道。”  

“不过即便是武艺再是高强,这般久不练,可能也是生疏了。”  

听到这话,蒋瓛问道:“明年开春北伐,那你可得好好守护在太孙殿下的身边,不得有任何的懈怠。”  

宋忠闻言点头道;“即便是我这条命去了,也须保太孙殿下毫发无损。”  

“哇,姐姐你快看,好多货物啊,我从未见过如此之多的货物。”  

“那是琉璃球嘛,太好看了,也不知道贵于不贵。”  

“姐姐你快来闻闻,好香啊。”  

次日早朝过后,朱元璋便就随着朱英一起,带着朱允熥,朱允炆,还有朱明月三人,共同游玩京师。  

朱允熥更是欢愉雀跃,四处蹦跶,皇爷爷那边有些不敢说,但是姐姐这边自然没问题。  

朱明月虽然有几分矜持,不过这大街上的,在外行走的女性也不再少数,加上本身在深宫久了,见到这等热闹如赶集的场面,也随着弟弟一起四处观看。  

出了这京师内门,呈现给所有人的京师,和印象中的京师,已然是完全和记忆中没有了半点相同。  

这些时日,朱英虽说清闲,但对于京师的改造,自从正阳大道修建之后,便就一直没有停歇过。  

在群英商会的名下,特别成立了一个商帮,大概就是和后世的公司差不多的意思。  

这里面有许多,就是之前修建正阳大道的工人,按照一定比例的工钱,开始给群英商帮干活拿钱。  

平日里是管吃管住,有了活之后,便就按照做工的时间,结算工钱。  

目前来说,还没有进展到包工这一块,基本上是属于按天拿钱。  

不过光是包吃包住,在如今的年底,对于许多贫苦百姓来说,那都是了不得的事情了。  

如今主要的活计,就是按照朱英的规划,对于整个京师的改造。  

在此之前,就南京城来说,是有着大致的规划的,但是这种规划,显得比较小气,凌乱。  

主要体现地方,就是在坊市。  

可谓是脏乱不堪。  

哪怕是如今的大明京都,也不要想着有什么好的卫生条件,有些巷子里,屎尿味特别浓重,底层的百姓都已经形成了习惯。  

至于乱丢垃圾这种,在坊市已经是很自然的现象。  

倒不是说京师每个地方都是如此,在内城,达官贵人的居所,都是有专门的人负责监察,打理,情况完全不同。  

是以即便是京师,两极分化的情况,在繁荣的冲击下,也显得越发严重。  

朱英的改造,就是拆除一些违规搭建的建筑,扩大道路的规范,包括公共卫生间的加强,增多。  

还有设置专人对于京师,哪怕是贫民窟的地方,也要保持干净整洁。  

是以环卫工这个职业,在朱英的推动下,便就应运而生。  

而与之相当的,在治安司的下属部门,城管的职位,也被设立出来。  

城管目前并不叫城管,而是叫京师城内管理衙门,不过或许是历史使然,叫着叫着,俗称也变成了城管。  

有道是开门七件事,财迷油盐酱醋茶。  

京师环境的维持,并不是说天天打扫便就好了。  

三分建,七分管。  

即便是背负了很多骂名,但城管的作用性,依然是不可忽视,且极其重要。  

道路再宽,人流的分流,马车的胡乱行走没管好,那也是拥挤不断。  

坊间的道路今天整理完,明天同样会出现占道经营。  

本来就人多的京师,连走路都是个问题。  

像是那些小巷子里,即便是上午清理,可能下午就有人去拉屎撒尿了。  

朱英把五城兵马司,治安司中,原本负责这一块的职责,单独拉了出来,做了更为细致的划分,才有了现在京师繁荣之下,井井有条的秩序。  

当朱元璋带着人走到道上中央的时候,一名身着衙役服饰的人员很快就走了过来。  

“这位老爷,您是贵人,只是这衙门里上头有交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