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466章焕然一新的京师

第466章焕然一新的京师(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不管是大户人家,还是勋贵大臣,都得依照行人向右的规矩,还请老爷不要让小的们为难。”  

在衙门里混,最主要的是什么。  

不是说你办事的能力有多强,第一要学会的,便是看人下菜。  

朱元璋一行人看似不多,身边也就蒋瓛还有刘和配合,加上朱英这些孙子孙女。  

但是稍微有点眼力见的,看衣着,气质,就知道并非凡人。  

管着这条街道的衙役,自然不敢抖平日里的威风。  

朱元璋闻言一愣,不由问道;“还有这等规矩,咱怎么从未听说过。”  

衙役解释道:“老爷当是外地来的吧,这规矩目前是在咱们京师试行,据说这可是太孙殿下亲自制定的规矩。”  

“之前还在京师邸报上有过记载呢,为的是咱们京师人多,太过拥挤,动辄就撞到了一起。”  

“老爷您看前边,是不是现在看上去,这人流走起来,要流畅多了,便也很少会对头撞上了。”  

朱元璋听说是大孙定下的规矩,不由看向旁边的大孙,哈哈一笑。  

“好,倒是咱孤陋寡闻了,便就依着这规矩吧。”  

衙役连忙作揖道:“谢老爷。”  

朱元璋不由有些诧异的问道;“你这小衙役,倒还是有几分礼数。”  

这让他心中的印象,有些改变了。  

须知当衙役的,哪有过这么客气的时候,而且看这样子比较和善,想来即便是对百姓,也不会过于苛刻。  

衙役笑着回道:“这位贵人老爷,我虽然是衙役,但就是住在这附近的,能够穿上这身衣服,那都是靠太孙殿下。”  

“太孙殿下在京师各处办有学堂,便是像我这般之前的下人,也有着可以学习的机会。”  

“若是在学堂的表现好,就可以被推荐到官府衙门里办点差事。”  

“在学堂的时候,老师就曾经多次教导过,不管是干什么差事,都要时刻铭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衙役这边事情也算是不少,耽误多嘴了几句说完后,便就作揖,去前边督促去了。  

朱元璋看到,即便是普通的百姓,其在劝导讲述的时候,也没有自己印象中,仗势欺人的感觉。  

“大孙呐,看来在这京师里,你倒是做了许多咱都不知道的事情。”朱元璋此刻,这才想起,自己等人一路走来,似乎四处都是整洁干净的地面。  

也不怪朱元璋没有发觉,毕竟长期生活在宫廷之中。  

作为皇宫,自然不可能说出现半点污垢,每天的地面,都是干净整洁。  

哪怕是之前奉天殿外,有被处死的官员所溅射的鲜血,也会里面有宦官进行清理。  

所以一下子,便也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一直跟随着朱元璋旁边的朱允炆,看到这一切,心中比较感叹。  

他是来过这一带的。  

之前作为钦定的太孙,朱允炆也学着前人,搞过微服私访这样的事情,查看京师的民生。  

当时坊间给他的印象,只有脏乱差,人群混乱,鱼龙混杂,各种异臭不绝于鼻。  

仅仅是靠近几分,便就掩面而走。  

最后就是在内城区域,逛了一圈后,便就回了皇宫。  

他没想到,大兄平日里,几乎是忙于政务,也没见怎么对京师这些问题有过特殊的关注,然而现在的场面,让他可谓是极为震惊。  

这等手段看似简单,实则处理起来尤其复杂,而且牵扯到大量的精力,又没什么说太大的意义。  

主要是这等可谓是下三滥的地方,自古以来,也没有说谁要去治理的。  

“大孙是怎么想到把坊间治理得如此井井有条。”行走中,朱元璋不由开口问道。  

在蒋瓛和刘和的守护下,周边行人虽多,但即便挤一下,也会和朱元璋等人保持距离。  

身份的差距摆在那里,谁也不想说冲撞了贵人老爷。  

所以说话还算方便。  

朱英没有揽功的意思,随口道:“商会的货物,长期在坊市经销,这里面对的,很多都是穷苦的百姓。”  

“之前孙儿来过多次,对于这里的环境,实则也有些难以接受。”  

“干净和脏乱,其实是两码事,即便是没几个钱,也不一定要生活在脏乱的环境下。”  

“孙儿闻上古先贤,即便是穷困潦倒,衣裳百补,亦是看上去整洁得体。”  

“是以才想到,把京师一些平日里,哪怕角落的地方,也给管辖到位。”  

听到这话,朱元璋不由陷入沉思。  

他发现目前自己所看到的百姓,在精神面貌上,有了很大的不同。  

这是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好像做什么事情,都有了生气。  

年轻时候的朱元璋,可谓是走遍了大江南北,在他看到的百姓眼中,大多是麻木,漠然。  

而今日之所见百姓,眼神中有着希冀,憧憬,这是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朱元璋是一个很懂得思考的人,有些事情,不需要别人来说,也很想到很多地方上去。  

对于大明,朱元璋目前最大的心思,依旧是在稳定上。  

北伐,征倭这些事情,只是因为大孙才有的一个无可奈何的接受。  

如何让大明更加的稳定,繁荣,万世昌盛,这是自大明开国过,一直在思索并实践的事情。  

作为一个出身贫穷,当过乞丐,和尚的皇帝。  

对于基层的生活非常的了解。  

用大道理来说,只要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