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尽诛九族(2/5)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强势,还不都是因为陛下信任。  

宫廷中,此刻朱元璋和朱英正在谈关于春节后的安排。  

“你说的这个邸报,倒也不是不行,只是咱觉得效果甚微,倒是以铜制字这个法子,确挺不错。”  

朱元璋听完大孙讲述的想法后,开口说道。  

方才,朱英跟老爷子透露出,想要办一个民间邸报,相当于半官方的那种。  

除了部分朝堂中可以公开的信息,其余像是一些风土人情的介绍,还有一些新鲜趣事,都可以刊登在上。  

自然会有人员,严格把控上面的详细内容。  

其中为了更好的印刷邸报,或者说扩展邸报的销路,朱英提出改革活字印刷术。  

自从汉朝蔡伦改良纸的生产以后,书写材料比起过去用的甲骨、简牍、金石和缣帛要轻便、经济,但是抄写书籍还是非常费工的,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到东汉末年的熹平年间,出现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  

北宋庆历间毕昇发明的泥活字,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  

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  

现在便就是朱英提出铜活字,可以更加持久方便的使用。  

目前大明所盛行的大多都是木活字,唯一的缺点就是经常浸泡在墨水中,普通的木材容易受到腐蚀,损坏,需要经常性的更换。  

好用的木材,成本过于高昂。  

如若采用铜制,在持久耐用这块,强上太多。  

听到老爷子对于邸报没多大兴趣,朱英瘪瘪嘴。  

其实就目前的市场来说,邸报的作用确实不算大。  

一则是读书识字的毕竟是少数,受众过于局限,八九成的大明人,几乎都不识字,哪怕是朱元璋已经开办了义务教育,但真正能够读书的少之又少。  

吃饭都是个问题,谁还管读书识字呢,先活着吧。  

加上蒙元文化的侵袭,对于绝大多数世家的毁灭,汉文化都要形成断层了,在北方那边,甚至懂蒙文的跟懂汉文的差不了多少。  

还一个原因就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朱元璋也不例外。  

对舆论控制很严,虽然没有搞什么文字狱,但因言获罪的,可不在少数。  

至少胡惟庸案中,因言获罪的大把,平时锦衣卫抓捕文臣,主要的罪行也是这个。  

是以朱元璋对于大肆发展邸报,兴趣不大。  

好在是大孙来提,朱元璋也就没提出明确的反对。  

“爷爷,其实邸报最大的好处,就是控制舆论,有着官方的背书,民间邸报上的内容,多数百姓,都肯定会选择相信。”  

“对于朝堂的宣传,民心的把控,都是一个大的利器。”  

“虽然现在百姓识字的不多,但孙儿打算在大办学堂的同时,也可安排一些人,如评书般,专职讲述邸报内容。”  

“自古百姓于兵役,畏之如虎,往往需要强征才行。而咱们完全可以在邸报上,大肆宣扬军人荣耀,比如一些忠君报国的英雄人物,为他们展开宣传。”  

“如此之下,征兵这块自然要比从前轻松不少,且兵士了入了伍,更加容易培养出信念,忠诚。”  

“百姓们唯一可以知晓的国家大事,都只能是从邸报上面获得,自然也能更加的深入人心。”  

在朱英的心中,这邸报控制舆论,绝对是个非常好的东西。  

就目前的情况,邸报自然是唯一官办,而后大量印刷,以低廉的价格,迅速传递至大江南北。  

从前为什么有说什么皇权不下乡的言辞,就是因为百姓们不识字,朝堂的昭告,根本看不懂,加上一般来说很少离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  

这也就导致那些乡绅地主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  

邸报就不同了,首先上面肯定都是满满的正能量,以宣扬忠君爱国为主,彻底的激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概念。  

在加上打造英雄人设,什么舍己报国,为兄弟挡刀,独上草原,杀敌千里。  

这些的小故事不断产生,日积月累下,对于民心有很大塑造的效果。  

可不要小看这些英雄人设,站在上位者的角度,这英雄人设的产生的影响力,对于百姓的影响,尤其是青壮年,非常巨大。  

那些身上有着一把子力气,想要搏出个未来,有想法的。  

从军,成为大明的英雄,就是最好的选择。  

朱元璋起初还不是很在意,但是听着听着,就越发认真了起来。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蒙元的溃散,和他们对汉人的暴虐,还有不断压制的愤怒,有着离不开的干系。  

朱元璋曾经打着重开日月大宋天的名义,也是号召天下百姓的跟从。  

从大孙这里,他看到了不一样的角度,那就是以邸报为引,大面积操控天下舆论,或者说:民心。  

民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朱元璋自然非常清楚。  

也就是为什么他要定下儒家思想为主流,大力宣扬忠君爱国思想。  

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不仅仅是在形式制度上,包括思想,也非常的重要。  

目前大明的四书五经,儒家思想,很多都是经过朱元璋的亲自修订,像是什么民为贵,君为轻的,早就被移除了。  

在科举考试的内容限定死了的情况下,读书考科举就是主动去迎合思想统一,不去迎合,就一辈子做人下人吧。  

相对的,所有的官学、私学,全部也都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