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虎贲郎 > 第547章 运力改进

第547章 运力改进(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建安三年,正月初,立春刚过不久。  

第一批从晋阳起运的物资抵达五原,也带来了可以稳定军心的大量家书。  

赵基亲自查验仓储,张辽跟随左右,除了各类工具仓储外,赵基主要检查的是春装军服。  

相里暴亲自督运,他引着赵基查阅码放齐整的包裹,这些包裹四四方方,都是为了方便封存、运输。  

这些粗麻包裹用杂色丝带编织的扁带封口,扁带会用铅印封住。  

扁带、麻袋、铅印任何一个被破坏,就说明袋中运输过程出了问题。  

物资直接运输到赵基所在的五原城,因此这里的邸阁长验收时十分痛快,只要铅印无误,丝编扁带、麻袋没有接补的痕迹,就统统入仓。  

后续分发使用时,若有问题,追查铅印的封印者即可。  

还没到春季军服列装的时刻,所以现在没必要开启,只要开启,就轮到邸阁长、相关守军、军吏担忧了。  

赵基命人开启一包军服,各包内的军服大小形制相同,从中衣、短裤、外袍、长裤、冠巾、披巾、臂章,再到两双袜子、一套裹脚布,以及两双草鞋,一双布鞋。  

每套军服也会打包成一个紧密小包裹,用配发的裹脚布裹着,再拿细麻绳捆扎,整体仿佛一个长方体枕头。  

检查几个小包裹,赵基拿起草鞋检查工艺,其中质量最不可控的就是草鞋。  

将草鞋放回原处,赵基的一名亲兵上前重新打包,连着其他小包一起堆迭在麻袋里,用扁带扎紧袋口,重新铅封。  

赵基则向下一个仓储棚走去,对跟在身边的相里暴感慨说:“看到这些鞋袜,我就想起了虎贲初成之际,我等竟然连颜色一致的军服都无。”  

相里暴脑海中闪过的是喂马时被马蹄踹死的那个虎贲,此刻脸上露笑满是缅怀:“是啊,当时天子蒙尘,随驾公卿百官衣衫褴褛,如何能凑集同色军服旗帜?”  

芮丹之死,如今已经成为了悬案。  

相里暴这样的一县虎贲首领,事情发生当日,根本不在乎一个虎贲的意外死亡,他甚至现场看热闹时,连芮丹死尸的面容、身形长短矮胖也无概念。  

至于芮丹的死因,有的虎贲坚信是芮丹喂马时运气不好,被受惊马匹一蹄踹死;也有相关变种观点,认为大司马的这位同乡家里太穷,偷吃马料时被马踢死了。  

而真相,亲眼目睹见到赵基挥拳的也就不过那么十几个人…时间会模糊一切,现在这十几个人中也有一些人改变了想法,感觉是芮丹先被马踢成了内伤,随后经历了一番剧烈活动,就那么猝然暴毙。  

当时营中虎贲伙伴都说芮丹是被马踢死的,总不可能都说谎,或许大司马当时那一拳,根本不是芮丹的死因。  

相里暴连芮丹的名字都记不清楚,可他记得很清楚,死掉的那个虎贲偷穿了大司马的鹿皮靴。  

大司马重视军容建设,铠甲要坚固,靴子也要牢固,不仅追击敌人时腿脚利索,战况不利时也能迅速脱离。  

可他相里暴只是专司运输工作,虽然他不想做这个工作,他管不到后方发来的军服质量问题。  

陪着赵基一路闲聊,又开始检查配属给军吏的皮靴,这些质量上乘…可惜运错了地方。  

等开春后,大量皮革原料经过鞣制,五原一带可以产出大量的军需皮革制品。  

因此赵基也只是随意检查这些配属给军吏、重甲兵使用的皮靴。其中有的皮靴鞋底经过多层皮革迭压,涂漆粘合,属于硬底,加长的靴筒如同胫甲一样,可以给士兵提供极好的腿部防护。  

哪怕就是毒蛇一口咬中,也难洞穿;就算咬穿,注入的毒液也比正常的少。  

检验仓储完毕,赵基带着相里暴来到自己的议事大厅,大厅悬挂‘白虎堂’三个字横匾。  

白虎堂内厅,一副东西幅员八千里,南北五千里的巨大沙盘已经成型。  

这里时刻都有五名甲士当值,为了避免他们长久执勤时疲乏,都是坐着当值,总共也就四班甲士轮流当值。  

内厅,相里暴一眼就能看明白敌我形势,甚至看清楚了赵基预设的春季攻势进军路线。  

张辽已是见怪不怪,他也参与了路线的制定,他进入温暖内厅后就摘下头盔,挂在架子上。  

赵基站在沙盘前,目光凝视在阴山南北。  

他的春季攻势很简单,就是率军东征,杀戮多少不重要,主要是吸纳各种杂胡小部,用他们来稀释鲜卑、匈奴人。  

然后向北绕阴山之北向西折返,在夏秋之际与贺兰山一带的徐晃合军,再分兵入凉州中西部。  

效仿幽州方面,也是吸纳乱羌杂胡小部为主,宣扬威势的同时,对凉州无主、不纳税的土地重新分配。  

不管汉豪强,还是诸胡豪帅,肯按规矩纳税的,那肯定是好人。  

凉州方面汉胡豪强肯低头,赵基也不想耽误太多时间。若是不肯低头,那就在秋季开战。  

思索着这些,赵基目光落在沙盘上的马腾兵棋。  

马腾还算识趣,腊月下旬时其子马超率两千余步骑走安定、北地,配属于徐晃麾下作战。  

赵基等了片刻,就问:“知道今年该干什么?”  

相里暴盯着阴山之北:“有些眉目,大司马是要末将盛夏时出稠阳大道,于阴山北面中部接应大司马?”  

“你看,大家都说你适合当粮官,一眼就看出了我这次东征饶阴山西撤的缺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