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五百六十章 皇嗣何贵重

第五百六十章 皇嗣何贵重(2/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即便上本自辩,表现得何等痛心疾首,不过黄泥巴掉在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  

张康年事发之后,嘉昭帝动用中车司和推事院,将赵王举荐的官员和人脉,以及军中的潜势将领,都不动声色梳理一遍。  

但是唯独没动江陵张氏在神京的子弟,这些人都是赵王妃的同辈兄弟,有些在京中官衙做中小官员,有些是在神京经商。  

或许皇帝觉得张康年之事,他已点到为止,不宜牵连太广,赵王妃是皇长子正妃,也是当初首肯的儿媳,多少留下一些脸面。  

可嘉昭帝却没想到,他没有动张家京中子弟,赵王李重瑁为了避嫌,在极短的时间内,用了各种手段,将这些张家子弟逼出神京。  

所有手段软硬兼施,为官的调遣偏僻之州,经商的结束生意迁出京城,似乎急着和江陵张氏疏远关联。  

赵王李重瑁此举并没博得嘉昭帝的好感,反而让他对长子多了一丝失望。  

儿子竟是如此决绝人物,一旦妻族出现变故,他便起了这等断尾求生的手段…  

当初嘉昭帝为长子选妃,并没有从高官贵勋之中挑选,而挑中江陵张氏嫡长女为皇长子正妃,其中有皇帝长远的思虑。  

江陵张氏是传承五百年的望族,在前宋便是声名显赫的世家,族中数人都曾在前宋位极人臣,家声荣耀非同寻常。  

自从大周立国之后,张家安居江陵祖地,一向以诗书传家,作风举止十分安分。  

张家子弟虽然世代读书,但张家文华之气却不出众,不像柳家那么弄出一门七进士的荣耀。  

张家子弟或每代或隔代,才会出一二名三甲之才,入朝为官,保持张家诗书官宦门第不衰。  

且大周立国以来,张家还没出过二品以上高官,算得上不显山露水的清贵之门。  

这样名望卓著,但官场纠葛简单的世家,在皇帝眼中无疑十分顺眼。  

选择张家嫡长女为长子正妃,不仅门第可以般配,而且将来长子继承大统,张家女母仪天下,不会有外戚权重的忧患。  

从这一点上来说,嘉昭帝的确对才能不俗的长子,曾抱有很深的期望,并为其计谋深远…  

但是谁也没想到,张氏女做了赵王妃不过数年,江陵张氏嫡脉便出了出色子弟。  

赵王妃的堂兄张康年,在赵王扶持之下,不过三十多岁年纪,便已做到陪都三品兵部高位。  

如今只是这样,只能说张康年也颇有才略,倒也罢了。  

更让人没有想象到,威远伯贾琮两次南下金陵,一番拳打脚踢,竟爆出为祸金陵已久的巨案。  

张康年利用在江南官场资历,勾结金陵都都指挥使杜衡鑫,把持金陵卫军兵权,在陪都金陵为祸甚巨。  

单这一桩就触动嘉昭帝心中敏感的神经…  

从那个时候开始,赵王府的举动变化,成为中车司秘劄上例行录事,嘉昭帝自然知道金陵事发不久,赵王妃就缠绵病榻。  

郭霖回道:“宫外传入消息,奴才就已调取太医院的诊治医案,去岁太医院李成明曾入赵王府,为王府诊治病灶。  

根据李成明医案记录,赵王妃只是心情悲恸,才会导致外邪入侵,只是非常寻常的病症,并不是什么危症急症。  

李成明开的也是补气安神的药方,年后李成明曾两入赵王府,根据医案记载,王妃的病灶相同,并未出现激变,用药一如往常。”  

郭霖说到这里,微微顿了一顿,又说道:“根据太医院医案,李明成最后一次入赵王府,是在半月之前,那时王妃病情如常。  

之后赵王府没再请李明成入府就诊,按照常理,王妃的病灶不过是心病,算不得大病,没传讯太医,多半就是已痊愈。却没想到人突然就薨了…”  

郭霖说完话,便将手中记录此事的中车司秘劄,还有两份调用的医案,双手呈上御案。  

嘉昭帝记过翻阅了几下,便丢在御案上,口正发出一声隐含讥诮的冷哼,声音在空旷大殿里回荡,让寂静夜晚蒙上一丝阴森。  

他实在没有想到,儿子竟是这等果决的城府,为了能独善其身,为了将来的大位。  

一旦事发,万般皆可舍弃,今日是张家子弟,甚至是他的发妻,明日是否就是自己这个父皇!  

躬身在御案前的郭霖,最明白皇帝的举动心性,这一声幽深冰冷的冷哼,似乎隐含着莫测的危险,让他后背寒毛直竖。  

郭霖几乎终生都在宫闱,自然十分明了皇家之事。  

只要涉及皇权风险纠葛,即便多年父子慈恩,也会旦夕僵冷如铁,亲恩颠覆,形同仇寇。  

嘉昭帝冷冷说道:“没想到朕这个儿子,倒是个厉害的,朕以前竟不知道,还真是小瞧了他!”  

郭霖鼓起勇气说道:“圣上,此事虽有疑窦,但并无实证,是否传太医院李明成入殿,可以一问究竟。”  

嘉昭帝神色疲惫,说道:“没这个必要,李明成是太医院院正,医术精湛,怎么可能连赵王妃这点寻常病症,都会看走了眼。  

让他过来询问一番,只会自曝其丑,这又有何苦呢,不管事实真相如何,如今人都没了,还有什么追究的必要吗!”  

嘉昭帝略微思索了一下,说道:“头七之日,需派人到赵王府祭奠王妃。”  

郭霖听了这话吃了一惊,赵王妃过世,圣上竟然要派人祭奠王妃,这份礼遇可是非同小可。  

虽然没明说是代圣上拜祭,但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