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南征在即(2/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是!!”曹茂和赵英倒是没有什么抵触的,二人在遇见刘继隆前,可是连饭都吃不饱。
汉军将士吃的素来不差,他们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见状,马彰看向自己麾下的校尉,对其吩咐道:“吹哨,集结弟兄去大食堂排队吃饭!”
“是!”年轻校尉连忙行礼作揖,拿起木哨骤然吹响。
“哔哔——”
刺耳的木哨响起,校场上的各伙兵卒立马集结为队,再由队集结为旅,进而集结为团,直至最后聚集为两个军三千余人。
整个过程所用的时间不到一刻钟,令刘继隆十分满意,毕竟后世几千学生进行升旗仪式的时候,也不过几分钟乃至十几分钟罢了。
对于这些进入军队不到一个月,其中九成九以上的人都还是文盲的新卒来说,这个速度已经不算慢了。
“如果继续操训,末将有把握在三个月内,将时间缩短到半盏茶。”
马彰恭敬向刘继隆回答,刘继隆则是并不在意:“先去看看你们给新卒的伙食吧。”
刘继隆知道,他定下的标准是标准,但现实是许多部队都达不到他所定下的标准。
这倒不是说朝廷发给将士们的口粮不足,而是各地有各地的难处,条件不允许。
“哔哔——”
哨声在马彰的示意下,很快有节奏的开始吹响起来,而校尉身后的两名旗兵也开始挥舞令旗。
两面令旗的旗语十分简单,这些老卒们早已牢记于心,因此可以按照旗语指挥新卒们开始按队伍先后来移动。
“营内有三千二百名新卒,故此分为东西两个食堂吃饭,殿下准备去哪个食堂用膳?”
“西边吧。”刘继隆看着距离更远的西边说着,随后便走下校台,带着众人往西边的食堂赶去。
那些队伍中的不少新卒都在远眺刘继隆方向,因为他们都知道今天军营里来了大人物,就是不知道这位大人物到底有多大。
只是如今所见,那六尺逾高的背影,着实能称得上大人物,至少比他们这群五尺四五寸的人要高大太多了。
平日里那些比他们还高出许多的将校,此刻站在那道身影身旁,尽皆矮了几分。
他们在看刘继隆,刘继隆也在时刻打量他们。
“邓州之地,朝廷收复也差不多快三年了,这些新卒却如此瘦弱,可见平日过得并不算好。”
“吾一路南下,所见百姓大多瘦弱,可供开垦的荒地还有很多,地方上可是有些难度?”
刘继隆在走向食堂的同时与左右说着,马彰闻言便道:“回殿下,山南东道毕竟遭受兵卒波及较广,许多百姓家无余粮。”
“虽说朝廷免了头年的赋税,可这也只能让百姓勉强恢复当初耕种的熟田,许多荒田却无力开荒耕种。”
马彰的解释倒是有几分道理,山南东道包含江陵府部分只有一百二十七万口百姓,面积比后世位置相差不大的湖北省还要广袤些。
只是土地虽然广袤,但百姓没有余粮开荒,朝廷则是因为北方的旱情和不断进行的战事而无法支持钱粮给百姓,山南东道的百姓自然就过得差些了。
若是刘继隆能像此前一样,继续调拨粮食给百姓用作开荒粮,开荒所得熟田尽皆作公田均分给百姓,那山南东道的百姓便能过上好日子。
这个道理不只是用在此处,而是用在关东被战争所破坏的诸道各处。
这般想着,刘继隆也走到了此处军营的食堂,而这食堂主要是以青砖灰瓦的厨房,以及搭建草棚,摆放板凳,围上三尺竹篱笆的草棚组成。
草棚内摆放诸多桌椅板凳,青砖灰瓦的厨房露出一面墙壁,摆上桌子,桌上布置木质碗筷和五大桶的米汤肉菜。
此时已经有兵卒提前到来,并且已经吃饱喝足。
见刘继隆他们到来,他立马起身作揖,继而看向曹茂,仿佛在说饭菜安全可食用。
曹茂满意颔首,刘继隆则是上前拿起木碗可筷子,走到木桶前打量起来。
粟米饭、萝卜汤、炖煮的鱼片和炒制的野菜摆在他面前,他用打菜的勺子试探,但见桶内多鱼片而少汤汁,不由满意点头。
在为自己打好饭食后,刘继隆便坐到不远处,安静看着兵卒们进入食堂,排队打饭后各自坐下休息,基本都选择了远离他们这一桌。
若非军中有条例,恐怕他们周围那几桌的兵卒宁愿去角落蹲着吃,也不敢在他们旁边吃。
刘继隆没有开口说什么,只是看着庖厨内将五大木桶换了又换,五十几个庖厨在厨房内来回奔走,直到半个时辰后才渐渐慢了下来,而来到此处的一千多兵卒也纷纷吃饱喝足,继续走出食堂,被安排去休息去了。
在兵卒尽皆离开后,刘继隆才看向马彰询问道:“此处将士的汤饭钱,每月折合多少,与标准相比较如何?”
汤饭钱则是入伍将士的伙食费,由朝廷调拨钱粮发给各道,各道再发给各地军营。
“营内弟兄,每月所耗费汤饭钱为三千贯,这是去岁腊月都督府定下的数额。”
马彰如实交代,刘继隆则是询问道:“这点汤饭钱,是否足够弟兄们吃饱?”
“自然是足够的,甚至多有结余。”马彰回应的同时,又干脆为刘继隆解释起了当地的情况。
“荆楚多食鱼虾及肉酱,许多东西他们并不知道如何制作,而军营之中庖厨却懂得如何炮制,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