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归义非唐 > 第498章 治北长歌

第498章 治北长歌(4/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得掩饰了,现在铸乾符通宝,日后还是要回炉重铸,干脆一步到位。  

“关西诸道产铜数量有多少?”  

刘继隆询问曹茂,曹茂闻言有些尴尬:“某去看看。”  

他向内院走去,刘继隆也跟着走了过去,不多时便见到了正在把奏表搬往内院的汉军将士。  

在刘继隆走入内院的时候,曹茂这才拿着文册走了出来:“关西每年产铜二百七十余万斤,可铸钱五十余万贯。”  

“不过军器坊铸炮所用铜料不少,每年起码要耗费十数万斤。”  

曹茂说罢,刘继隆微微颔首,心里不免有些遗憾。  

关西的采矿技术,已经丝毫不落后于明清,但铜产量却并不算高。  

刘继隆记得清代中期,凭借云南地区,清朝每年就能开采近千万斤的铜矿,供应清朝八成以上铜钱原料。  

云南的银矿和铜矿,还有日本的银矿,这些都是日后能稳定中原金属货币市场的基石。  

“先回收劣钱,然后以新钱按照市价兑换。”  

刘继隆对曹茂吩咐,随后便走入了内院休息去了。  

曹茂则是按照他的敕令,派人将敕令传往了洛阳。  

消息送抵洛阳后不久,高进达便先后将刘继隆的敕令发往各衙门。  

半个月后,朝廷的政令便传往了关东各州,各州都知道了受灾蠲免今年秋税,以及明年夏收过后,各地衙门回收劣钱的事情。  

面对这两条政令,受灾的州县官吏和百姓都喜出望外,而回收劣钱的事情与之相比就不算什么了。  

刘继隆没有返回洛阳,而是待在了河阴,直到关西的官吏不断进入河南、河北、淮南等处地界,曹茂才知道了他的用意。  

待在河阴,即可通过运河率先得到三道完整的人口图籍和田亩粮册。  

除此之外,南边的消息,也不断通过运河送入河阴城内。  

九月初五,高骈继续动兵攻打董昌,至十月时,处州、温州先后丢失,杨行愍则依旧带兵在后方袭扰高骈粮道。  

十月中旬,高骈攻破台州,驻守台州的钱镠选择退守明州,董昌则是带兵继续驻扎睦州,严防死守。  

在江南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刘继隆则是已经得到了河南道全境的图籍。  

“昔年开元,河南道有一百四十万户,八百八十余万口,而今却不足百万户,仅四百八十余万口,唉…”  

手中掌握图籍的曹茂忍不住说着,刘继隆听后则是在画有地图上的白纸上书写起来。  

他在河南道的地图上,写下了四百八十二万口,随后目光在其它诸道上打量。  

“以今岁诸道奏表来看,陇右道包含安西、北庭,合计有一百六十四万口。”  

“这个数量,是昔年开元年间的三倍,也是我等十余年努力之结果。”  

刘继隆看向陇右道的人口数据,眼底尽是满意之色。  

从被吐蕃奴役继而导致陇右不过四十余万口百姓,且番多汉少的局面,到如今一百六十四万口,近七成都是汉人的局面,刘继隆耗费了整整二十二年的时间。  

从他十七岁开始算起,至今三十九岁,总算抓住中原内乱的窗口期,将河西及西域充实了起来。  

如今的陇右道,无疑是他过去二十二年时间里,最为满意的“成果”。  

关内道人口增至一百二十四万口,比他刚刚收复关内道时,增加了近三十五万口。  

京畿道三百一十二万口,同样增加了几十万口。  

山南西道一百四十四万口,剑南道三百七十六万口,山南东道及江陵府在内一百二十七万口。  

东畿道九十八万口,河东道二百三十万口。  

掌握在刘继隆手中的疆域,只有河北道和淮南道的登籍造册还未结束,但从其余诸道来看,哪怕不算这两道人口,朝廷治下百姓也直逼两千万。  

若是算上河北和淮南,最少也不可能低于二千六百万口。  

对于这个数量,刘继隆心底还是有些惋惜的。  

“昔年诸道仅图籍人口便不下四千万,如今百年过去,我军废除丁徭,摊丁入亩,可实际查出的人口却最多不过二千六百万,着实可惜…”  

摊丁入亩和废除丁徭,这几乎是封建时代,最能帮助朝廷统计人口的几项政策之一。  

若是在天宝年间进行这些政策,估计大唐能查出八千多万人口。  

但如今对于刘继隆来说,长江以北的情况尚且只有二千六百万,哪怕江南远离战乱,人口也难以超过两千万之数,甚至更少。  

唐末五代到宋初不过百年时间,但宋初却依旧有三千八百余万人口,而刘继隆面对的局面,也仅仅比宋初略微好些罢了。  

只是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红利,而刘继隆即将面对的红利就是契丹尚未崛起,草原、吐蕃乱成一团,西边大食分裂,环绕在中原四周能称呼为大国的,也堪堪只有渤海及大礼、新罗三国罢了。  

好消息是,这三国都已经到了国内动荡不安,即将败亡的时候。  

哪怕刘继隆什么都不做,这三个国家也撑不了多久,这就是他面对的红利。  

他要做的就是把能吃的红利吃下,然后就看后世子孙该如何经营了。  

这般想着,刘继隆对曹茂询问道:“北边的李克用,近来还有没有什么消息?”  

“有!”曹茂不假思索回应,接着取出一份奏表递给刘继隆。  

“我们的谍子走私陶器和农具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