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收复河淮(2/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有两座城池,况且他距离断粮也不远了,尽管还有八千多兵卒,但顶多维持两个月就得断粮。
这种情况下,似乎只有投降朝廷,但若是投降朝廷,将校及普通兵卒的待遇就值得商榷了。
“投降倒是好说,只是朝廷鲜少接受降卒,况且我军只有两座城池,八千多兵卒,如何让朝廷接纳我们的条件?”
李师悦开口点明主要问题,时溥则是走到案前,来回渡步道:
“王式此前在徐泗就任时,银刀军便是为他所灭,许多弟兄得知他南下,早已有了投降的心思。”
“汝等只要夸大,说王式领军十万前来,投降还有活路,且朝廷之后军在徐泗地区均田,这样军中弟兄自然会有愿意投降的。”
徐泗地区风气彪悍,可曾经最为彪悍的银刀军就是被王式所灭。
后面招募的这些兵卒,大部分都是放下锄头来当兵的,回去种地也手艺熟练,只要发田就饿不死。
不过均田是一回事,弟兄们能拿到多少田就是另一回事了。
正因如此,李师悦继续说道:“若只是均田,弟兄们又能分到多少田?”
“回去过那泥腿子的日子,又有几个人愿意?”
“起码多分些田地,让弟兄们能收租过日子,弟兄们才会支持投降。”
“没错,自然要多分点地!”
“依俺说,每个人发五十亩良田,便是易二休一,每年也能收到二十石粮食,足够弟兄们富贵了!”
众将七嘴八舌说着,时溥却听得脸黑:“五十亩良田,您们倒也敢说。”
他麾下八千多弟兄,若是每人发三十亩良田,那就是四五十万亩。
四五十万亩良田,便是整个徐宿二州都凑不齐,更别提他们只占据了下邳和宿迁了。
这两座城池加起来的耕地都不过六十几万亩,其中半数还是中田和下田。
“那怎么办?”众将见他不同意,不免继续询问起了他,而时溥却看向一言不发的某个青年将领。
“刘知俊,你来说说应该如何!”
他对刘知俊开口,刘知俊闻言则是起身看了看众将,略微整理了思绪后才道:
“再不投降,王式恐怕就要拿我们杀鸡儆猴了…”
他话音落下,堂内顿时寂静无声,时溥则最先反应过来,黑着脸道:
“你是说,王式准备对我们赶尽杀绝来威慑淮南的康承训?”
刘知俊点点头,继而说道:“我们不过八千余人,城池不过两座,百姓也大半逃亡北边,根本没有太多受降的价值。”
“若是早些投降,或许还能趁王式尚未定下此事前,谋得个不错的散官,保住富贵。”
“若是继续拖下去,那某恐怕要与诸位地下见面了…”
面对刘知俊的话,帐内众将没有人敢于反驳,毕竟此前若非刘知俊作战果断,兴许下邳早就被曾元裕攻破了。
“这…”
众将面面相觑,谁都不好第一个开口说投降。
时溥见他们犹犹豫豫,这才说道:“先按照每人二十亩良田,妻子参与均分条件去请降。”
“只要王式愿意接受,其它的由某与弟兄们商量便是!”
二十亩良田已经不少,如果妻儿亲眷都能参与均田,那得到的田亩数量也不少了。
时溥觉得,即便无法让所有人满意,但大部分人肯定能满意。
这般想着,他目光看向刘知俊:“刘郎君,你替某写奏表。”
“是!”刘知俊上前为时溥书写奏表,随后时溥派遣李师悦前往彭城献出降表。
李师悦的速度不慢,拿到降表后,便带着十余名马步兵北上彭城。
下邳与彭城不过相隔百里,翌日午后李师悦便遭遇了官军的塘骑,表明来意后,便被塘骑带往了彭城。
黄昏前,李师悦走入彭城,被安置在了徐州州衙的寅宾馆休息。
他的到来,让正在讨论如何杀鸡儆猴的王式等人皱了皱眉。
“看来这时溥倒也有几分眼见,竟然如此果断的前来投降。”
王式坐在堂内主位抚须思考,左右首的位置上分别坐着陈靖崇与李阳春,再往后则是鹿晏弘、韩建、邓俨、谭凯等人。
兖海由都尉刘松率军五千留守,以防被遣散的兖海军鼓噪。
“他们既然投降,那还如何杀鸡儆猴?”
陈靖崇皱了皱眉,李阳春却对他说道:“都督,虽说他们要投降,但也得看看他们投降的条件。”
“不管他们提出什么条件,我们始终压一头,拖个几日也无妨,也好让康承训知道我军态度。”
“挈彪说的不错。”王式抚须颔首,继而吩咐道:
“此事,便由挈彪你亲自去谈,若是他们能接受我军条件,那再受降也不迟。”
“此次我们南下,主要是收复徐泗淮南,若是能不战而屈人之兵,继而收复徐泗,那在淮南动兵也无妨。”
“你们也都看到了,民心在于粮食,而康承训拿不出粮食,便失去了民心。”
“我军既有兵马,又有粮食,还有民心,也不怕拿不下淮南。”
见王式并没有执拗着杀鸡儆猴这个策略,李阳春的负担也小了些。
不过他并没有立刻去见李师悦,而是与王式他们商议了不少军务的事情,这才在后半夜召见了李师悦。
李师悦在沿途已经见到了训练有素的汉军,因此姿态十分谦卑,见到李阳春后便躬身极低,
这种情况下,似乎只有投降朝廷,但若是投降朝廷,将校及普通兵卒的待遇就值得商榷了。
“投降倒是好说,只是朝廷鲜少接受降卒,况且我军只有两座城池,八千多兵卒,如何让朝廷接纳我们的条件?”
李师悦开口点明主要问题,时溥则是走到案前,来回渡步道:
“王式此前在徐泗就任时,银刀军便是为他所灭,许多弟兄得知他南下,早已有了投降的心思。”
“汝等只要夸大,说王式领军十万前来,投降还有活路,且朝廷之后军在徐泗地区均田,这样军中弟兄自然会有愿意投降的。”
徐泗地区风气彪悍,可曾经最为彪悍的银刀军就是被王式所灭。
后面招募的这些兵卒,大部分都是放下锄头来当兵的,回去种地也手艺熟练,只要发田就饿不死。
不过均田是一回事,弟兄们能拿到多少田就是另一回事了。
正因如此,李师悦继续说道:“若只是均田,弟兄们又能分到多少田?”
“回去过那泥腿子的日子,又有几个人愿意?”
“起码多分些田地,让弟兄们能收租过日子,弟兄们才会支持投降。”
“没错,自然要多分点地!”
“依俺说,每个人发五十亩良田,便是易二休一,每年也能收到二十石粮食,足够弟兄们富贵了!”
众将七嘴八舌说着,时溥却听得脸黑:“五十亩良田,您们倒也敢说。”
他麾下八千多弟兄,若是每人发三十亩良田,那就是四五十万亩。
四五十万亩良田,便是整个徐宿二州都凑不齐,更别提他们只占据了下邳和宿迁了。
这两座城池加起来的耕地都不过六十几万亩,其中半数还是中田和下田。
“那怎么办?”众将见他不同意,不免继续询问起了他,而时溥却看向一言不发的某个青年将领。
“刘知俊,你来说说应该如何!”
他对刘知俊开口,刘知俊闻言则是起身看了看众将,略微整理了思绪后才道:
“再不投降,王式恐怕就要拿我们杀鸡儆猴了…”
他话音落下,堂内顿时寂静无声,时溥则最先反应过来,黑着脸道:
“你是说,王式准备对我们赶尽杀绝来威慑淮南的康承训?”
刘知俊点点头,继而说道:“我们不过八千余人,城池不过两座,百姓也大半逃亡北边,根本没有太多受降的价值。”
“若是早些投降,或许还能趁王式尚未定下此事前,谋得个不错的散官,保住富贵。”
“若是继续拖下去,那某恐怕要与诸位地下见面了…”
面对刘知俊的话,帐内众将没有人敢于反驳,毕竟此前若非刘知俊作战果断,兴许下邳早就被曾元裕攻破了。
“这…”
众将面面相觑,谁都不好第一个开口说投降。
时溥见他们犹犹豫豫,这才说道:“先按照每人二十亩良田,妻子参与均分条件去请降。”
“只要王式愿意接受,其它的由某与弟兄们商量便是!”
二十亩良田已经不少,如果妻儿亲眷都能参与均田,那得到的田亩数量也不少了。
时溥觉得,即便无法让所有人满意,但大部分人肯定能满意。
这般想着,他目光看向刘知俊:“刘郎君,你替某写奏表。”
“是!”刘知俊上前为时溥书写奏表,随后时溥派遣李师悦前往彭城献出降表。
李师悦的速度不慢,拿到降表后,便带着十余名马步兵北上彭城。
下邳与彭城不过相隔百里,翌日午后李师悦便遭遇了官军的塘骑,表明来意后,便被塘骑带往了彭城。
黄昏前,李师悦走入彭城,被安置在了徐州州衙的寅宾馆休息。
他的到来,让正在讨论如何杀鸡儆猴的王式等人皱了皱眉。
“看来这时溥倒也有几分眼见,竟然如此果断的前来投降。”
王式坐在堂内主位抚须思考,左右首的位置上分别坐着陈靖崇与李阳春,再往后则是鹿晏弘、韩建、邓俨、谭凯等人。
兖海由都尉刘松率军五千留守,以防被遣散的兖海军鼓噪。
“他们既然投降,那还如何杀鸡儆猴?”
陈靖崇皱了皱眉,李阳春却对他说道:“都督,虽说他们要投降,但也得看看他们投降的条件。”
“不管他们提出什么条件,我们始终压一头,拖个几日也无妨,也好让康承训知道我军态度。”
“挈彪说的不错。”王式抚须颔首,继而吩咐道:
“此事,便由挈彪你亲自去谈,若是他们能接受我军条件,那再受降也不迟。”
“此次我们南下,主要是收复徐泗淮南,若是能不战而屈人之兵,继而收复徐泗,那在淮南动兵也无妨。”
“你们也都看到了,民心在于粮食,而康承训拿不出粮食,便失去了民心。”
“我军既有兵马,又有粮食,还有民心,也不怕拿不下淮南。”
见王式并没有执拗着杀鸡儆猴这个策略,李阳春的负担也小了些。
不过他并没有立刻去见李师悦,而是与王式他们商议了不少军务的事情,这才在后半夜召见了李师悦。
李师悦在沿途已经见到了训练有素的汉军,因此姿态十分谦卑,见到李阳春后便躬身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