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汉旌十万过大江(4/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的马懿对峙起来。
马懿见他们停下脚步,当即也率军驻队当场,同时往左右打量。
左右尽皆是丘陵,中间官道不过宽数十步,且丘陵上都是树林,极易设伏。
马懿见状,又见鲁褥月率军与自己对峙,立马就察觉了不对:“撤军!”
“哔哔——”
伴随马懿开口,撤军的哨令开始吹响,汉军前军作后军,后军作前军,令旗位置转换,大军当即便要撤退。
“倒是个有识之将,可惜…”
义宾城楼前,高骈忍不住摇头,而此时负责伏击的高钦也令人吹响了号角。
“呜呜呜——”
号角吹响,霎时间无数箭雨从左右密林中射出。
不仅如此,高钦亲自带兵堵住了汉军撤退的后路。
八千多汉军马步兵被堵在丘陵间的谷地中,前军是高钦率领的五千伏兵,左右还有不知数量的伏兵,后方还有鲁褥月的一万马步兵。
眼见局面如此,马懿虽有片刻慌乱,但很快便冷静下来,振臂高呼同时,对旗兵下令道:
“后军下马结六花直阵,前军与中军跟随我大纛,随我冲杀!!”
马懿说罢,当即策马往后方冲去,旗兵则是挥舞令旗,派出快马将军令传达三军。
“杀!!”
马懿率军杀到前军时,只见“高”字旌旗飘扬,五千人横亘在他们的退路上。
汉唐两军结阵厮杀,战锋队的兵卒不断以长枪、军槊碰撞,跳荡弓弩招呼,箭如雨下。
马懿见状,当即带着中军三千多兵卒结锐阵,他自己担任锐阵队头,率军冲撞而去。
“挡住他们的队头!”
高钦挥舞令旗,唐军的战锋队立马稳住阵脚,而左右密林中的唐军则是与唐军跳荡兵一同用弓弩招呼。
马懿还未冲撞唐军战锋兵,便被无数箭矢射成了刺猬,身上沉重的无法前进。
左右见状,连忙护着他后撤,而马懿也趁机拔刀斩断身上箭杆,感受到身体无碍后,他便看向战锋。
但见两军绞杀一处,唐军纹丝不动。
“都尉,唐军马步兵下马结阵从宜宾杀来了!”
后方快马前来禀告,马懿闻言焦急,可越焦急他越冷静。
他看向了左右山林,立马吩咐道:“中军撤下来,随我往右侧山林杀去,将我大纛留在此处,振奋三军士气!”
左右别将纷纷应下,随后将三千中军撤回,由马懿亲率三千中军冲入右侧山坡。
丘陵并不陡峭,但是林中湿滑,马懿虽然在西川待了一年多,却还是没有适应这边的气候。
他们几乎是手脚并用,冒着箭雨爬上了这十余丈的湿滑土坡。
冲上土坡后,他们也见到了数百上千的唐军伏兵。
此刻他们已经更换短兵,尽皆使用斧头、金瓜锤等钝器等着汉军。
双方见面,分外眼红,马懿呐喊着带人上前冲杀。
鲁褥月率领大军从后方配合高钦夹击汉军,五千多汉军被一万五千多唐军夹击,左右还有不知数量的伏兵。
面对这样的局面,汉军迟迟没有崩溃,而是咬牙稳住阵脚。
双方从午后厮杀到了黄昏,三个时辰的时间,双方体力几乎快要耗尽。
这种时候,马懿率军杀败右侧山坡上的唐军,沿着土坡绕向高钦身后。
败北的唐军跑下密林,将此事禀告给了高钦,高钦闻言怒骂:“混账!五千人居高临下还挡不住区区两三千人?!”
虽然生气,可高钦也清楚眼下不是生气的时候,于是对左右旗兵吩咐:“三军阵脚稳住,后撤十里!”
旗兵应下,随后开始挥舞令旗后撤。
眼见唐军后撤,汉军顿时清楚右翼进攻奏效,故此一边抵挡鲁褥月进攻,一边追击高钦而去。
鲁褥月眼见汉军开始移动,顿时察觉不妙,立马派人返回义宾,将局面告诉了高骈。
与此同时,高骈也接到了高钦派人送来的军情。
“混账,两万五千人还留不下区区八千人?”
得知局面不对,高骈不免衡量起来,心想自己应该吃下此部,还是应该趁刘继隆察觉过来之前,迅速后撤僰道,在僰道城继续设伏。
只是他略微思索,便决定了要吃下这部汉军兵马,毕竟汉军遭伏后,定然会提高警惕,想要再次设伏便没有那么容易了。
更何况斩杀八千多汉军,这份功劳也绝对能让路岩在庙堂上为自己说话,足够自己日后击溃黄巢,占据湖南之地。
想到这里,高骈立马乘马出城,来到前线时,沿途可以看到不少汉军和唐军的尸体,他越看,脸色便越难看。
明明是己方率军伏击,怎么地上的尸体不仅数量相当,还隐隐以唐军居多?
深吸口气,将心情重新平复后,高骈来到阵前,见到了数量不足四千,却仍旧同时抵抗着前后夹击的汉军。
“衔枚浴血,誓死无退,诚劲敌也…”
面对眼前汉军所展现的素质,便是连高骈都不免动容片刻,但也仅仅只是片刻。
“高王!”
鲁褥月策马而来,满头冷汗。
高骈见状没有犹豫,当即指挥说道:“前军与中军压上,你率后军从右翼绕山岭,居高临下强攻而去。”
“末将领命!”
鲁褥月没有耽误,立马率领三千多后军开始爬上土坡。
与此同时,马懿却已经率领两千多兵马绕到了高钦身后。
马懿见他们停下脚步,当即也率军驻队当场,同时往左右打量。
左右尽皆是丘陵,中间官道不过宽数十步,且丘陵上都是树林,极易设伏。
马懿见状,又见鲁褥月率军与自己对峙,立马就察觉了不对:“撤军!”
“哔哔——”
伴随马懿开口,撤军的哨令开始吹响,汉军前军作后军,后军作前军,令旗位置转换,大军当即便要撤退。
“倒是个有识之将,可惜…”
义宾城楼前,高骈忍不住摇头,而此时负责伏击的高钦也令人吹响了号角。
“呜呜呜——”
号角吹响,霎时间无数箭雨从左右密林中射出。
不仅如此,高钦亲自带兵堵住了汉军撤退的后路。
八千多汉军马步兵被堵在丘陵间的谷地中,前军是高钦率领的五千伏兵,左右还有不知数量的伏兵,后方还有鲁褥月的一万马步兵。
眼见局面如此,马懿虽有片刻慌乱,但很快便冷静下来,振臂高呼同时,对旗兵下令道:
“后军下马结六花直阵,前军与中军跟随我大纛,随我冲杀!!”
马懿说罢,当即策马往后方冲去,旗兵则是挥舞令旗,派出快马将军令传达三军。
“杀!!”
马懿率军杀到前军时,只见“高”字旌旗飘扬,五千人横亘在他们的退路上。
汉唐两军结阵厮杀,战锋队的兵卒不断以长枪、军槊碰撞,跳荡弓弩招呼,箭如雨下。
马懿见状,当即带着中军三千多兵卒结锐阵,他自己担任锐阵队头,率军冲撞而去。
“挡住他们的队头!”
高钦挥舞令旗,唐军的战锋队立马稳住阵脚,而左右密林中的唐军则是与唐军跳荡兵一同用弓弩招呼。
马懿还未冲撞唐军战锋兵,便被无数箭矢射成了刺猬,身上沉重的无法前进。
左右见状,连忙护着他后撤,而马懿也趁机拔刀斩断身上箭杆,感受到身体无碍后,他便看向战锋。
但见两军绞杀一处,唐军纹丝不动。
“都尉,唐军马步兵下马结阵从宜宾杀来了!”
后方快马前来禀告,马懿闻言焦急,可越焦急他越冷静。
他看向了左右山林,立马吩咐道:“中军撤下来,随我往右侧山林杀去,将我大纛留在此处,振奋三军士气!”
左右别将纷纷应下,随后将三千中军撤回,由马懿亲率三千中军冲入右侧山坡。
丘陵并不陡峭,但是林中湿滑,马懿虽然在西川待了一年多,却还是没有适应这边的气候。
他们几乎是手脚并用,冒着箭雨爬上了这十余丈的湿滑土坡。
冲上土坡后,他们也见到了数百上千的唐军伏兵。
此刻他们已经更换短兵,尽皆使用斧头、金瓜锤等钝器等着汉军。
双方见面,分外眼红,马懿呐喊着带人上前冲杀。
鲁褥月率领大军从后方配合高钦夹击汉军,五千多汉军被一万五千多唐军夹击,左右还有不知数量的伏兵。
面对这样的局面,汉军迟迟没有崩溃,而是咬牙稳住阵脚。
双方从午后厮杀到了黄昏,三个时辰的时间,双方体力几乎快要耗尽。
这种时候,马懿率军杀败右侧山坡上的唐军,沿着土坡绕向高钦身后。
败北的唐军跑下密林,将此事禀告给了高钦,高钦闻言怒骂:“混账!五千人居高临下还挡不住区区两三千人?!”
虽然生气,可高钦也清楚眼下不是生气的时候,于是对左右旗兵吩咐:“三军阵脚稳住,后撤十里!”
旗兵应下,随后开始挥舞令旗后撤。
眼见唐军后撤,汉军顿时清楚右翼进攻奏效,故此一边抵挡鲁褥月进攻,一边追击高钦而去。
鲁褥月眼见汉军开始移动,顿时察觉不妙,立马派人返回义宾,将局面告诉了高骈。
与此同时,高骈也接到了高钦派人送来的军情。
“混账,两万五千人还留不下区区八千人?”
得知局面不对,高骈不免衡量起来,心想自己应该吃下此部,还是应该趁刘继隆察觉过来之前,迅速后撤僰道,在僰道城继续设伏。
只是他略微思索,便决定了要吃下这部汉军兵马,毕竟汉军遭伏后,定然会提高警惕,想要再次设伏便没有那么容易了。
更何况斩杀八千多汉军,这份功劳也绝对能让路岩在庙堂上为自己说话,足够自己日后击溃黄巢,占据湖南之地。
想到这里,高骈立马乘马出城,来到前线时,沿途可以看到不少汉军和唐军的尸体,他越看,脸色便越难看。
明明是己方率军伏击,怎么地上的尸体不仅数量相当,还隐隐以唐军居多?
深吸口气,将心情重新平复后,高骈来到阵前,见到了数量不足四千,却仍旧同时抵抗着前后夹击的汉军。
“衔枚浴血,誓死无退,诚劲敌也…”
面对眼前汉军所展现的素质,便是连高骈都不免动容片刻,但也仅仅只是片刻。
“高王!”
鲁褥月策马而来,满头冷汗。
高骈见状没有犹豫,当即指挥说道:“前军与中军压上,你率后军从右翼绕山岭,居高临下强攻而去。”
“末将领命!”
鲁褥月没有耽误,立马率领三千多后军开始爬上土坡。
与此同时,马懿却已经率领两千多兵马绕到了高钦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