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汉旌十万过大江(3/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能疏通,故此现在只能让百姓等待。”
高骈的话倒是没有什么问题,毕竟杨复光没去过黔中道,也不知道高骈早早就让梁缵将黔中道的官道扩修了一番。
如今高骈不管说什么,他都只能听而任之。
“具体是三日还是五日?”
杨复光很清楚高骈这些时日的手段,也自然知道高骈压根没有和刘继隆决战的想法。
他可以理解高骈没有把握击败刘继隆,但他无法理解高骈的作为。
在他看来,高骈如今的作为,宛若割据。
他并不相信高骈口中所谓的保全朝廷之言,而高骈也不指望杨复光会理解自己。
面对杨复光的这番询问,高骈深吸口气道:“三日…”
“好!”杨复光得到答案,转头便走。
等他走后,鲁褥月这才忿忿不平道:“高王,杨复光太过跋扈,不如…”
“不可!”高骈打断了鲁褥月的这番言论,皱眉道:
“现在还不是和他们撕破脸的时候,暂且隐忍。”
“是…”
鲁褥月有些不甘心,而高骈则是有着自己的打算。
他还需要和北司维持如今的关系,直到北司将皇帝送到自己手里,那时才是与北司撕破脸的时候。
“明日吾带兵两万撤往义宾,三日后你再率领兵马,护送蜀州数十万百姓沿江而下。”
“若是刘继隆率兵渡江,不用恋战,舍下百姓后,直奔义宾而去。”
“末将领命!”
高骈对鲁褥月吩咐着,鲁褥月也不假思索的选择了应下。
见他应下,高骈开始低头处理政务,而鲁褥月也识趣离开了衙门。
翌日清晨,高骈率军二万,征募嘉州四万百姓为民夫,沿江南下义宾县而去。
再过两日,鲁褥月开始强行迁徙蜀州等处数十万口百姓沿江而下,百姓哭嚎声响彻长江(岷江)两岸。
北岸的汉军看不下去,请令的人越来越多,但都被张武压下去了。
自从得知了刘继隆的计划,张武只花很短时间便说服了自己。
保住江南百姓,这只能是一时太平。
但若是能将黔中道彻底安稳下来,则巴蜀尽皆安定。
两者孰轻孰重,张武还是分得清的。
正因如此,随着时间不断推移,直到十月十七日,刘继隆才发出了军令。
十三万汉军,除两万留驻外,余下十一万兵马,兵分三路渡江。
西路军以张武为主帅,王建、高淮为副将,率精骑九千、马步兵两万,步卒两万渡江,收复蜀州等处失地。
中路军以李商隐为主帅,马懿、高述为副将,率马步兵一万,步卒两万渡江,收复嘉州失地。
东路军以耿明为主帅,王思奉、李阳春为副将,率马步兵一万,步卒两万渡江,收复渝州、涪州失地,并进攻忠州、万州、夔州等处。
三路大军中,除了东路军渡江难度较大外,中、西两路大军的渡江难度不算大。
百丈宽的岷江,完全可以用小舟浮桥的手段快速通过。
由于高骈没有布置任何手段,故此西路军完全没有遭遇阻碍,张武率军渡江后,立马派高淮率精骑驰往清溪关,最差也需要守住汉源县。
高淮没有耽误,直奔清溪关而去,而张武则是率领王建收复蜀州、邛州等处失地。
相比较西路军,中路军却属于是正好撞到了鲁褥月护送百姓南下的队伍。
鲁褥月眼见中路军渡江而来,他立马舍弃了被押送的百姓,率军撤往了义宾县。
李商隐见状,一边派高述收拢百姓,就地安置,一边派人前去通禀刘继隆,同时派马懿率马步兵追击鲁褥月而去。
双方且追且打,沿途遇到百姓,马懿便分兵安置百姓,自己率领本部兵马继续追击。
消息传到刘继隆耳边时,已经过去了整整六个时辰,来到了入夜的亥时(21点)。
“高骈…”
刘继隆得知高骈此举,顿时便猜到了高骈并不准备与他们硬碰硬,而是想要抛下多余的人口,轻装撤往黔中。
迁徙百姓,不过是做给朝廷看的面子工作罢了。
刘继隆走到舆图前,不由得产生疑惑。
他不知道高骈现在是怎么想的,但他知道,高骈心气既然没有散,那他就肯定还有进取心。
抛下几十万无谷百姓作为包袱给自己背着,这只是高骈对付自己的第一步。
没有了蜀州这些人口,高骈虽然也能凭借东边那几十万入黔人口治理好黔中道,但却没有开拓的可能。
更重要的在于,高骈如果只是一味的撤退,那肯定会被庙堂怪罪,所以他肯定还有后手等着自己。
想到这里,刘继隆看向身旁之人,询问道:“我军还有多少兵马在此处?”
面对刘继隆询问,刘英谚作揖道:“还有五千马步兵!”
“传令,明日卯时集结,渡江后往义宾而去!”
刘继隆不假思索的下令,刘英谚也毫不犹豫的执行。
翌日清晨,刘继隆率领五千全副武装的马步兵渡过长江,并沿着长江向东南直奔而去。
在他们率军直奔义宾而去的时候,马懿却已经率军追着鲁褥月的人来到了义宾。
“吁!!”
义宾位于长江南岸,而南岸向来官道崎岖,义宾位于丘陵南端,正好卡在官道上。
鲁褥月率军来到义宾县前,当即调转马头,与追击而来
高骈的话倒是没有什么问题,毕竟杨复光没去过黔中道,也不知道高骈早早就让梁缵将黔中道的官道扩修了一番。
如今高骈不管说什么,他都只能听而任之。
“具体是三日还是五日?”
杨复光很清楚高骈这些时日的手段,也自然知道高骈压根没有和刘继隆决战的想法。
他可以理解高骈没有把握击败刘继隆,但他无法理解高骈的作为。
在他看来,高骈如今的作为,宛若割据。
他并不相信高骈口中所谓的保全朝廷之言,而高骈也不指望杨复光会理解自己。
面对杨复光的这番询问,高骈深吸口气道:“三日…”
“好!”杨复光得到答案,转头便走。
等他走后,鲁褥月这才忿忿不平道:“高王,杨复光太过跋扈,不如…”
“不可!”高骈打断了鲁褥月的这番言论,皱眉道:
“现在还不是和他们撕破脸的时候,暂且隐忍。”
“是…”
鲁褥月有些不甘心,而高骈则是有着自己的打算。
他还需要和北司维持如今的关系,直到北司将皇帝送到自己手里,那时才是与北司撕破脸的时候。
“明日吾带兵两万撤往义宾,三日后你再率领兵马,护送蜀州数十万百姓沿江而下。”
“若是刘继隆率兵渡江,不用恋战,舍下百姓后,直奔义宾而去。”
“末将领命!”
高骈对鲁褥月吩咐着,鲁褥月也不假思索的选择了应下。
见他应下,高骈开始低头处理政务,而鲁褥月也识趣离开了衙门。
翌日清晨,高骈率军二万,征募嘉州四万百姓为民夫,沿江南下义宾县而去。
再过两日,鲁褥月开始强行迁徙蜀州等处数十万口百姓沿江而下,百姓哭嚎声响彻长江(岷江)两岸。
北岸的汉军看不下去,请令的人越来越多,但都被张武压下去了。
自从得知了刘继隆的计划,张武只花很短时间便说服了自己。
保住江南百姓,这只能是一时太平。
但若是能将黔中道彻底安稳下来,则巴蜀尽皆安定。
两者孰轻孰重,张武还是分得清的。
正因如此,随着时间不断推移,直到十月十七日,刘继隆才发出了军令。
十三万汉军,除两万留驻外,余下十一万兵马,兵分三路渡江。
西路军以张武为主帅,王建、高淮为副将,率精骑九千、马步兵两万,步卒两万渡江,收复蜀州等处失地。
中路军以李商隐为主帅,马懿、高述为副将,率马步兵一万,步卒两万渡江,收复嘉州失地。
东路军以耿明为主帅,王思奉、李阳春为副将,率马步兵一万,步卒两万渡江,收复渝州、涪州失地,并进攻忠州、万州、夔州等处。
三路大军中,除了东路军渡江难度较大外,中、西两路大军的渡江难度不算大。
百丈宽的岷江,完全可以用小舟浮桥的手段快速通过。
由于高骈没有布置任何手段,故此西路军完全没有遭遇阻碍,张武率军渡江后,立马派高淮率精骑驰往清溪关,最差也需要守住汉源县。
高淮没有耽误,直奔清溪关而去,而张武则是率领王建收复蜀州、邛州等处失地。
相比较西路军,中路军却属于是正好撞到了鲁褥月护送百姓南下的队伍。
鲁褥月眼见中路军渡江而来,他立马舍弃了被押送的百姓,率军撤往了义宾县。
李商隐见状,一边派高述收拢百姓,就地安置,一边派人前去通禀刘继隆,同时派马懿率马步兵追击鲁褥月而去。
双方且追且打,沿途遇到百姓,马懿便分兵安置百姓,自己率领本部兵马继续追击。
消息传到刘继隆耳边时,已经过去了整整六个时辰,来到了入夜的亥时(21点)。
“高骈…”
刘继隆得知高骈此举,顿时便猜到了高骈并不准备与他们硬碰硬,而是想要抛下多余的人口,轻装撤往黔中。
迁徙百姓,不过是做给朝廷看的面子工作罢了。
刘继隆走到舆图前,不由得产生疑惑。
他不知道高骈现在是怎么想的,但他知道,高骈心气既然没有散,那他就肯定还有进取心。
抛下几十万无谷百姓作为包袱给自己背着,这只是高骈对付自己的第一步。
没有了蜀州这些人口,高骈虽然也能凭借东边那几十万入黔人口治理好黔中道,但却没有开拓的可能。
更重要的在于,高骈如果只是一味的撤退,那肯定会被庙堂怪罪,所以他肯定还有后手等着自己。
想到这里,刘继隆看向身旁之人,询问道:“我军还有多少兵马在此处?”
面对刘继隆询问,刘英谚作揖道:“还有五千马步兵!”
“传令,明日卯时集结,渡江后往义宾而去!”
刘继隆不假思索的下令,刘英谚也毫不犹豫的执行。
翌日清晨,刘继隆率领五千全副武装的马步兵渡过长江,并沿着长江向东南直奔而去。
在他们率军直奔义宾而去的时候,马懿却已经率军追着鲁褥月的人来到了义宾。
“吁!!”
义宾位于长江南岸,而南岸向来官道崎岖,义宾位于丘陵南端,正好卡在官道上。
鲁褥月率军来到义宾县前,当即调转马头,与追击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