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干部包队大下乡(1/5)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回到指挥部把该提交的文件提交了,该办的事情办完了,钱进趁着吃午饭的时候,找两位主官领导一起吃饭顺便开了个小会:
“领导,我认为王家沟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抗旱救灾到了最吃劲的阶段,水就是命!”
韩兆新咬了一口韭菜盒子点点头:“是,是这么回事,你有什么想法?”
钱进赶紧介绍:“我的想法是,关于命脉这种东西的分配,光靠发文件、定规矩、靠大队干部的觉悟,那在巨大的生存压力面前,有时候是不够的。”
“我认为我们必须把力量真正沉下去!把责任真正压下去!”
郑国栋感兴趣的问:“你认为应该怎么做呢?”
钱进坚定的说:“我认为应该立即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干部包队、责任到人’的非常机制!”
全民脱贫,干部下乡!
由干部利用自己的本事、人脉和能量,一对一帮扶贫困村庄来脱贫。
钱进依据此理念,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构想:
“我认为具体做法应该是这样,从市、县区二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工厂,抽调所有能抽调的干部——当然抗旱工作不是唯一工作,维持机关基本运转是重点。”
“然后不分部门、级别,按照‘就近就便、强弱搭配’的原则,每人包干一个生产大队甚至是生产队,然后干部直接进驻所包的生产队,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
“他们的核心任务就是:确保所包生产队抗旱救灾各项指令的落实、保障人畜饮水安全、协调解决用水纠纷、组织生产自救,以及最重要的第一时间向上级反映出当地的确切旱情!”
这个构想在当下是绝对的霸道。
郑国栋和韩兆新本来还觉得他有些小题大做,等这构想一出来,两人顿时面面相觑。
很震惊。
还可以这么做?
钱进用笃定的语气冲两人说:“非常时期,就应当行非常事!”
韩兆新欲言又止。
郑国栋犹豫一二后,摆摆手:“你继续说。”
见此,韩兆新便默默点头。
钱进继续说道:“就像韩总指挥安排我去安果县当特派员一样,包队干部的责任与权力应当对等。”
“所以我认为指挥部要赋予包队干部三项权力,第一,信息直报权!”
“所包生产队的旱情动态、用水需求、突发问题,包队干部有权直接向指挥部或区县抗旱办报告,必要时可越级上报,确保信息畅通无阻!”
“第二是资源协调建议权,也就是在指挥部统一调配框架内,包队干部对所包生产队抗旱物资——不管是水、水泵、灌溉设备、种子等等物资的分配和使用,都拥有优先建议权。”
“指挥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包队干部的建议。”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监督与约束权!”
钱进低头看看笔记本,舔了舔干燥的嘴唇继续说话。
韩兆新见此赶紧给他倒了一杯水。
钱进道谢,继续说:“对于所包生产队,包队干部有权监督其是否严格执行指挥部的各项抗旱指令,特别是用水纪律。”
“如果发现所包生产队有私自截水、抢水、破坏用水秩序、拒不执行轮灌或送水安排等行为,包队干部有权直接上报指挥部,指挥部核实后,将依据情节严重程度,削减甚至暂停对该生产队的抗旱物资分配额度!”
“水、水泵、柴油、种子等等,总之一切优先保障的资源,都将受到影响!这是高压线!”
他话锋一转,也明确了干部的责任:
“同时应当进行责任捆绑。”
“如果所包生产队因为包队干部指挥不当、协调不力、信息瞒报等原因,导致抗旱工作出现重大失误,指挥部将直接追究包队干部的责任!”
“轻则通报批评,重则纪律处分!”
接着他又迅速补充说:“重大失误必须得提前制定好规章制度,尽量不要事后打补丁,以此来增加包队干部下乡工作机制的权威性。”
“那什么算重大失误呢?我认为人畜饮水断供、集体性抢水冲突、可避免的作物绝收等,这应该就是。”
韩兆新点点头:“你说的这个有道理,我已经记下了,还有要说的吗?”
钱进最后说道:“还有一点总结吧,我认为这个机制的核心,就是将指挥部的神经末梢直接延伸到每一个生产队,将抗旱的责任和压力,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外派干部肩上!。”
“让下相关干部真正成为连接指挥部与基层的‘桥头堡’和‘稳压器’,让每一个生产队都明确知道,守规矩、顾大局,才能得到支援;乱来、只顾自己,就要付出代价!”
这个提议堪称是决策炸弹。
还没有推行出去,先在指挥部引起了激烈讨论。
有人担心干部力量不足,有人顾虑基层反弹太大,有人质疑约束措施的可行性。
总之,得知城里干部要下乡去一线抗旱,他们全懵逼了。
但这个制度确实拥有极强的可实施性。
郑国栋和韩兆新内部统一了意见,然后力排众议,拍板定案:
“钱进同志的建议切中要害!非常时期,必须用非常之策!”
“‘干部包队’应该行,不过,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这样,组织部门牵头,人事部门、各委办局配合,三天之内,先完成一批年轻的
“领导,我认为王家沟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抗旱救灾到了最吃劲的阶段,水就是命!”
韩兆新咬了一口韭菜盒子点点头:“是,是这么回事,你有什么想法?”
钱进赶紧介绍:“我的想法是,关于命脉这种东西的分配,光靠发文件、定规矩、靠大队干部的觉悟,那在巨大的生存压力面前,有时候是不够的。”
“我认为我们必须把力量真正沉下去!把责任真正压下去!”
郑国栋感兴趣的问:“你认为应该怎么做呢?”
钱进坚定的说:“我认为应该立即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干部包队、责任到人’的非常机制!”
全民脱贫,干部下乡!
由干部利用自己的本事、人脉和能量,一对一帮扶贫困村庄来脱贫。
钱进依据此理念,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构想:
“我认为具体做法应该是这样,从市、县区二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工厂,抽调所有能抽调的干部——当然抗旱工作不是唯一工作,维持机关基本运转是重点。”
“然后不分部门、级别,按照‘就近就便、强弱搭配’的原则,每人包干一个生产大队甚至是生产队,然后干部直接进驻所包的生产队,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
“他们的核心任务就是:确保所包生产队抗旱救灾各项指令的落实、保障人畜饮水安全、协调解决用水纠纷、组织生产自救,以及最重要的第一时间向上级反映出当地的确切旱情!”
这个构想在当下是绝对的霸道。
郑国栋和韩兆新本来还觉得他有些小题大做,等这构想一出来,两人顿时面面相觑。
很震惊。
还可以这么做?
钱进用笃定的语气冲两人说:“非常时期,就应当行非常事!”
韩兆新欲言又止。
郑国栋犹豫一二后,摆摆手:“你继续说。”
见此,韩兆新便默默点头。
钱进继续说道:“就像韩总指挥安排我去安果县当特派员一样,包队干部的责任与权力应当对等。”
“所以我认为指挥部要赋予包队干部三项权力,第一,信息直报权!”
“所包生产队的旱情动态、用水需求、突发问题,包队干部有权直接向指挥部或区县抗旱办报告,必要时可越级上报,确保信息畅通无阻!”
“第二是资源协调建议权,也就是在指挥部统一调配框架内,包队干部对所包生产队抗旱物资——不管是水、水泵、灌溉设备、种子等等物资的分配和使用,都拥有优先建议权。”
“指挥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包队干部的建议。”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监督与约束权!”
钱进低头看看笔记本,舔了舔干燥的嘴唇继续说话。
韩兆新见此赶紧给他倒了一杯水。
钱进道谢,继续说:“对于所包生产队,包队干部有权监督其是否严格执行指挥部的各项抗旱指令,特别是用水纪律。”
“如果发现所包生产队有私自截水、抢水、破坏用水秩序、拒不执行轮灌或送水安排等行为,包队干部有权直接上报指挥部,指挥部核实后,将依据情节严重程度,削减甚至暂停对该生产队的抗旱物资分配额度!”
“水、水泵、柴油、种子等等,总之一切优先保障的资源,都将受到影响!这是高压线!”
他话锋一转,也明确了干部的责任:
“同时应当进行责任捆绑。”
“如果所包生产队因为包队干部指挥不当、协调不力、信息瞒报等原因,导致抗旱工作出现重大失误,指挥部将直接追究包队干部的责任!”
“轻则通报批评,重则纪律处分!”
接着他又迅速补充说:“重大失误必须得提前制定好规章制度,尽量不要事后打补丁,以此来增加包队干部下乡工作机制的权威性。”
“那什么算重大失误呢?我认为人畜饮水断供、集体性抢水冲突、可避免的作物绝收等,这应该就是。”
韩兆新点点头:“你说的这个有道理,我已经记下了,还有要说的吗?”
钱进最后说道:“还有一点总结吧,我认为这个机制的核心,就是将指挥部的神经末梢直接延伸到每一个生产队,将抗旱的责任和压力,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外派干部肩上!。”
“让下相关干部真正成为连接指挥部与基层的‘桥头堡’和‘稳压器’,让每一个生产队都明确知道,守规矩、顾大局,才能得到支援;乱来、只顾自己,就要付出代价!”
这个提议堪称是决策炸弹。
还没有推行出去,先在指挥部引起了激烈讨论。
有人担心干部力量不足,有人顾虑基层反弹太大,有人质疑约束措施的可行性。
总之,得知城里干部要下乡去一线抗旱,他们全懵逼了。
但这个制度确实拥有极强的可实施性。
郑国栋和韩兆新内部统一了意见,然后力排众议,拍板定案:
“钱进同志的建议切中要害!非常时期,必须用非常之策!”
“‘干部包队’应该行,不过,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这样,组织部门牵头,人事部门、各委办局配合,三天之内,先完成一批年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