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 第245章 知识分子的尊严,老牌专家的能耐

第245章 知识分子的尊严,老牌专家的能耐(4/5)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像,语气变得极其谨慎:  

“这份图,我不敢说它肯定好使,毕竟都过了不少年了,你明白吧?是吧,嗯,沧海桑田嘛,是吧?”  

“不过这图的精度比建国后弄的一些简图要高不少,我记得我们当时标注了主要水脉的深度、走向、富水性等级,甚至推测了一些深层承压水的可能区域。”  

“但是、但是…”  

他欲言又止,手指下意识地把住了桌面:  

“但是这东西是给旧政府做的啊,你明白我的意思吧?我跟你说实话,这、这上面还有当时的官印!”  

有些话他不敢说的太透彻,所以吞吞吐吐:  

“这些年啊,这东西我一直藏着,我想扔了、烧了,可是舍不得,那是当时集地质系全体之力忙活两年半的结果,要是毁在我手里,我罪人啊!”  

“可我也不敢拿出来,你明白是吧?怕惹麻烦啊,这东西是、它是说不清楚的…”  

宋致远瞬间明白了老先生的顾虑。  

那个年头不管什么沾上“旧政府”、“伪政权”,都会变成烫手的山芋,谁碰烫谁。  

但现在不同以往了。  

他立刻站起身,神情无比郑重:“施老师,您放心,现在是新社会了。党的政策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  

“我们把它——不,我去把它献给指挥部,指挥部的常务副指挥钱进同志,那是我如今在教育工作上的亲密战友,我这两天还跟他吃饭来着,他说了,指挥部里的同志都是明白人。”  

“您要是不放心,我拿着去探探路,要是出事了我自己负责,要是有功劳,我一定不会抢您的功劳…”  

“你这是说什么瞎话?我要是怕负责、怕抢什么功劳,还跟你说这个呢?”老同志有些生气,用手拍起了桌子。  

最终他深吸一口气,低声说:“我老了,八十六啦,也该活够了。”  

“但我怕牵扯我儿子我孙子,那都是好孩子呀,好不容易我儿子又恢复了在大学里的工作…”  

“施老师,我向您发誓,真不会有事的,指挥部的同志们只会感激您,绝不会让您受半点牵连!我宋致远用党性担保、用我的人格担保!”宋致远激动的说。  

然后他特意再次提到了钱进的名字,强调道:“钱进同志就在指挥部,他最尊重科学,最尊重像您这样的老专家。”  

“他要是知道您手里有这份图,不知道得多高兴,肯定亲自来请您出山!”  

“施老师,这可是能救成千上万人命的宝贝啊!您就拿出来吧!”  

“这个钱进…就是报纸上的青年?”施老先生从桌子上拿出一摞报纸,又拿起放大镜找了找,很快找到一张图。  

图上的年轻人站在有膝盖高的麦地里远眺,目光充满忧虑之情。  

宋致远立马说:“就是他,他现在还办了个培训学校…”  

他把关于钱进在教育工作上做的事详略适当的讲解出来。  

老先生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亮,等到听完钱进免费办培训学校这件事后,他更是瞪大了眼睛。  

“我说的一切都是千真万确!在抗旱救灾这件事上他是副指挥,而且主管技术这块!总指挥韩兆新同志非常信任他!”宋致远最后强调了一遍。  

施老先生又沉默了半晌,仿佛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  

最终,他猛地站起身,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长长吐出一口气:“好,这年轻人为了老百姓能做这么多,我个死老头子竟然前怕狼后怕虎,真是可笑!”  

“我豁出去了,走,你跟我来!”  

他颤巍巍地拿起桌上的手电筒,带着宋致远走出卧室,来到紧挨着厨房的一个小储藏间门口。  

储藏间里堆满了蜂窝煤和杂物。  

施老先生在宋致远帮助下费力地挪开几个煤筐,露出后面一个几乎低矮的小木门。  

木门上挂着一把锈迹斑斑的老式铁锁。  

他从一串旧钥匙里找出对应的那把,费了好大劲才捅开锁。  

然后,一股混合着潮气、霉味和旧纸张气息的古怪气味扑面而来。  

里面往下延伸是一个挺大的地下室,得有十多个平米的面积。  

因为没有窗户,地下室漆黑一片。  

施老先生拧亮手电筒,昏黄的光柱刺破黑暗。宋致远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地下室从地面到天花板,密密麻麻、层层迭迭地堆满了各种书籍、资料、图纸筒!  

有些用油布包着,有些就直接裸露着,上面覆盖着厚厚的灰尘,角落里还挂着蛛网。  

这里简直是一个被遗忘的知识宝库!  

“东西太多,太乱了,得找找,咱俩得好好找找…”施老先生这会倒是手脚麻利了,爬梯子的样子根本不像八十几岁的老人。  

显然。  

他平日里经常在里面爬上爬下。  

手电光扫过,他嘴里念叨着:“应该是在靠墙那几个大牛皮纸筒里。对,我记得是个蓝色的标记…”  

宋致远也爬下去,然后两人弯着腰,挤进这书山纸海开始翻找。  

灰尘被惊动,在手电光柱里狂乱地飞舞,不过不算多,显然平日有人下来时不时的打扫。  

施老先生不顾年迈,他蹲下身,率先在墙角几个半人高的蓝色牛皮纸图纸筒里翻找着。  

宋致远也赶紧帮忙,小心翼翼地搬开上面压着的书籍资料。  

“不是这个…这是水文年鉴…也不是这个…这是矿区图的地质报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