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 第202章 海滨工农实用技术培训学校

第202章 海滨工农实用技术培训学校(5/5)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终于不再端着态度:  

“钱进同志啊,我刚才说你的话言重了,你不是俗人,你是个有想法的年轻人!”  

“现在你反映的问题很现实,也很尖锐。农村缺技术,尤其是实用技术,这是制约发展的大瓶颈。你这个想法很有胆识,也很有针对性!”  

他话锋一转,“不过,办学这事,归口教育部门管,政策上…”  

钱进立刻把与教育口领导的沟通情况和“成人职业教育”、“农民技术培训”的定位说了出来。  

李卫民沉思着点头:“嗯,这个定位是可以的,把‘技术培训’纳入‘为乡镇企业服务’、‘为农村改革服务’的大框架里,这就和政治导向、经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了。”  

“我们这边,尤其是抓农业和乡镇企业的口子,是大力支持这种探索的。”  

“只要教育口那边能点头,在政策上开个绿灯,我们这边可以帮着协调资源,甚至可以考虑把它作为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一个试点项目来抓。”  

“你提交的报告我看了,你们的场地和启动经费,或许是能帮你们想想办法的。”  

有了教育局内部人士的指点和政府分管领导的初步认可,钱进心中的蓝图更加清晰,也更加坚定了。  

他有心想自己解决场地和启动资金问题。  

结果李主任也想为老百姓做实事,他给钱进介绍了昆仑山路上曾经的渔民扫盲班,说可以帮钱进批下这块地皮办理培训学校。  

昆仑山路距离泰山路有段距离。  

可钱进知道那是老城区的黄金地带,到了21世纪房地产大开发热潮涌动,那地方愣是不能开发。  

因为寸土寸金,因为被政府批准认定为文物建筑风貌保护区!  

要是他们培训机构早早的在昆仑山路上占据一块地皮,那可牛大发了!  

另一个他们钱家祖产别墅也在昆仑山路上。  

以后钱家若是有能力把它给搞回来,那他再去培训学校便很方便了。  

如此一来他激动坏了,握着李主任的手嗷嗷道谢。  

当然他不是以自己的名义道谢,是为农民、为回城知青道谢。  

回家之后,钱家叫上魏雄图熬了一个通宵,字斟句酌地又写了一份报告。  

报告名字叫《关于创办“海滨工农实用技术培训学校”(暂定名)服务农村改革与乡镇企业发展的可行性报告》。  

魏雄图大笔洒文墨,在报告里详细阐述了办学的背景、必要性、定位、内容、模式、管理及预期效益。  

重点突出了其“非学历”、“短期”、“实用技能”、“服务基层”的特点,并提出了初步的挂靠方案。  

挂靠在泰山路人民突击队名下。  

报告写完,第二天钱进亲自给李主任递了上去。  

接下来便是焦急的等待。  

李卫民在这件事上使了大力气。  

一个礼拜后,好消息传来。  

在教育口领导的积极推动和李卫民的侧面支持下,市领导在仔细审阅了报告并向上级做了口头汇报后,终于给出了一个谨慎但积极的答复:  

在当前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的新形势下,此类面向社会、特别是面向农村和基层企业、以传授实用技能为主的短期技术培训,是有益的探索和教育补充,原则上应当同意试办!  

但必须明确几点:  

1.性质为非学历教育,颁发“培训结业证”而非毕业证。  

2.培训内容需严格限定在实用技能范畴,不得涉及意识形态课程。  

3.师资需具备相应资质或丰富实践经验。  

4.不得收费。  

5.管理需规范,接受教育部门和挂靠单位的指导监督。  

这些要求都没有问题。  

钱进心花怒放,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准生证”。  

虽然带着种种限制,但政策的大门,终于被他撬开了一道缝隙。  

万事俱备!  

接下来就是跑程序了,不过有了上级领导发话,跑程序也不复杂,顶多是多转几个部门、多见几位领导罢了。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