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隋朝的棋局 > 第四百七十二章 丹阳铁矿

第四百七十二章 丹阳铁矿(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下午,萧夏回到府中,崔羽带着萧艾来见丈夫,萧夏一眼认出了她,“你是.萧艾!”  

萧艾连忙行礼,“殿下还记得我!”  

“我怎么不记得,晋陵萧氏第一女武士,你这是.”  

崔羽笑道:“从现在开始,萧姑娘就是我们女护卫第三组的主管。”  

萧夏大喜,“欢迎!欢迎!“  

他又仔细看了一眼萧艾,惊讶道:“萧姑娘结丹了!”  

萧艾点点头,“多亏殿下给晋陵萧家的天王丹配方,我成功突破了筑基,目前是内功六品,萧铣是七品。”  

“萧铣现在如何?我一直没见到他。”  

“他现在在巴陵郡出任罗县县令。”  

萧夏默默点头,萧铣的人生轨迹并没有改变,看来他迟早还是会成为南方军阀。  

“张觉呢?有他的消息吗?”萧夏又问道。  

“我只是听萧铣说起过一次,但我不知道消息真假,据说他在齐王身边当护卫,但已经改名了。”  

萧夏愣住了,张觉替齐王效力,这怎么可能?  

一转念,萧夏立刻明白了,恐怕张觉还是要找机会刺杀宇文述,成为齐王的侍卫,就会有机会了。  

萧艾下去了,萧夏又对妻子道:“我后天要出去巡视,大概半个月左右,有萧艾在,我就放心多了。”  

崔羽已经习惯丈夫外出巡视,她点点头,“让阿乔陪你去吧!”  

萧夏摇摇头,“她三月初要进京给我大哥看病,她就留在府中吧!不用跟我出去了。”  

“出门在外,夫君千万要自己当心!”  

二月二,龙抬头,表示大地苏醒,各地都要开始忙碌农耕了。  

隋朝的江南以一年两熟为主,春小麦和晚稻,这就是江南富庶的原因,雨热同季,光照充分,水源充足,加上土地肥沃,百姓勤劳,从衣冠南渡后,大量北方人口南迁,江南便渐渐成了历朝历代的经济中心。  

不过在隋唐时期,税赋冠军一直是河北,直到安史之乱后,江南地区才彻底富庶甲天下,一直到现在。  

进入早春二月,江南道各地都开始忙碌起来,冬小麦已经开始拔节,此时正是需要农民锄草、施肥、灌溉的时候,所以江南的农民有句俗话,‘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江都郡中部的江淮平原也在全面种植黑豆和紫花苜蓿,两万名不涉及农业的江北郡兵都聚集到江都,开始忙碌地撒肥翻土种豆种草。  

从去年开始,江南道各地都用上了战马粪肥,当然要花钱购买,但如果能提供黑豆,官府出钱收购,同时每百斤黑豆赠送二十斤粪肥。  

二月初四,萧夏离开了江都,开始了春季巡视。  

萧夏这次出巡的主题就是生铁,可以说叫生铁之行。  

两天后,他的船队抵达第一站,丹阳郡江宁县。  

丹阳郡之前的刺史叫王览,当年江都县县令,刘文静就是他的县医,他是苏威的学生,去年底他任期届满,调为汝阳郡刺史。  

新刺史刚刚上任不到十天,也是萧夏的老朋友,裴矩的长子裴宣机,当年萧夏出任张掖郡兵马使,裴宣机就是张掖郡郡丞,是来张掖郡镀金,回去后就高升为正五品工部郎中,现在又升为四品刺史,可谓官运亨通。  

这里要多说一句,萧夏的大舅子崔桓也是去张掖镀金,去年秋天也调回来了,出任正五品礼部郎中,镀金两年,升了一级。  

裴宣机率领郡县官员在码头上迎接萧夏到来。  

“裴使君,多年不见了!”萧夏笑呵呵走下大船。  

裴宣机连忙上前躬身行礼,“参见晋王殿下!”  

萧夏点点头笑问道:“什么时候来上任的?”  

“正月二十五日,卑职应该先去总管府报道,再来上任,卑职准备这两天就去总管府!”  

“我知道你是因为江宁义仓案,急着赶来上任处理,不知现在情况如何?”  

义仓相当于粮食银行,百姓把家里多余的粮食存在义仓,由官府管理,如果遇到灾年,就可以提取自己的粮食度灾,完全出于一种百姓对官府的信任。  

去年底,有一户姓谢的人家,因为父母同时病故,按照义仓规定,他可以把父母存在义仓的粮食取出来,结果发现完全不对,他父母存了两石粮食,但官府只给他支取两斗,差了十倍。  

姓谢的男子把父母安葬后,就开始在县衙闹腾,消息慢慢传来,很多江宁农民都来义仓查看自己的存粮情况,结果都发现不对,要么少了十倍,要么少了五倍。  

事情就闹大了,百姓们在县衙抗议,用石块把县衙几乎砸成了马蜂窝,消息传到江都,萧夏当即命令监察司通判张云秋来江宁调查此事。  

裴宣机叹口气道:“张通判现在还在调查,县令已经被停职,具体情况卑职也不太清楚。”  

“和前任刺史王览有关系吗?”  

“应该难脱干系,张通判前几天去溧水县调查了,估计明天就会回来。”  

萧夏来丹阳郡可不是为了义仓案而来,虽然他可以问一问案情,但他目前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先到郡衙去,我有重要事情交代你。”  

裴宣机把萧夏一行请到郡衙,萧夏让跟随官员展开一幅地图,萧夏指着官员给裴宣机介绍道:“这是我们新成立的矿冶署署令张文涛,让他给使君说此行目的。”  

张文涛年约三十余岁,他父亲是陈朝负责探矿的矿监,张文涛从小跟随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