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从满眼红名开始 > 第165章 元帝三问,王户飞天

第165章 元帝三问,王户飞天(3/7)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易容术的踪迹。  

当时耿煊还在想,柴爷他们这么做,或许是要掩盖那人死在常平坊这个消息。  

此刻却忍不住想,这两门功法,难道有什么自己还没有参透的更深层隐秘?  

说来,易容术这项技能,耿煊也曾多次疑惑过。  

最初,他的疑惑来自于这项技能消耗的红运似乎有点多。  

因为从红运消耗的这个角度去看,易容术的层次与地行术相当。  

曾经,因为红运比较拮据,加之易容术提升到宗师境之后已经足够使用,耿煊就没有消耗红运继续向上提升。  

至今,这易容术都还处在宗师境界,距离圆满还差了一步。  

因为感觉已经足够使用,他也就没有继续往上提。  

这项能力在很早之前,耿煊就已经接触到了。  

他下意识的觉得,这类技能应该很常见、很普遍。  

现在,随着耿煊的眼界早非当初能比。  

手中功法数量数百部,易容类的技能也发现几个,但和他最初得到的“易容术”却差得很远。  

那些技能,立意上限在那里卡着,最多就到“易容”、“易皮”的程度。  

涉及身体层面的变化少之又少,且都浮于表面。  

更多还是通过外物以及精妙手法的辅助,达到“改头换面”的目的。  

更准确的说,这些技能应该称之为“化妆术”。  

而耿煊修炼的“易容术”,不仅“易容”、“易相”,更是达到了“易骨”,“易形”的的程度。  

最后,耿煊将原因更多的归在了“缩骨法”这门炼骨功法之上。  

因为哪怕是他掌握的这门“易容术”,也不可能单独做到易骨易形。  

必须有掌握层次足够高深的缩骨法配合,才能达成目的。  

心中转动着这些念头,耿煊不动声色的将目光继续向旁边移动。  

这一次,终于不是他熟悉的功法技能。  

而是一部名为《洪波游身法》的奇特身法。  

之所以说他奇特,是因为这门身法不是用于陆上,而是用于水中。  

按照其总纲所述,若是掌握这门身法,不仅可以去任何水域凫水踩浪,江河湖泊任意纵横。  

便是洪水滔滔,浊浪滚滚,险滩激流,也可在其中肆意遨游。  

“居然是游泳技能。”  

看到这里,耿煊还真的来了兴趣。  

上一世,他就为自己居然没有学会游泳这件事时常耿耿于怀。  

心中忍不住想,要是凭着这“洪波游身法”练就浪里白条一般的水上技艺,那也是很值得高兴的一件事。  

耿煊的目光继续移动。  

看向第四本书册。  

看见其名目,耿煊就忍不住眉头挑了挑。  

《龟息术》  

和《洪波游身法》一样,这又是一部没有出现在功法交换清单上面的功法。  

见着这名目,耿煊就怔了一下。  

目光又忍不住移向《洪波游身法》,在上面停留了片刻,像是领悟到了什么。  

很快,耿煊将《龟息术》拿在手中,翻到总纲一页。  

只看了不到一页,耿煊的心就忍不住砰砰狂跳。  

简单说来,这“龟息术”就是一项教人呼吸的技能。  

不是“潮汐呼吸法”这种,通过“呼吸”锤炼身体。  

而就是“呼吸”这件事本身。  

按照“龟息术”总纲所述,这项技能刚入门之时,只是能够让人的呼吸间隔延长。  

按照耿煊自己的理解,就是身体对每一次呼吸的利用率变得更大。  

随着技能提升,每一次呼吸的时间间隔,会越来越长。  

而这项技能的尽头,是“修习此术,至臻出神入化、返璞归真、行走坐卧皆得真意之境,方可领悟此术之真谛。自此,鼻窍再非呼吸之必须,周身四万八千毛孔,皆可用之于呼吸”。  

总纲还描述了具体至臻此境之后的许多妙处。  

耿煊却已经没有仔细去看,心中想的都是此术与“洪波游身法”之间,简直是绝配。  

一旦这两项技能全部被他掌握到最高境界,那自己岂不是真要化身成水中游鱼?  

耿煊不由得期待起最后两部书册又能带给自己什么惊喜。  

他放下《龟息术》,目光落在了第五本书册之上。  

在看清书册名目的瞬间,耿煊再次愣了一下。  

因为这本书不是他以为的功法,而是一本名为《永和源考》的笔记。  

耿煊的目光忍不住再一次移动,看向最后一本书册。  

这是最后一本书的名字。  

看到这两本笔记,耿煊很容易就想到曾在常平坊主李逡的地下密室看到的一本《常平源考》。  

所以,耿煊很容易就能想到,这两本笔记,应该分别出自范宏盛的永和坊,以及同为八方之一的天润坊。  

《XX源考》,便是每个里坊自己的历史书,或者也可能称之为“神话书”。  

记载了自家里坊的历史源流,以及一些著者认为重要的,值得一提的事件和故事。  

许多故事都颇具神话色彩和传奇色彩。  

比如耿煊看过的《常平源考》,一个“据说”起笔,就直接一杆子捅到了“元帝陵”。  

耿煊倒是好奇,这《永和源考》和又都记录了什么,以至于让范宏盛等人如此珍而重之的送到自己面前。  

耿煊先是取过《永和源考》。  

刚拿到手中,还没有翻页,便自动现出书中某一页,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