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悬壶济世,我只是想长生不老 > 第二百六十一章 因循守旧,来者可追

第二百六十一章 因循守旧,来者可追(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是过年的时候才有可能舍得吃的东西。  

生活条件的提升,缺少了贫苦的磨砺,很多人生来都不曾真正饿过,自然也不明白墨家那严苛到‘脑子有病’的十义是怎么在今日还能维持下去的。  

大家都过的挺好的,偏偏墨家还一直在那里一直嚷嚷着不要奢靡,不要享受,简直是跟天下人作对。  

伴随着夏朝越来越富强,墨者的人数非但没有增多,反而开始减少,如今更是只剩下了三千之数。  

其中固然有一部分墨者老去的原因,另一部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生活在夏朝的民众们,已不再那么喜爱墨家了。  

当一个国度绝大部分人都过的比墨者要好,墨者还有存在的必要么?  

锄强扶弱固然很好。  

可如今反而墨者显得有些“弱”了。  

这份弱不是实力,而是待遇。  

这是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夏朝初立之时,就算有四国的接济和赔偿,百姓们过的也不怎么好,墨家当时与之共患难,百姓一看,自己过的清苦,墨者比他们还清苦,那自然是尽得民心,墨者也成为了天下人的榜样,推崇之至。  

然而如今夏朝富裕了起来,到了同富贵的时候,墨家还是老一套的东西,已经无法再吸引旁人加入墨家——甚至会觉得墨家多此一举,没事找事,自显清高。  

一个组织的成长固然是要看个人的选择,却也不得不关注到环境的变化。  

夏朝已经到了迫切需要新的理念,来替换掉守旧墨家的时候了。  

如果说夏朝二十年,顾担跟禽厘胜提及此事的时候,墨家尚且有改弦更张的机会,调转自身的方向,那到了如今,儒家已经成势之后,很多人对墨家的容忍也差不多已经走到了尽头。  

墨家还是那个墨家,夏朝已不再是最初的夏朝。  

百姓,也不再是当初的那一批直接受到墨家恩惠,给予他们希望的百姓。  

顾担将一切都看的明白,他提前十余年便忠告过禽厘胜,坐而论道的那场盛会中,庄生更是指出了最为核心的问题。  

墨家过于追求大公,将私人的欲望彻底抹杀,以无比严苛的要求来对待自己,这是不合乎人性之举,就算墨者能够做到,又怎能以此来要求整个天下呢?  

顾担一步步看着墨家发展,壮大,最终成为国教。  

也亲眼看着墨家一步步衰落,墨家什么都没有做错,只是.不合适了。  

墨家如果继续占据主流,反而会影响到夏朝的发展。  

荀轲,应该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选择自立门户吧?  

看着仍在奋笔疾书的荀轲,顾担心中想到。  

他给过禽厘胜机会,荀轲又何尝没有给墨家机会呢?  

四年前,王莽便邀请荀轲回归。  

两年前,王莽又再次邀请。  

荀轲尽数推拒,并非是欲拒还迎。  

一方面他当时的确还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另一方面,何尝不是希望墨家在这最后的时间里,做出些改变。  

然而,没有。  

禽厘胜铁了心,墨家也铁了心。  

那就只能让世人去选择了。  

当最后一笔落下,荀轲的脸上已尽是坚定之色。  

思虑良久,他为这篇雄文写上了名字。  

《劝学》。  

将笔墨复归原位,荀轲正要舒展一下身子,眼角的余光终于扫到了那好似幽灵般立在桌案前的一袭青袍。  

“顾先生。”  

荀轲回过神来,赶忙起身行礼。  

“写的真不错。”  

顾担笑了起来,指了指宣纸上尚且未干的墨迹,“比之当年,功力更甚几分。”  

荀轲难得的脸色微红了一瞬,几十年来的养气功夫,在回想到当初被顾担撞到自己背地偷偷写小故事诽谤来发泄心中郁气时,还是会难免有所波动。  

“顾先生来寻我,可有何事相商?”  

荀轲只当没有听到,硬生生的转移了话题。  

“倒还真有。”  

顾担说道“《神农百草经要》已经编撰完成,不过书再好,也得有人看和用才行。如今你的名头可不比禽厘胜差,还要麻烦你广而告之一番,好歹也得让人知道这件事。”  

“没问题,小莹都和我说了,您放心吧。”  

荀轲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点头答应下来。  

他的妻子小莹,这些年都已经当上了太医院的太医令。  

而且手下还管着上千号的人——那些人尽是女子,只是并不吃官员的俸禄,勉强算是挂靠在太医院下,主要负责给人接生和照顾婴儿的事宜。  

类似于民间常说的“接生婆”和“奶妈”的结合体,当初顾担的一番畅想,让小莹忙碌十载有余。  

除此之外,公尚过也找到了好些适合种植药草的药田,虽然想直接供养整个夏朝还不太可能,但一切都已经有了良好的开始,只待真正去施行下去。  

只要让朝廷发现了这么做的好处,那就算顾担不在这里,朝廷也会自发的继续施行下去。  

只是万事开头难,如果不是顾担挑头这件事,连开始都不会有。  

而顾担也难得倾注了不少的心血,自然也要全力施为,争取三十年内夏朝各地皆有医馆坐镇一方,护佑各地子民的身体安康。  

“行,那就交给你了。”  

顾担没有在此久留,荀轲如今已非孤身一人,他的弟子那也是相当之多的,比之他这个‘闲汉’的时间要宝贵许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