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竞技 > 我若修仙法力齐天 > 第三百零二章 苟富贵勿相忘

第三百零二章 苟富贵勿相忘(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尚书后悔的小模样,那大概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他多少也能避免踩到坑里。  

李鸿儒接过阴阳大欢喜,只觉脑壳疼。  

这并非修炼术,而是的小皇叔,只是李靖又做了一些标注,让临近元神突破时做到水乳交融,有一定的融合之道。  

“您有没有什么正常修炼的术法或是武技,随手赏我一点也好。”  

李鸿儒翻了翻这本小皇叔,一时有点哭笑不得。  

但既然如此近距离靠近李靖,他也没脸没皮吐着一些小想法。  

不问啥都没有,问了不给又是另外一码事。  

万一成…  

“看你这失望的小表情”李靖呵呵大笑道:“我最近在完善一部术法,你若是有兴趣,倒是可以旁观几日增长见识!”  

李鸿儒脑袋寻思时,听得李靖开口,这才喜上心头。  

李靖伸手往怀里一取,又拿出了一册书,连带笔墨也取了出来。  

依李靖这往怀里掏什么有什么的架势,李鸿儒觉得李靖身上至少带了个须弥袋。  

法不轻传,能允许他旁观已经算是极为了不得。  

虽说是完善,但李靖这册书已经著完,此时只是添加部分标注,做再三的核对。  

“起雾、驱风、骤雨、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行军大挪移。”  

李靖的书中,誊写了六种不同类型的大范围术法。  

用于个人,这些术法并无多少作用。  

但用于军团,这便是上等的兵法。  

他这套兵法与文人们掌控的呼风唤雨等大型元神术法有一定的区别,更是夹杂了自己独有的兵法内容。  

“这些术法融合了奇门遁甲之术,虽是虚假居多,但配合军团便有虚实之妙!”  

文人使唤呼风唤雨的术法是切切实实在呼风唤雨,但李靖这册兵法的妙处在于真假转换。  

如同起雾术,这套术法可以召唤出真正弥漫的大雾,也能使唤出虚假型的大雾。  

李鸿儒随着铁将团冲击汗国阴山阵地便遇到了虚假的大雾。  

一旦时间到临,这种大雾便会散退的干干净净,难留下什么痕迹,而不像正常的大雾,需要等待许久才会消失。  

相较于正常的起雾术,营造虚假性的大雾需求也更为低廉,若是场合适当,可以发挥诸多功效。  

“妙啊妙啊!”  

这些都是元神级术法,需要具备元神实力才能使唤。  

即便书籍放到了手中,李鸿儒也难以去研读。  

虽然对当前的自己没什么用,但李鸿儒也忍不住夸口。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方是兵法之妙”李靖道。  

“您这些术法当真是如镜花水月一般,让人难以区分!”  

“镜花水月!”  

听得李鸿儒的赞美,李靖点了点头,嘴中低吟了一声。  

他沉思少许,又在这册书的封面上题上六军镜三字。  

这是六种如同镜花水月一般的军用术法,也是他多年的不断融合创新所得。  

“可惜你志不在军中!”  

李靖看了李鸿儒一眼,不免有几分可惜。  

他精通文武之道,所涉更是诸多,很容易分辨出对方的类型。  

他最初看李鸿儒走眼,以为对方这辈子是军中的人,但哪曾想到李鸿儒去哪儿都能适应,便是皇宫也没例外。  

如李鸿儒这样,能打仗,但不会一直去打仗。  

李鸿儒只是适应环境的能力强,但他欠缺军中悍将们的心态。  

对方更多是一个文人,属于谋臣,难有从军的可能。  

“但凡有征召,咱们该上战场还得上战场啊”李鸿儒囔道。  

他进入军中那些事情完全被强行征召,若说他对从军有什么向往,李鸿儒觉得自己脑袋会连摇。  

但若真正有需求,他去去军中跑跑腿也没问题。  

“那倒是,但凡君王有命,咱们都需要去为国出力”李靖点头道:“你见过的军中悍将也不少,可有见过真正适合在军中生活之人?”  

“那可真是太多了,您这是想要多少个?”李鸿儒回道。  

“你说几个突出代表!”  

“周飞卫将军还是不错…”  

“那是徐茂功的人,我不抢他的人。”  

“那您这是要我说苏烈将军吗?”  

李鸿儒的话似乎有些戳中了李靖的心事。  

诸人不断修书,留下传承,并非敝扫自珍,而是想流传下去一些什么。  

但合适的传承者难找。  

李鸿儒虽然聪慧,修行更是天才,但一颗心并不放在军中,修行后难以发扬兵法。  

周飞卫则是徐茂功那边的人,李靖不能强行夺人所爱。  

但李鸿儒提及的苏烈,这便是让李靖又爱又恨的人。  

他就从未见过苏烈这么野的人。  

苏烈打仗时敢打敢拼,更是在他身边多年,但苏烈的性格太野,行事诸无顾忌,容易引发君王生厌和朝臣的针对。  

他说上几声苏烈的劣势,顿时让李鸿儒呵呵一笑。  

“正是因为苏烈行事粗糙,才需要您给他增添几分助力,让他打杀出来的战功弥补过错呀。”  

李鸿儒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一番劝诫下让李靖的神色有着微动。  

此时李靖的年岁已经不饶人,可选择的合适传承对象并不算多。  

唐皇推荐了稍微年轻,又具备文武之力的候尚书跟随学习。  

但李靖并不看好候尚书,觉得对方传承的资质很可能有限,只能学个半桶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