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竞技 > 我若修仙法力齐天 > 第三百零三章 案中案

第三百零三章 案中案(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在洛阳行宫中休整一天。  

待得第二天,太子已经是精神饱满,一大早在那囔囔要去四处查看。  

出了长安城,他此时也如放飞的鸟,只觉外面的世界到处都是新鲜。  

“咱们今天就在洛阳城绕行一圈,将每处都仔细看一看!”  

“诺!”  

大群的羽林军禁卫同时齐齐回声。  

李鸿儒也没啥好说的。  

来洛阳四处查看就是太子的活,此时只是正常工作。  

昨天夜里和李靖瞎掰的有点晚。  

李靖对他有几分兴趣,但又觉得他年龄太低了点,心性没定型,实力也有着差距,只是稍微介绍一些自己修炼经历。  

这让李鸿儒听到半夜。  

李靖年大也没什么避讳,不时讲讲大欢喜内容来提神,但他奔波了两天,确实有些累。  

昏昏沉沉趴在桌子上睡到早晨。  

李靖已经进行了整军训练,李鸿儒则哈欠连天的进行洗涮。  

此时他收住倦意,与众多人齐齐应了一声‘诺’。  

车马团顿时动了起来。  

一些卫士前往各路口提前巡视,一些卫士留守行宫,大部分卫士则伴随左右。  

这些卫士都是精挑细选的军中高手,擅长配合与打击,个人实力也是极强,实力是武魄境或者接近武魄境。  

有李靖相随,这便是大唐境内有数的顶级精锐团,少有团体可挡。  

此时出了洛阳的行宫,又过了环城河,才到了大街上。  

诸多府邸紧闭,没有一人。  

李鸿儒看了看府邸群,又止下了心思。  

这些府邸很值钱,倒卖一笔或许在将来就有百金的差价。  

但李鸿儒也清楚这批府邸碰不得。  

他能在朝廷大员们中捡捡漏,但没本事去提前吃羹。  

目光在重臣府邸群上一扫而收,李鸿儒此时也进入到洛阳的督学府。  

这大概是大唐国学职功能最低,但学府环境最好之处。  

督学府甚至不如四门馆,只是一县周围诸多学子的学习之处,教学质量和学子相应也有着不小的区别。  

这是前朝留下的教学之处。  

若是一朝两都,洛阳城正式发挥都城的作用,这处督学府大概会被征收,用来做国子学重地。  

太子对督学府较为有兴趣,还绕着这处学府走了一圈,对比了长安城国子学的不同。  

“有青山绿水环绕,洛阳当真是一处人杰地灵之处!”  

只是从行宫中走出,又逛完督学府,太子的心情就极为满意。  

他登回马车,不时还做一些笔记,甚至勾画了一些大致的模样。  

“去县衙!”  

当前洛阳城的重要建筑并不算太多。  

除了宫殿群,重臣府邸区域,又有国子学,剩下便是县衙等维持洛阳城的正常秩序之地。  

对平民而言,太子所行的大部分地区都属于禁地,也就督学府留了学子和导师们的通行处。  

他此时将诸多重处都观测完,才会去普通富人区域和平民区域。  

“我昨天听说洛阳城出了命案?”太子问向一旁跟随的张猛道。  

“似乎有这么回事”张猛一愣才道:“寇县令去做了核查,此时应该处置妥当了吧。”  

太子降临洛阳,随即发生命案之事,还有血井,这个兆头并不算好。  

但太子也不以为意。  

大概是少有见县衙审案,他此时还有几分雀跃的小心思。  

车队顿时朝着县衙方向行去。  

远离县衙百米处,众人便听得了大叫‘冤枉’之声,又伴随着一阵杀威棍打重板的声响。  

半响,那声音低下去了许多,只顾在那低声囔囔冤枉。  

涉及凶杀案件,若非事出有因,正常情况下都是以命抵命。  

此时招了就是死,那声音也只能咬死了牙,在那争辩。  

“犯人高茂财,你可服罪?”  

寇准的声音远远而来,太子也下了马车,开始步行踏入县衙中。  

“大人,小民冤枉,我只是一个卖豆腐的,如何力气打杀这种壮实之人!”  

伴随着低低的狡辩声,寇准的惊堂木刚欲一落,随即见到太子远来,顿时跑下了堂。  

“寇准见过殿下。”  

寇准连连行礼。  

他连夜审查,又在大清早进行核查,便是想着早日结案,不影响到太子行程。  

没想到太子此时居然逛到了县衙中。  

寇准不断擦拭着额头的微汗。  

他只觉自己大概是犯了冲,尽碰倒霉事。  

“免礼!”太子开口道。  

寇准的行礼彷佛提醒了什么,趴在地上争辩的那人顿时回了头。  

这是一个年过五旬的老者,看上去风霜之色颇浓,也有着几分老实巴交的相貌。  

“求大人做主,求太子爷做主,小民冤枉,小民不曾杀人!”  

“你这贼货!”  

寇准骂上一声,但太子在此,他此番倒没有再动刑。  

眼见太子看向堂上被提审者和站立等待者,寇准顿时硬着头皮开始介绍案件。  

昨日有女子洗衣,在一口水井中打水。  

打上一桶水是通红的色彩,再打一桶也是如此。  

那女子顿时恐惧,待得找了丈夫,又叫了相邻前来查看。  

一些年老者囔囔‘血井不详,天下有刀兵之灾’‘血井出,周围诸户可能要断子绝孙’等。  

诸多流言四起,最终有人前往了县衙。  

待得县衙人员前来,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