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放榜(2)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放榜(2)(1/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咚咚咚!  

赵煦端坐在宣德门的城楼上,静静的听着,身后浑厚的钟声被两个武士敲响。  

伴随着钟声,城楼下,本就沸腾的人群,瞬间亢奋起来。  

盖因,穿着绯袍的贾种民,在数十名街道司的卫士簇拥下,挤开人群,走到了那太宗所立的高墙之前。  

此刻,这高墙之外数百步,甚至州桥上,都已是人挤人。  

今年应试的士子、看热闹的百姓、按照契约来榜下‘捉婿’的富豪、权贵…  

人山人海。  

各种各样的嘈杂声,此起彼伏的钻入耳中。  

“快快快!官府要放榜了…”  

“听说今年龙飞榜,官家特别重视,如今圣驾就在宣德门上呢!”  

“直娘贼!挤什么挤?踩到爷爷脚了!”  

“汝母婢的!还挤?!”  

“让哥哥俺瞧瞧,今年的文曲星都有谁?”  

这些都是来看热闹的。  

“肃静!”  

“敢有闹事者,且问过爷爷的鞭子!”  

“啪!”  

“再敢喧哗,有如此人!”  

强壮的开封府铺兵,像抓小鸡一样,抓住了几个在人群鼓噪不已,骂骂咧咧的家伙。  

然后顺势就将这几个混账,绑到了州桥下面,本来就是为了分割人群的朱漆叉子里——这是一种从军用的拒马叉改造而来的障碍物,在汴京城的主干道两侧随处可见。  

由上串、棂子、马衔木、拢呈、连梯组成。  

开封府铺兵,通常都是把人抓到这些地方处置。  

贾种民执掌街道司后,他日常就是骑着马,带着人沿街巡视。  

看见混账,就逮起来,捆到朱漆叉子内或责罚、或鞭打或枷立。  

靠着棍棒教育,硬生生的把汴京城的主干道秩序给稳定了下来。  

如今,已经很少有人敢在主干道上乱走乱停。  

无他!  

街道司棍棒皮鞭甚利!  

故而,今日放榜,依旧是街道司为主,左右都巡检为辅,维持汴京秩序。  

当然…  

今日的街道司卫士里,混进两百多锐士。  

皆虎背熊腰,人高马大的悍勇之士。  

就是那些抓人如抓小鸡的家伙。  

将视线从远方的喧哗中收回来,贾种民再看向身前。  

一双双炽热的眼睛,盯在他身上。  

数以千计的士人,都已凝神屏息。  

当然,也有那因紧张而胍噪的。  

“快放榜!快放榜!”人群中有人在催促:“乃公今日必定高中!”  

贾种民立刻怒目圆睁,瞪了过去,却只看到一个模糊的人影。  

那人也立刻就隐没到人群里去了。  

这让贾种民心中稍不快!  

国朝崇文,于是士大夫越发骄纵,尤其科举年,每次放榜,都有人鼓噪生事。  

元丰八年,因贡院失火,朝廷重考,又因当年新君初即位,在凉谙之中,故取消殿试,以省试排名为最终成绩。  

放榜之日,就有士人鼓噪闹事,言科举不公或言自己第一次考的很好,是有小人纵火烧了贡院,使自己发挥失常,要求重考。  

这些混账,于是就地闹事,围攻奉诏放榜的开封府铺兵,甚至叫嚣要去敲登闻鼓。  

最后还是当时的开封府知府蔡京,派了人来驱散。  

就这,还被人认为是太平兴国以来,历次科举最为平安的一次。  

这些孽障!  

仗着国家荣宠,越发得意!  

贾种民在心中暗骂不已!  

他以为,这些孽障杀才,再不限制,恐怕就是五代武夫的翻版了。  

不同的不过是,武夫们杀人造反,随意的很。  

节帅发赏少了,反!  

节帅发赏迟了,反!  

节赏答应的赏钱没到位,反!  

甚至,节帅足额发赏了,但兄弟们看节帅望之不似大帅,没有英雄气概,也要反!  

现下的文人士大夫,虽然没有这么狂躁。  

但他们的癫,却越发像五代武夫了。  

朝廷的政策,不合他们的心意就骂。  

而且是光明正大的骂!  

几个穷酸措大,就敢给当朝的宰执,写祭文、扎小人、诅咒其短命、甚至断子绝孙。  

甚至当着人家的面,投书喝骂。  

当年介甫相公,就没少被这些穷酸攻击过!  

至于每次科举,担任知贡举、权知贡举的重臣,更是人均被骂、被攻击。  

当年的欧阳文忠公,就是被这些孽障造谣,搞得晚年狼狈不堪。  

文忠公是风流!  

但他不是色魔!  

怎么会做出那些悖伦的事情?  

贾种民是越想越气,脸色也是越发的铁青。  

虽然他也是士大夫——可是,他是名门出身:真定贾氏!  

而且,早就被士大夫们开除了士大夫籍贯了!  

这几年,因他严肃汴京交通秩序,天天带着一大帮人,不是在打人就是在去打人的路上。  

故此,舆论送了他一个外号——贾苍鹰。  

上一个号苍鹰的人叫郅都。  

大名鼎鼎的酷吏!  

曾奉汉景帝之命,逼杀废太子临江王刘荣,因此为窦氏所恨,景帝死后,为窦氏诛杀。  

更重要的是——郅都是法家的。  

这就约等于开除了他的士大夫籍贯。  

贾种民心中自然是愤恨的。  

搞得好像吾还需要尔辈认可一样?  

一群成天嘴上嚷嚷仁义礼法,实则背地里男盗女娼,汲汲于功名利禄的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