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我在大夏窃神权 > 第625章 生死帝君的意志

第625章 生死帝君的意志(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李剑湖取出画轴的瞬间,一道气息从画轴中喷薄而出,这气机在天地八方之间流转,就像是天地之中无处不在,不断运动的风,有这气机在手,天地不再广阔无垠,而是化作一段绳索,他持着一端,另外一端连接着彼岸,仿佛只需要轻轻一迈步,就能够穿越宇宙无穷。  

李剑湖听人提过,这是杂家二品‘逍遥游’的境界,以天地之间的‘气机’为门,只要气机到了,那么无论再远,心念一动即到。  

但即使是逍遥游的境界也有极限,就比如李剑湖此时手持着山野老人画作留下的本命气机,他能够感受到这气息不断寻找着本源。  

按理来说有道统相连,不要说万里,就算是十万里,百万里也能够追根溯源,但是此时他手中这流转气机的画卷就像是找不到家的小孩,急得哇哇乱转,这让李剑湖表情纠结。  

慧能扫向面前八十一根立柱,通过神道的动作,他只能够确定旱魃存在的那根,但是却无法知道山野老人遗失的那根,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挡住二品道统溯源,这肯定不是一品能够做到的事情,因为这已经涉及到阻隔‘大道’这种玄之又玄的境界,肯定只有亚圣或者圣人才能够做到。  

好在赵琴心将这画轴放进来,一方面是为了找那位二品族老,另外一方面是在给周铁戈铺路,此时道路已经铺好,只需要慧能这把钥匙开启。  

慧能伸手抓住李剑湖手中的画轴,颂道,“心量广大,遍周法界,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他身后忽然竖起一尊罗汉金身,这金身虽然也只是淡金之色,但是足足有丈八之高!  

这是天生异象的一种,有此异象,几乎能够肯定这位修行者不陨落,至少能够证得一品辟支佛的境界,而在以前,青莲寺对这件事根本不对外宣传,不然慧能的名号通过家早就传遍了大江南北!  

由此可见,青莲寺确实是最为神秘的佛家四大圣地。  

慧能的佛法加持在逍遥游卷轴之上,他没有直接找山野老人,而是找寻现在迷失在一品梦境之中的另外一人。  

此时梦境中的第四阎罗殿,果然如同慧能预料的一样,邓振全融合了旱魃天意,他绞杀了剩下的神道三品,但本身的意志却开始失控,被旱魃逐渐侵蚀,让邓振全越来越扭曲痛苦。  

邓振全原本的想法是融合天意,彻底击杀神道,消弭旱魃出世的开端,自然而然他就能够跨入完整的二品‘立功’之境,与沉睡的旱魃意志至少形成势均力敌的拉扯,到时候再以家的布置为契机,彻底剿灭旱魃的意志。  

但是在这第一步他就出现了问题,他虽然击杀了神道那几尊神祇,噩神也被李剑湖和慧能杀死,但是他却还是够不到‘立功’的境界。  

“想要统合天意完成立功,但你本身就是一把‘钥匙’啊,你这把‘钥匙’不毁,怎么能够消除我苏醒的根源,自然你也无法完成‘立功’。”  

“不如你将这具梦境的身体交给我,我不让真身出世,只是以你这具身体行走世间。”  

旱魃的意志不断侵蚀邓振全的心神。  

但邓振全也发现了奇怪的地方,那就是旱魃意志本来就是矛盾的。  

想想也是。  

当初大夏历代的皇帝们以旱魃之躯谋求长生,但他们肯定不想要最后以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存在于世间,他们一定有后面的计划,能够转化旱魃之躯,重新成为‘人类’。  

所以他们才将自己葬于十大阎罗殿,并且十大阎罗殿本身还另外有封印。  

就比如第一阎罗殿上面压着北境长城,第四阎罗殿原本陷落在黄泉瀑布之下,这都隔绝外人进入,能够塑造一个安静的环境,让旱魃的意志能够长期稳定的沉眠。  

可惜转化成为旱魃之后,他们一旦被惊醒,就会出于本能意志想要出世行走,任谁被埋藏了几百年,苏醒的第一时间都想要去外界看看,旱魃也不例外。  

所以此时高宗皇帝的人性也在和旱魃的本能做斗争,于是在邓振全心神之中,旱魃的声音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倾向于高宗皇帝的人性,还在为他解释他为什么不能够立功,另外一部分则极尽蛊惑之能,想要夺取他的身体。  

邓振全的身体直接冲破梦境中的第四阎罗殿,如同一轮光辉大日一般猛然冲向被阻拦在外面的奈落鬼帝。  

炙热的浩然正气这次主动穿透阴德莲花,邓振全正在引导旱魃意志的杀戮和对眠龙力量的仇恨,让自己好受一些。  

奈落鬼帝面对着邓振全的攻击,神色凝重,全力以赴,幽暗无比的力量形成无间地狱,那里无空间,无时间,象征着永恒痛苦,也是奈落鬼帝诞生的源泉。  

此时奈落鬼帝那无尽的黑暗之中飞射出一条条锁链,象征着永恒罪孽,恶果,想要绑住融合旱魃意志的邓振全,将其拖入无间地狱封印起来。  

两者的斗法让梦境的天空呈现黑白二色,旱魃意志被引导进入战斗之中,邓振全反而轻松了不少,他尝试和旱魃意志沟通。  

“高宗皇帝,旱魃出世的根源是什么?”  

邓振全坚信自己这边没有问题,他是大夏总宪,儒家是出过圣人的道统,他对于儒家秘法的使用绝对不会错的这么离谱,应该另有原因!  

一阵沉默之后,那凌乱,混沌的旱魃天意之中,忽然传出厚重,无奈的声音,“解铃还须系铃人,当初因缘已至,那几只臭虫又怎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