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 第七十八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

第七十八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1/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胡惟庸与宝钞都提举司的提举赵鼎,说了这么一句之后,便拿着几张制作精美的新宝钞,起身就从中书省出去。  

径直前往武英殿,亲自去见皇帝禀告这件事了。  

端的是雷厉风行。  

任谁看到后,不夸赞一声好丞相。  

但刚刚还笑容满面的赵鼎赵提举,这时候却异常心塞,心中对胡惟庸这个丞相,报以最真挚的问候。  

连十八辈的祖宗都没有落下。  

原因无他,本来他想着亲自前去找皇帝汇报来着。  

话说,自从去年设立宝钞都提举司之后,赵鼎就汇集工匠,绞尽脑汁的为制作宝钞而努力。  

宝钞这种纸币,需要的东西极其繁琐。  

连制作的纸张,要求都非常高。  

既要柔韧度,又要结实,还要尽可能做到哪怕遇到了水也不容易烂掉,颜色也不容易掉。  

同时,宝钞上的花纹,也需要极尽繁琐,尽量达到让人无法仿制的程度。  

但在保证精美的同时,还要尽可能的压低宝钞的造价………  

天知道自从接下了这个任务之后,赵鼎为之掉了多少头发。  

从去年到现在,已经弄出来了好几版的宝钞了,但都被皇帝给打了回来,说还是不够好,给出意见让进一步改进。  

这最新的一版宝钞,不论是纸张,还是花纹等各个方面,都完全满足了皇帝的所有要求。  

甚至于还有所超越。  

所以这一次,赵鼎是信心十足。  

他按照以往的办事流程,先来到中书省这里,把事情汇报给丞相胡惟庸。  

而后就准备经过丞相同意,亲自前去见皇帝,给皇帝送上最新的宝钞,等着迎接来自于皇帝的夸奖。  

毕竟前几次的时候,胡惟庸都是让他去的。  

可谁能想到,这次胡惟庸的反应却截然不同。  

竟是他自己拿着宝钞去见皇帝,把自己这个宝钞提举司的提举,真正负责干活的人给撇下了!  

赵鼎要是不在心中,给胡惟庸送去最真挚的问候,那才是怪事!  

吃苦受累的是自己,先前拿着制作出来的宝钞,被皇帝打回来重做的是自己。  

结果这次终于超常发挥,有十足的把握皇帝会认下这一版的宝钞,并能得到皇帝的夸奖了,却被胡惟庸这个丞相给摘了桃子!!!  

真憋屈!  

胡惟庸这狗东西真不要脸!  

但他还真没有别的办法。  

谁让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宝钞都提举司的提举,对方却是丞相,位高权重呢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这都不知道高了多少级了。  

而且,事情真的闹将起来,对他也真没好处。  

反倒不如忍气吞声,如此胡惟庸事后还能给些补偿,不至于什么都捞不到中书省内的一些官员,见到这位赵提举离开之后,大多都面有异色。  

自然不是因为,他们丞相方才做出来的那举动,而是宝钞这个事情本身。  

自从去年皇帝组建宝钞都提举司,准备制作并发行宝钞后,许多当官的心里就压着一块石头,沉甸甸的。  

他们的俸禄本身就不高,依照当今皇帝的性子,宝钞弄出来后,肯定会用宝钞给他们发俸禄。  

这东西,经历过元朝的都知道,别提有多坑。  

这等于说,他们那本就不高的俸禄,将会变得更少。  

此时,既然胡相亲自拿着宝钞前去见皇帝了,那说明这次的宝钞做的很不错,只怕会被皇帝通过。  

接下来就会大举印发宝钞。  

这在头顶悬挂了许久的剑,终于要斩下来了,他们没有长松一口气的感觉,有的只是满心沉重。  

户部之内,户部尚书刘歆面露讥诮。  

朱元璋这家伙,只顾眼前利益,竟然敢动用宝钞这东西。  

他这是嫌大明的国祚太长了!  

朱元璋就是虚伪,之前口口声声说什么百姓万岁,说要对百姓好,说痛恨贪官污吏,都是糊弄鬼的。  

嘴上说的有多好,接下来用宝钞这东西,割起百姓就会有多狠!  

他的这种掠夺,可比官员们的贪腐厉害多了。  

不过,如此也好。  

这样的话,他们在伸手捞取好处的时候,将会更加心安理得。  

你当皇帝的,都干出这等事情来了,那自己等人稍微动用手段,补贴一下家用,也没有什么不好吧最好是朱重八这个啥也不懂,却偏偏防他们这些官员,如同防贼一样的要饭花子,赶紧把大明给折腾死。  

让北面的大元重新回来坐天下。  

元主坐江山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好日子,他们才是真正的官。  

要什么有什么。  

每日只需随便应付一下政务就行。  

哪像朱元璋这狗东西,根本不把当官的当官看,一点当官的体面和特权都不给。  

还一年到头只有三天假,天天把人当成骡子使。  

在元朝做官,十年处理的政务,都没有现在一年处理的多!  

“上位,宝钞都提举司那里,做出来了新宝钞,臣觉得这次挺不错,就亲自送来请上位您过目。”  

武英殿内,胡惟庸面带喜色的,望着朱元璋说道。  

说着,就将手中拿着的宝钞,交给了王公公,由王公公转呈给皇帝。  

朱元璋伸手接过,目光落到最大的那张宝钞上。  

只见最上面印着‘大明通行宝钞”六字,中部顶端,印着‘一贯’的钞额,其下则有着十串铜钱的图案。  

两侧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