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复山河 > 第四百五十三章、失败的亲征

第四百五十三章、失败的亲征(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胡闹!”  

“敌军是骑兵,我们若是此时撤退,岂不是给敌人提供机会。  

稍有不慎,撤退就会变成大溃败!  

臣提议,立即发布勤王诏书,令天下兵马来援。”  

兵部尚书罗文博当即驳斥道。  

撤退是技术活,尤其是在平原地区,大军放弃营寨很容易被敌人骑兵有机可趁。  

历史上有太多在撤退途中溃败的案例,能够顶着敌人骑兵压力平安撤退的,反倒是凤毛麟角。  

“罗尚书,我看你的脑子是进水了。  

军中有多少存粮,你的心里没有逼数么!  

还号召勤王大军,简直就是搞笑。  

大虞的兵马在什么地方,难道你这位兵部尚书不知道。  

敌人这次南下,出动的兵力超过三十万。  

附近的部队,就算想过来,也要敌人答应才行。  

我们撤离有风险,其他部队过来,同样存在风险。  

除了一线的部队外,国朝仅剩的精锐远在两广安南。  

不等汉水侯收到消息,我们就被困死饿死在了原地,援军过来连给大家收尸都赶不上。  

对了,还有辽东镇,他们距离我们倒是不远。  

如果肯出兵的话,应该能赶得上!”  

威远侯当即嘲讽道。  

撤退存在风险,他自然是知道的。  

可有风险,不等于方案是错的。  

军中一共就二十天的粮草,不趁着敌军兵力不多赶紧撤离,后续敌人增了兵,想撤都走不了。  

如果不是有皇帝在军中,他真想冒险和北虏干一仗。  

十万大军对战两万骑兵,除了追不上敌军外,实际上并不需要惧怕敌军。  

大冷的天,北虏一样要安营扎寨取暖。  

骑兵可以灵活移动,但营寨挪动、后勤物资转运需要时间。  

机动性再高,也是要吃饭生火的。  

敌军要围困他们,就不可能把营地放太远,否则包围圈太大,根本兼顾不过来。  

附近适合扎营的地方,就那么一两处地方。  

找到敌军营地位置,大军直接结阵压过去,北虏一样会头疼。  

捣毁敌军营地,烧了他们的战略物资,敌军自己就会撤退。  

何况他们只是骑兵少,又不是完全没有骑兵。  

为了护卫皇帝,营中还有三千骑兵,关键时刻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你…”  

正欲骂人,话到嘴边罗文博又咽了回去。  

论起用兵打仗,他这纸上谈兵的兵部尚书,真心不是这帮勋贵的对手。  

在别人擅长的专业领域,同人家进行辩论,无疑是自取其辱。  

最关键的是他自己也在军中,万一拿出的应对方案错误,导致全军覆没,自己也得跟着完蛋。  

看一众文官的反应就知道,大家明显不想打这场逆风局。  

争夺主导权容易,难的是怎么赢得战争。  

加上党争的主力,大都留在了京中,文官几位阁老也没跟来。  

随军行动的官员,基本上都是相关衙门的,党争积极性并不高。  

毕竟,要争权夺利,也得到了位置上再说。  

职位相差太远,纵使夺权成功,也轮不到他们当家,犯不着拿一家老小的性命拼。  

“我们现在撤退,其他部队怎么办?”  

见局势不妙,永宁帝皱着眉头询问道。  

御驾亲征大败而归,光朝野上下的唾沫星子,都能把他淹没。  

直觉告诉他,勋贵系正在憋大招。  

如果就这么灰溜溜回京,他的权威将遭到严重冲击。  

“陛下,现在只能传令各部,先保存实力为上!”  

镇东侯沉声说道。  

现在战场折损的力量,都是勋贵系的嫡系部队。  

每一次战败,都让他们肉疼。  

可是没有办法,皇帝就不是带兵的料。  

能够主持大局的两位勋贵系大佬,一死一病重,根本无法理事。  

他们这些军中将领,军事素养是有的,但缺乏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  

何况自身的威望也不够,无法令下面的官兵信服。  

冒然上去接管指挥权,那就是对自己、对家族、对整个勋贵集团的不负责。  

正是大家都没有能力收拾烂摊子,永宁帝才能继续执掌大权。  

倘若有人能够善后,勋贵系恨不得现在立即出手,把皇帝给架空。  

大虞没有太上皇,不等于就没法拥有太上皇。  

提前拥立太子继位,也比放任永宁帝在上面瞎折腾强。  

“镇东侯说的简单,那可是数十万大军!”  

“一旦我们撤退,其他部队的军心士气必然遭受重创。  

想要全身而退,几乎是不可能的。  

大军在撤退途中,免不了损兵折将。  

若是死伤太重,如何给朝野上下交代?”  

得到皇帝的示意,徐忠恩硬着头皮开口道。  

上一次昌平之战,就引发了文武大乱斗。  

这次大战虞军的损失更加惨重,尤其是勋贵集团的力量,遭到了严重削弱。  

倘若后续战斗中,再损兵折将,就超过了承受极限。  

吃了这么大的亏,回到了京中,肯定要进行追责。  

以往有人背锅,这一次情况特殊,永宁帝想甩锅都难。  

稍微有点政治头脑的都知道,政治斗争中矛头一旦对准皇帝,那就要出大事。  

换成别的皇帝,或许还能施展政治手段,平息这场纷争。  

永宁帝的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