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黄巢挽天倾 > 第二十九章 澄迈民情

第二十九章 澄迈民情(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陈延雷眉头紧锁,心中暗自腹诽。  

‘他怎么还坐地起价?’  

原本二十贯的价码,竟一下子跳到了三十贯;  

甚至还多加了九个人头。  

虽说并未超出陈家的心理底线,可这漫天要价的态度,怎么看都不像是打算与陈家和谐共处。  

陈延雷沉思片刻,觉得必须把话挑明了。  

“钱,我家可以出,就当是为卢使君九月寿辰提前献金。但您要是往后再找借口,刁难我家…”  

黄举天闻言,缓缓放下手中的算盘,看着陈延雷说道:  

“司仓佐尽管放心。本官做事,向来守规矩。陈家在岛上之前如何,今后依旧如何。”  

陈延雷见他这般说,决定再进一步,态度坚决地道:  

“治瘴一事,也必须有县尉参与。”  

“这…”  

黄举天脸上闪过一丝犹豫,右手轻轻摩挲着下巴,片刻后才缓缓开口:  

“节度使对此事极为看重…多一人主持,就多一人分功。  

“原则上,本官实在不好向李县令交差。”  

陈延雷心中冷哼一声:  

‘原来真是冲着捞功来的…’  

他回想起之前,陈家大翁与他们兄弟围坐在一起,神色凝重地分析李、黄两人到任后的各种可能。  

最坏的情况,莫过于北边官府有意整治岛上豪族;  

而陈家作为崖州最具影响力的家族,必然首当其冲。  

最好的情况则是李、黄二人来此,只为卢钧办事,事成之后便会迅速调离。  

眼下,看着新县丞那副衣冠楚楚、腹内草莽的嘴脸,陈延雷心中已然断定:  

‘他索取的贿赂,绝不会用于治理瘴气。’  

十有八九,会落入黄举天与李景让的私囊。  

谈判至此,陈延雷心中盘算:  

‘不如再多花些钱粮,在功劳簿上为哥哥陈延风留个名,日后升迁也能多些助力。’  

陈延雷决定开出一口价:  

“黄县丞的意思,属下明白了。  

“一百贯开元通宝,外加等价三百贯的新盐,如何?”  

黄举天摇了摇头,伸出两根手指,淡淡道:  

“将盐折算成一百贯,总计二百贯。”  

陈延雷略感诧异。  

这折算不可谓不大,想来是盐货出手不易避人耳目,此人更想昧着上官多吞些现钱。  

‘真是可惜了…’  

交易达成后,陈延雷叹息着走出县衙,对黄举天的鄙夷之情油然而生。  

他想起几日前背诵过的童谣。  

那时他还曾抱有一丝期待——  

希望这人能真心为琼州百姓做事,解决瘴气之患。  

‘如今看来,大唐的官僚,终究是一丘之貉。’  

贪婪自私,毫无例外。  

林荫下。  

陈延风见弟弟走出县衙,连忙下车想迎上去;  

却又担心离得太近被人察觉自己来了县衙,只得缩回树荫下,冲弟弟招手示意。  

“黄巢有没有过问县尉去哪了?”陈延风低声问道。  

“有,黄县丞还让大哥身体好了就回来,说治瘴大计离不开大哥。”  

陈延雷答道。  

“他真这么说?”  

陈延风眼中闪过一丝喜色。  

“真的。”  

“那我现在就过去?”  

“等明天吧…病假都告了。”  

“说的也是。”  

看陈延风一脸高兴,陈延雷没有将与黄举天交易的事情讲出来。  

‘希望北方佬能说话算话吧。’  

另一边,黄举天摘下官帽,返回县衙内院。  

正巧撞上从澄迈县附近村落,探访民情回来的李景让。  

李景让正由老仆伺候着,脱去身上脏兮兮的官袍,见黄举天进来,他微微点头。  

黄举天恭敬地行了一礼,道:  

“这两日辛苦先生了。”  

到任以来,李景让将治瘴之事全权交给黄举天,自己则以县令身份下到民间,了解当地。  

此刻,李景让眉头紧锁,长叹一声。  

“举天,琼州百姓苦矣。  

“吾深入闾阎,见百姓所居,皆为本地草木搭建之屋。”  

李景让负手踱步,神情沉痛:  

“初以为飓风后暂栖之所,细问方知,竟常年如此。  

“屋内简陋不堪,家徒四壁,人畜混居。  

“且百姓每日劳作,所得微薄,仅能糊口。”  

黄举天冷笑一声:  

“先生可知,陈延雷方才如何答我?”  

他将陈延雷说的“县衙已将库房里的钱全部拿去赈灾”一事,原原本本告诉了李景让。  

李景让听罢,勃然色变,怒道:  

“地方有这等蛀虫,我大唐如何中兴!”  

随即,他又略带不满地转向黄举天:  

“举天,你又何必自污人格,行索贿济民之举?”  

显然,他看得出黄举天找陈家索要两百贯,是为用于治瘴;  

又对黄举天不与自己商量便擅自行事,平白玷污了清誉感到不悦。  

黄举天目光灼灼,身躯挺立:  

“先生,世道沉沦已久,若一味顾惜名誉,难免事事无成。  

“陈家的钱财本就取之于民,今为改善民生,用之于民也是理所应当。  

“且听了先生的详述,学生以为,找陈家要的,怕是远远不够!”  

李景让见青年如此执着,也不好再批评。  

他此次被贬,正是因为失了为官的初心,卷入结党倾轧,才自请下放。  

黄举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