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魔门复苏的消息(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黑旋风振翅高飞,载着陈业与不昧和尚,朝着落雁镇的方向疾驰而去。
这是两人第二次共乘此禽。只不过,上一次同乘之时,陈业尚需仰仗不昧和尚的庇护,才敢与那些凶悍的魔头周旋。
而今,陈业已然是一宗之主,修为更是高了两个境界,早已脱胎换骨。
不昧和尚心中亦是感慨万千,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师父曾对贫僧言道,施主非池中之物,日后定会名扬四海。只是师父他老人家估计也未曾料到施主转眼间便是通玄境,又成了一宗之主。”
陈业闻言,连忙谦逊道:“大师过誉了。若非当初方圆大师慈悲,传我慈心寺不传之秘,晚辈的修行之路绝无可能这般顺利。”
此言乃发自肺腑,若无慈心寺秘术,陈业那十八个气海苦修至寿元耗尽也难以达到下一个境界。
但话又说回来,若非他当初机缘巧合之下,斩杀了慈心寺的叛徒苦厄和尚,也不会结下这段善缘。
这“缘”之一字,当真是玄妙。
“对了大师,”陈业想起一事,问道,“不知方圆大师近来可有闲暇?晚辈的黄泉宗即将举办开宗大典,不知能否有幸请得大师莅临观礼?”
他早已将正式的邀请函送往慈心寺,寺中也回复说定会派人前来观礼,只是并未明确具体人选。今日巧遇不昧和尚,正好可以打探一番。
不昧和尚闻言,面露歉意道:“阿弥陀佛。恐怕师父难以抽身。近来南方诸岛一带,又有魔踪显现。慈心寺上下正为此事奔波忙碌,方丈轻易不能离开寺院,那便只能由师父亲自前往处置了。”
慈心寺弟子比黄泉宗多些,但能支撑场面的只有方丈与方圆和尚两人。
这天地很大,北疆,中原,东海,南方诸岛等等,慈心寺虽是旁门,却也是极为有名的旁门,这南方诸岛有一大半都是由慈心寺庇护。
听到又有魔头作祟的消息,陈业眉头微蹙,忍不住感慨道:“总觉得近来世道动荡不安,也不知道这些魔头是从何处冒出来,总是杀之不尽。”
“阿弥陀佛。”不昧和尚叹息一声:“千年以来,魔道虽屡遭镇压,看似式微,然人心之魔不灭,魔头便永无绝迹之日。师父曾言,此世太平全赖清河剑派张真人镇压群魔。待到张真人功德圆满,飞升而去之后,恐怕藏在暗处的魔头都会全力反扑。”
不昧和尚顿了顿,语气更添几分凝重:“尤其前些时日,张真人在北疆为救苍生斩出一剑,虽诛灭强敌,却恐怕也缩短了不少逗留凡间的时日。如此一来,自然有许多潜藏的魔头感应到时机将至,开始蠢蠢欲动了。”
陈业疑惑道:“张真人之后,不是还有焚香门的陆掌门么?他也是合道境的大修士。”
世间公认的两大合道境巨擘,一位是剑道通神的张奇,另一位便是执掌焚香门的陆行舟。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消息,谁也无法保证,是否还有其他隐世不出的老前辈默默等待飞升。
“既然陆掌门尚在,张真人飞升之后,理应由他接替镇压魔门的重任。为何大师和许多人都似乎认定,张真人一走,正道便会群龙无首了呢?”
不昧和尚双手再次合十,低诵一声佛号:“阿弥陀佛,贫僧接下来所言,或有不敬之处,还望我佛恕罪。”
念罢,不昧和尚才缓缓道出自己的看法:“张真人之所以威震天下,不仅因其剑术无双,更在于他斩妖除魔,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亦不计较门派损耗,唯以天下苍生为念。然陆掌门…其心中,焚香门的传承与利益,恐怕才是放在首位的。”
陈业瞬间便明白了不昧和尚的意思。
张奇斩妖除魔是出于大义,而陆行舟行事,则必然会优先考虑焚香门的得失。
他不会轻易涉险拼命,更不愿让门下弟子为了虚无缥缈的“正道大义”而白白牺牲。
正道修士一旦开始“惜命”,开始计算成本与收益,那魔头们自然便多了许多机会。
然而,陈业没想到的是,不昧和尚接下来的话,更是让他心头一沉:“而且,贫僧曾听师父提及一桩秘闻,焚香门内镇压的无咎魔尊,似乎将要复苏。若这位魔尊当真复活,焚香门能否稳守封印亦未可知,恐怕是无力他顾。”
陈业问道:“无咎魔尊不是神魂都彻底破碎了么?这要如何复苏?”
坊间流传,无咎魔尊修炼了一种极为诡异的玄功,肉身具有近乎无限的再生能力,哪怕只剩一滴精血,也能在极短时间内重新凝聚肉身。
因此,当年正道为了彻底将其杀死,动用了专门针对神魂的禁术,将其神魂彻底湮灭。等到无咎魔尊成了一具“活死尸”,这才顺利将其肉身封印。
一具神魂都已彻底毁灭的尸体,本质上不过是一团尚未腐朽的血肉,如何还能“复苏”?
不昧和尚解释道:“贫僧亦只是道听途说,真假难辨。不过,师父曾言,世间邪魔外道常有剖取孕妇腹中胎儿,以恶毒邪法炼制成各类法宝。可见,神魂在肉身尚未完全成型之时便已然存在。究竟是神魂先于肉身而生,还是肉身孕育神魂,此乃天地玄奥,也不曾有人能说得清楚。”
“无咎魔尊虽神魂破碎,然其肉身历经千年而不腐,蕴含的生机与魔能依旧磅礴。谁又能断言,这肉身不能孕育出一个全新的神魂呢?若是如此,待到新的‘无咎魔尊’苏醒,仅凭
这是两人第二次共乘此禽。只不过,上一次同乘之时,陈业尚需仰仗不昧和尚的庇护,才敢与那些凶悍的魔头周旋。
而今,陈业已然是一宗之主,修为更是高了两个境界,早已脱胎换骨。
不昧和尚心中亦是感慨万千,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师父曾对贫僧言道,施主非池中之物,日后定会名扬四海。只是师父他老人家估计也未曾料到施主转眼间便是通玄境,又成了一宗之主。”
陈业闻言,连忙谦逊道:“大师过誉了。若非当初方圆大师慈悲,传我慈心寺不传之秘,晚辈的修行之路绝无可能这般顺利。”
此言乃发自肺腑,若无慈心寺秘术,陈业那十八个气海苦修至寿元耗尽也难以达到下一个境界。
但话又说回来,若非他当初机缘巧合之下,斩杀了慈心寺的叛徒苦厄和尚,也不会结下这段善缘。
这“缘”之一字,当真是玄妙。
“对了大师,”陈业想起一事,问道,“不知方圆大师近来可有闲暇?晚辈的黄泉宗即将举办开宗大典,不知能否有幸请得大师莅临观礼?”
他早已将正式的邀请函送往慈心寺,寺中也回复说定会派人前来观礼,只是并未明确具体人选。今日巧遇不昧和尚,正好可以打探一番。
不昧和尚闻言,面露歉意道:“阿弥陀佛。恐怕师父难以抽身。近来南方诸岛一带,又有魔踪显现。慈心寺上下正为此事奔波忙碌,方丈轻易不能离开寺院,那便只能由师父亲自前往处置了。”
慈心寺弟子比黄泉宗多些,但能支撑场面的只有方丈与方圆和尚两人。
这天地很大,北疆,中原,东海,南方诸岛等等,慈心寺虽是旁门,却也是极为有名的旁门,这南方诸岛有一大半都是由慈心寺庇护。
听到又有魔头作祟的消息,陈业眉头微蹙,忍不住感慨道:“总觉得近来世道动荡不安,也不知道这些魔头是从何处冒出来,总是杀之不尽。”
“阿弥陀佛。”不昧和尚叹息一声:“千年以来,魔道虽屡遭镇压,看似式微,然人心之魔不灭,魔头便永无绝迹之日。师父曾言,此世太平全赖清河剑派张真人镇压群魔。待到张真人功德圆满,飞升而去之后,恐怕藏在暗处的魔头都会全力反扑。”
不昧和尚顿了顿,语气更添几分凝重:“尤其前些时日,张真人在北疆为救苍生斩出一剑,虽诛灭强敌,却恐怕也缩短了不少逗留凡间的时日。如此一来,自然有许多潜藏的魔头感应到时机将至,开始蠢蠢欲动了。”
陈业疑惑道:“张真人之后,不是还有焚香门的陆掌门么?他也是合道境的大修士。”
世间公认的两大合道境巨擘,一位是剑道通神的张奇,另一位便是执掌焚香门的陆行舟。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消息,谁也无法保证,是否还有其他隐世不出的老前辈默默等待飞升。
“既然陆掌门尚在,张真人飞升之后,理应由他接替镇压魔门的重任。为何大师和许多人都似乎认定,张真人一走,正道便会群龙无首了呢?”
不昧和尚双手再次合十,低诵一声佛号:“阿弥陀佛,贫僧接下来所言,或有不敬之处,还望我佛恕罪。”
念罢,不昧和尚才缓缓道出自己的看法:“张真人之所以威震天下,不仅因其剑术无双,更在于他斩妖除魔,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亦不计较门派损耗,唯以天下苍生为念。然陆掌门…其心中,焚香门的传承与利益,恐怕才是放在首位的。”
陈业瞬间便明白了不昧和尚的意思。
张奇斩妖除魔是出于大义,而陆行舟行事,则必然会优先考虑焚香门的得失。
他不会轻易涉险拼命,更不愿让门下弟子为了虚无缥缈的“正道大义”而白白牺牲。
正道修士一旦开始“惜命”,开始计算成本与收益,那魔头们自然便多了许多机会。
然而,陈业没想到的是,不昧和尚接下来的话,更是让他心头一沉:“而且,贫僧曾听师父提及一桩秘闻,焚香门内镇压的无咎魔尊,似乎将要复苏。若这位魔尊当真复活,焚香门能否稳守封印亦未可知,恐怕是无力他顾。”
陈业问道:“无咎魔尊不是神魂都彻底破碎了么?这要如何复苏?”
坊间流传,无咎魔尊修炼了一种极为诡异的玄功,肉身具有近乎无限的再生能力,哪怕只剩一滴精血,也能在极短时间内重新凝聚肉身。
因此,当年正道为了彻底将其杀死,动用了专门针对神魂的禁术,将其神魂彻底湮灭。等到无咎魔尊成了一具“活死尸”,这才顺利将其肉身封印。
一具神魂都已彻底毁灭的尸体,本质上不过是一团尚未腐朽的血肉,如何还能“复苏”?
不昧和尚解释道:“贫僧亦只是道听途说,真假难辨。不过,师父曾言,世间邪魔外道常有剖取孕妇腹中胎儿,以恶毒邪法炼制成各类法宝。可见,神魂在肉身尚未完全成型之时便已然存在。究竟是神魂先于肉身而生,还是肉身孕育神魂,此乃天地玄奥,也不曾有人能说得清楚。”
“无咎魔尊虽神魂破碎,然其肉身历经千年而不腐,蕴含的生机与魔能依旧磅礴。谁又能断言,这肉身不能孕育出一个全新的神魂呢?若是如此,待到新的‘无咎魔尊’苏醒,仅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