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一怒之下(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随机推荐:
当年朝中重文抑武,赵少主定的发展路线是文官仕途,家中请的是南地北地的名师,但并没有走出去。
北地文风不盛,他们家族在职的又要长年驻守边城,想要游学肯定往文风兴盛的南边去。
太远了,路途风险又高,家中考虑之后,觉得没有必要,于是从南边请一些名士文人过来,教授书中知识的同时,也说一说南边各地的民生世态。
温故说“游学所得”,赵家父子没怀疑。
在这个交通不便,信息不流通的时代,说什么都有人信。若是能拿出证据,信的人就更多了。
而温故拿出的这些,从蜂窝煤炉到各种镜器,就是实实在在的证明!
每个人游学的初始和目的都不一样,即便同样的那些路径,寻访同一位名师,所得感悟也不尽相同。
文风兴盛之时,大部分游学的人,对工匠和民间技艺也确实不那么重视。
温故的这些“游学所得”放在以往,还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
“可惜了,乱世之下,多少珍贵的人才和技艺被掩埋!”赵少主无比遗憾。
赵家主心中也想着:等以后世道太平了,可以让家族后人延续这种“游学”传统。
游学真的有大用啊!
另一边,温故回到他们住的小院。
路上也琢磨着事情。
送给姨父当做年礼的那台显微镜,镜头组合起来放大的最大倍数接近两百倍。
谁也不知道制造邪疫的那些蛊虫,究竟长什么样?有多大?
就如今有限的肉眼观察,放大几十倍肯定是不够的。
如果制造邪疫的毒虫更小,想要从虫卵开始研究,两百倍或许可以,但保险起见,还需要更大的放大倍数,三百倍,四百倍…
高倍数看细菌都可以看到,当然,仅限于看到。
还好引发邪疫的只是寄生虫,而不是细菌病毒。
如今制作镜片镜头,纯靠手工打磨,不是说想制作多少倍的镜头就可以立刻制作出来。
或许在不断试错之后,成功打磨出来的镜头也可能达不到倍数。
想要更好地研究那种寄生虫,从虫卵到成虫的生长周期和生存环境,低倍数到高倍数各种规格的镜头最好都准备上!
那需要更多高精尖工匠!
需要更多人参与到打磨镜片这项工作上!
显微镜和望远镜属于保密类型,不能让外人得知。
近视和远视眼镜就是对外的了,肯定得有作坊还有店铺,以及培养专业的团队,不管是按度数、按岁数,都需要大量镜片支撑。
所以,不管是哪种“镜”,都需要更多的工匠,更庞大的生产体系,更多的专业工匠和从业人员!
涉及到方方面面繁杂的工作!
温故没有那么多时间盯着,也没有合适的人去管理,索性把这些工作全扔给赵家。
去各处捞工匠,建设工坊,人才管理等等这些事务,全部交由赵家。
姨父和表哥每天还是有不少休息时间的,再挤一挤,让他们多花些精力到“镜”工程上去。
这么想着,温故回到小院就开始写方案,能让赵家提高行动效率。
次日,温故写完方案没有立刻给出去,打算去遛个弯儿放松一下,再回来查漏补缺。
赵家的大人们依然忙得很,所以温故打算去看看表侄儿。
他这次送年礼,送给表侄儿一个万花筒,也不知道小朋友喜不喜欢。
溜达到表侄儿的院子,得知表哥也在这里,有段时间了。
没听说有什么紧急事情,表哥竟然难得在这儿培养父子感情?
往里边走不远,看到廊下那对父子。
小孩绷着一张脸站在那里,像是生气又忍住的样子。
何事惹得…
往那边走近几步,就看到表哥拿着一个圆筒单眼专注望着,期间不断旋转筒身。
温故:“…”
哦,知道原因了。
送给表侄儿的万花筒,对于年纪尚幼,又没有接触过此类玩具的小孩来说,确实很有吸引力。
现在看来,对某些见多识广、眼界开阔的大人,也很有吸引力。
温故没有收敛脚步声,正拿着圆筒转动看的赵少主望过来,面上一闪而过的尴尬。
解释道:“我刚来的时候以为他拿着…那个东西。”
他过来的时候见儿子拿这个圆筒在外面玩,当时就一激灵,还以为温故送了个望远镜过来。
等拿到手上一看,哎???
有点意思。
本来只打算检查一下,看着看着就开始研究起来。
小孩被抢了玩具的,敢怒不敢言,只能绷着一张脸站在旁边。
三言两语间,温故也弄明白了事情起因小朋友对新收到的礼物非常喜欢,廊下更明亮,于是在空暇时间,拿着新玩具跑出来玩,也不怕冷,戴了手套在外面看。
然后被他爹瞧见了,霸占玩具到现在。
现在温故过来,赵少主也不好意思再继续拿着这个“玩具”玩下去,东西还给小孩,和温故沿着游廊走到一边。
听温故说着这个万花筒的制作和原理,赵少主很感兴趣,不过相比起能扭转局势的望远镜和显微镜,万花筒确实只能算个小玩具,他真正感兴趣的是,温故游学还见过哪些有意思的东西?
“除了这万花筒,你游学的时候还见过哪些与‘镜’有关的器物?”
赵少主
当年朝中重文抑武,赵少主定的发展路线是文官仕途,家中请的是南地北地的名师,但并没有走出去。
北地文风不盛,他们家族在职的又要长年驻守边城,想要游学肯定往文风兴盛的南边去。
太远了,路途风险又高,家中考虑之后,觉得没有必要,于是从南边请一些名士文人过来,教授书中知识的同时,也说一说南边各地的民生世态。
温故说“游学所得”,赵家父子没怀疑。
在这个交通不便,信息不流通的时代,说什么都有人信。若是能拿出证据,信的人就更多了。
而温故拿出的这些,从蜂窝煤炉到各种镜器,就是实实在在的证明!
每个人游学的初始和目的都不一样,即便同样的那些路径,寻访同一位名师,所得感悟也不尽相同。
文风兴盛之时,大部分游学的人,对工匠和民间技艺也确实不那么重视。
温故的这些“游学所得”放在以往,还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
“可惜了,乱世之下,多少珍贵的人才和技艺被掩埋!”赵少主无比遗憾。
赵家主心中也想着:等以后世道太平了,可以让家族后人延续这种“游学”传统。
游学真的有大用啊!
另一边,温故回到他们住的小院。
路上也琢磨着事情。
送给姨父当做年礼的那台显微镜,镜头组合起来放大的最大倍数接近两百倍。
谁也不知道制造邪疫的那些蛊虫,究竟长什么样?有多大?
就如今有限的肉眼观察,放大几十倍肯定是不够的。
如果制造邪疫的毒虫更小,想要从虫卵开始研究,两百倍或许可以,但保险起见,还需要更大的放大倍数,三百倍,四百倍…
高倍数看细菌都可以看到,当然,仅限于看到。
还好引发邪疫的只是寄生虫,而不是细菌病毒。
如今制作镜片镜头,纯靠手工打磨,不是说想制作多少倍的镜头就可以立刻制作出来。
或许在不断试错之后,成功打磨出来的镜头也可能达不到倍数。
想要更好地研究那种寄生虫,从虫卵到成虫的生长周期和生存环境,低倍数到高倍数各种规格的镜头最好都准备上!
那需要更多高精尖工匠!
需要更多人参与到打磨镜片这项工作上!
显微镜和望远镜属于保密类型,不能让外人得知。
近视和远视眼镜就是对外的了,肯定得有作坊还有店铺,以及培养专业的团队,不管是按度数、按岁数,都需要大量镜片支撑。
所以,不管是哪种“镜”,都需要更多的工匠,更庞大的生产体系,更多的专业工匠和从业人员!
涉及到方方面面繁杂的工作!
温故没有那么多时间盯着,也没有合适的人去管理,索性把这些工作全扔给赵家。
去各处捞工匠,建设工坊,人才管理等等这些事务,全部交由赵家。
姨父和表哥每天还是有不少休息时间的,再挤一挤,让他们多花些精力到“镜”工程上去。
这么想着,温故回到小院就开始写方案,能让赵家提高行动效率。
次日,温故写完方案没有立刻给出去,打算去遛个弯儿放松一下,再回来查漏补缺。
赵家的大人们依然忙得很,所以温故打算去看看表侄儿。
他这次送年礼,送给表侄儿一个万花筒,也不知道小朋友喜不喜欢。
溜达到表侄儿的院子,得知表哥也在这里,有段时间了。
没听说有什么紧急事情,表哥竟然难得在这儿培养父子感情?
往里边走不远,看到廊下那对父子。
小孩绷着一张脸站在那里,像是生气又忍住的样子。
何事惹得…
往那边走近几步,就看到表哥拿着一个圆筒单眼专注望着,期间不断旋转筒身。
温故:“…”
哦,知道原因了。
送给表侄儿的万花筒,对于年纪尚幼,又没有接触过此类玩具的小孩来说,确实很有吸引力。
现在看来,对某些见多识广、眼界开阔的大人,也很有吸引力。
温故没有收敛脚步声,正拿着圆筒转动看的赵少主望过来,面上一闪而过的尴尬。
解释道:“我刚来的时候以为他拿着…那个东西。”
他过来的时候见儿子拿这个圆筒在外面玩,当时就一激灵,还以为温故送了个望远镜过来。
等拿到手上一看,哎???
有点意思。
本来只打算检查一下,看着看着就开始研究起来。
小孩被抢了玩具的,敢怒不敢言,只能绷着一张脸站在旁边。
三言两语间,温故也弄明白了事情起因小朋友对新收到的礼物非常喜欢,廊下更明亮,于是在空暇时间,拿着新玩具跑出来玩,也不怕冷,戴了手套在外面看。
然后被他爹瞧见了,霸占玩具到现在。
现在温故过来,赵少主也不好意思再继续拿着这个“玩具”玩下去,东西还给小孩,和温故沿着游廊走到一边。
听温故说着这个万花筒的制作和原理,赵少主很感兴趣,不过相比起能扭转局势的望远镜和显微镜,万花筒确实只能算个小玩具,他真正感兴趣的是,温故游学还见过哪些有意思的东西?
“除了这万花筒,你游学的时候还见过哪些与‘镜’有关的器物?”
赵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