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一千章 清雪机该提上日程了雪这么大,竟然没野物?

第一千章 清雪机该提上日程了雪这么大,竟然没野物?(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李龙突然想起一件事情,问道:  

“你们设计的,该不会就是直接拖拉机前面带个跟推土板一样的铁板子吧?”  

“嗯…差不多就是这样了。”杜厂长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李龙无语了。  

不应该啊。  

“你们没查过国外的文献资料,关于清雪机的设计吗?”李龙问道。  

“没有这方面的东西啊。”杜厂长摇了摇头说,“我们找过,真没找到。”  

李龙隐约记得上一世的九十年代,看过一本倭国的侦探推理,一个中年男人离奇死亡,上半身插在雪堆里,只留两条腿在外面,周围没有人的脚印、没有动物抓印,什么痕迹都没有。  

最终推理出来,是附近火车道清雪机卷扬效果把男从卷飞起来然后倒插入雪堆的。  

放后世这玩意儿很容易理解,但当时一环扣一环,又不像后世互联网信息量那么大,所以对李龙来说比较新奇,他就记下了。  

而那上面记载得很清楚,火车道清雪机用的就是卷扬原理,可不是直接推,直接推的话,雪依然会留在轨道上,卷扬的话,雪就直接被清飞到两边去了,不影响轨道。  

当然,清雪机的具体构造李龙不知道,他只是从这个推理得到的信息,清雪机是可以带卷扬功能的,这样清的雪也干净,而且减少了运输环节,省事。  

杜厂长又问道:  

“李龙同志,你的设计…不是推土板那样的吗?能详细说一说吗?”  

“不能,这回,得合作啊。”李龙笑着说,“我设计的东西,思路应该是成熟的,推雪板那个,你距离地面高了,雪清不干净,距离地面低了,碰到高低不行的地方,毁路还有可能毁机子对吧?”  

“是是是,就是这样。”  

“刚则易折嘛。”李龙笑笑。  

“可是我们用了软的橡胶,轮胎那样的做成推雪板,就有另外的麻烦了。倒是不影响路了,但雪推的一多,这橡胶板子就容易漏雪…”  

“哈哈哈哈,放心,杜厂长,我是另外一种思路。”李龙知道杜厂长这么说,是提醒他换材料也是不行的,都试过的。  

“那好,你把设计带过来,咱们详细的谈。咱们有收割机合作的基础,这清雪机啊,我给你说,肯定是会给你一个合适的专利授权价的。咱们国家的专利法也出来了,放心,专利这方面,你都可以直接申请的。”  

杜厂长对李龙很有信心,有了收割机和中耕机,只要是他搞的东西,杜厂长觉得都能行。  

毕竟是基层出来的,着眼的肯定是基础和老百姓比较想要的东西。  

李龙想着是不是找专利局去报个专利?  

但是说实话,一来现在乌市专利局有没有还不好说,二来就算报了专利局,估计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毕竟眼下山寨、仿制才是主流,而且这种主流至少要持续二十年。  

普通老百姓、商家对于专利真就没这个概念,就算是申请了专利,没人用,也相当于没啥了。  

那就直接去奎屯吧。  

和家里说一声,李龙就在十一月二十二号,孙家强的妻子还没出月子的这天,吃过早饭,开着吉普车去了奎屯。  

李龙过去的时候带了一袋米一袋面,还有一条羊腿,这是给二哥家的。米和面是大哥那里拿的,羊腿是李龙自己带的。  

二哥家的生活应该是不愁的。李安国当了组长之后,工资涨了一些,而陈丽蓉也找了个临时工的活,一个月赚的没李安国的多,但补贴家用是够了。  

买院子的钱李龙也没打算让二哥还,所以二哥家的生活应该是没问题。  

李龙开着吉普车出了玛县,过了石城,很快就进入到无人区。  

路两边的雪很厚,无人区这里公路两边没树,有风吹着雪在路上飘飞着。  

虽然大太阳,但下车的时候能感觉到寒风刺骨,这还没到十二月,上午的温度已经到零下二十多了。  

李龙下车撒尿的时候还左右看看,想看看有没有黄羊啥的。  

路边的雪看着有近一米厚,很恐怖的感觉。  

两边看着都是白茫茫一片,没发现有什么动物,蹄印也很少,零星有那么一两条印子。  

李龙便继续开着往前,吉普车直接开到了奎屯,都没发现有野牲口的印子。  

时间才到中午一点,还没到饭点,李龙先去了二哥家里。  

二嫂陈丽蓉在家里准备做饭,听到吉普车的声音,手里拿着炒菜的铲子跑出来,看到刚下车的李龙,脸上露出了笑容。  

“小龙过来了啊,你二哥还没下班…快进来。”  

“二嫂,我先把东西卸下来。”李龙打开吉普车后门,把带过来的米面,和那条羊腿一一卸下来,放进了厨房。  

“来都来了,还带这么多东西啊。”陈丽蓉说了句客气话,“家里都好吧?”  

“都好都好。”李龙拍拍手,“雪苹雪琴还没放学?”  

两个孩子已经上学了,上次国庆节回去的时候,俩小女孩都在说着普通话,倒是让李娟李强和明明昊昊有些意外。  

奎屯这边普通老百姓也算是来自五湖四海,但说中原话的比较多,只是学校统一说普通话,孩子是接受最快的。  

“快了,两个一起回来,回来刚好吃饭。你家那两个该上托儿所了吧?”  

“明年,明年就进托儿所了。”李龙在客厅里坐着,一边喝水一边说道,“我二哥工作还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