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八百九十七章 议和不抢

第八百九十七章 议和不抢(4/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大王饶命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银,加强营中教育。”朱翊钧反思了下军队建设中自己的不足。  

这些军兵觉得,因为水脏所以才不能喝生水,狮子山的甘泉,清澈见底,就没问题了。  

朱翊钧不怪把总,把总不可能事无巨细,把总强调军例,也阻拦了;  

朱翊钧不怪军兵,他们没读过书,不明理,觉得水不干净,才不能喝生水,水干净可以喝。  

这些穷民苦力出身的军兵,打小生活并不精致,很多都是喝生水长大,是遴选入了京营才改变了人生轨迹。  

军兵大读书的行动,只覆盖到了把总一级,大明京营待遇已经极好了,但还有三万多人只能简单识字,原因很多,京营累年征战,是主要原因之一。  

朱元璋也是在天下稳定后,才开始手不释卷的读书,就这,还被读书人骗了一次又一次。  

“让大医官们定期去营中,讲一讲卫生与简易方。”朱翊钧补充了军队建设的不足。  

冯保欲言又止,领命执行去了,十万人全都读书明理的大军,陛下真敢想,戚帅真敢做,还真的快干成了。  

这么一支军队,在最危急的时候,可以用三个月时间扩展到百万众去。  

把大明天下再打一遍,绰绰有余了。  

在狮子山军营传出瘟疫的消息后,整个南京城就像被施了时间暂停的法术一样,整个南京城都变得萧条了。  

即便是最热闹的秦淮河畔,也是门可罗雀,所有家宅都是门户禁闭,连走街串巷的商贩都不敢大声吆喝。  

所有人都在骂,是哪个不长眼的、大缺大德混账,这个时候,挑拨皇帝的逆鳞!  

京营那不是软肋,是逆鳞,碰陛下的京营,不是碰皇帝的皇权吗?  

应天巡抚、应天知府、南京六部还在任的官员,忐忑不安的等待着,生怕愤怒的皇帝把他们给撕了。  

这种无形的压力,压得所有人都喘不过气,没有禁令,但比禁令时候,更加令人惊惧。  

随着瘟疫的原因找到并且张榜公告后,南京城立刻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看来杀人确实管用。”朱翊钧也是从冯保口中得知了南京的情况,他倒是没想到应天府是这个反应,有点杯弓蛇影、草木皆兵了。  

一点风吹草动,就直接静止了。  

冯保将几本奏疏放到了御案上笑着说道:“杀鸡儆猴,不知感念圣恩浩荡,知道怕也是极好的。”  

皇权在大明被叫做威福之权,威和福都是皇权的一部分,但在过去,江南士大夫阶级,不知道皇威,更不知道圣恩。  

自从京师北迁后,他们这么生活了一百八十年。  

现在全都想起来了。  

“林辅成回来了,宣来见见吧。”朱翊钧翻到的第一本奏疏,就是林辅成,这个意见篓子,终于期满回京了。  

在朱翊钧看来,林辅成圆满的完成了圣命。  

一本《效迫利驱疏》论述世界分工体系建立在效率至上,一本《产业五枢论》,论述了产业聚集的五个因素,资源、人口、投资、研究和市场。  

还有一本《南洋游记》记录了南洋的风土人情,他提出了蛮夷更加看重宗教、血裔认同,高于阶级、族群认同,大明则完全相反,注定就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即便是林辅成被流放南洋,他依旧带着官身去的,朱翊钧从来没怪罪他说出那句‘万历万历,万家皆戾’,道爷都能容忍海瑞,朱翊钧没道理容忍不了林辅成。  

之所以流放,其实也是以流放的名义,让他调研南洋种植园经济。  

“臣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林辅成被宣见,入门就行了十分标准的大礼。  

“免礼吧,林博士好大的威风,骂了朕,还能全须全尾的回来。”朱翊钧伸了伸手,示意林辅成坐下说话。  

林辅成起身后,十分恭敬的说道:“那是陛下圣恩浩荡,若是陛下夺了臣的官身,臣死无葬身之地,不是喂了咸水鳄,就是沉了海。”  

南洋有的是人要讨陛下欢心,官身还在,那南洋的总督府,立刻就懂了,林辅成的真正目的是代天子巡南洋。  

“倒是黑了,也瘦了。”朱翊钧打量了下林辅成的样子,有些感慨的说道:“终究是辛苦林爱卿了,看赏。”  

朱翊钧给了一块二等头功银制功赏牌,五十金币、一百五十银币、精纺毛呢大氅一件、国窖一件、书十二本、邸报汇编一本、车一架等恩赏。  

好好完成了圣命,就有恩赏。  

“南洋人真的很懒吗?”朱翊钧问了一个看《南洋游记》产生的问题。  

“不懒。”林辅成摇头说道:“偷东西的时候,可勤快了。”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