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七百四十三章 吕惠卿官家心里果然有章子厚

第七百四十三章 吕惠卿官家心里果然有章子厚(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吗?当不了!没那个能力’,现在已经破圈。  

朝中甚至有好事之徒,给他编排了个绰号――安不能。  

不用问,这个绰号是刚刚拜为中书舍人的刘给取的。  

刘玩梗的能力确实强!  

没几天,整个汴京内外,都知道当朝执政西府的安相公叫安不能了。  

安焘被刘这么一玩,再也没脸留京。  

之所以没有马上请郡,纯粹是因为先帝御神礼没有举行。  

如今,御神礼毕,先帝御容、神主皆已奉安于宣光殿。  

安焘自觉完成了他作为先帝大臣的任务,尽了臣道和忠心,就索性一纸辞表,请求外任州郡。  

而且,态度非常坚决,前脚上表请郡,后脚就宣布身体不适,要闭门养病。  

当然了,安焘作为从熙宁、元丰时代走过来的政斗狼灭。  

自然是不肯吃刘这个亏的。  

在辞表之后的贴黄里,他对着刘猛烈开炮,将之斥为小人,与仁庙朝的石中立相提并论。  

这就是将刘架在火上烤了。  

石中立是太宗潜邸大臣、宰相石熙载之子。  

但石中立在朝的时候,却因为喜欢开玩笑,给别人取外号,而影响极坏。  

若是过去,这没什么关系。  

可惜,石中立进入的两府的时候,恰逢大宋内忧外患的景佑年间。  

外部,元昊在西北蠢蠢欲动,开始明目张胆的建制称号,创造文字,别用衣冠。  

后来干脆将兴州升格为兴庆府,建都称帝。  

辽国方面,辽兴宗耶律宗真,不断拱火宋夏关系,就等着看好戏。  

内部方面,天灾不断,尤其是景佑大地震,使并、代、忻三州的地理,彻底改变。  

人民死者数以万计,牲畜不可计数。  

而石中立等宰执,面对内忧外患,却束手无策,拿不出任何办法。  

他们既没有救灾的能力,也没有应对当时复杂的国际局势的能力。  

每日只知在朝堂上,互相指责,相互推诿。  

石中立更是整天嘻嘻哈哈,到处取乐。  

于是,当时还是年轻人的韩琦拍案而起――和这群虫豸一起怎么搞好国家?  

韩琦的成名作《丞弼之任未得其人奏》,横空出世。  

奏上,王随、陈尧佐、韩亿、石中立,四人同日罢。  

这就是韩琦的名场面――片纸落去四相。  

而在韩琦的那篇弹章中,他给石中立的定性,几乎堵死了第二个石中立的可能性――中立在位,喜诙谐,非大臣体!  

朝堂是严肃的政治场合,不是给你们嘻嘻哈哈的地方!  

安焘在贴黄中,将刘形容成当代石中立。  

这就是揭穿了皇帝的新衣――过去,因为刘的名望,也因为刘的家世,更因为司马光的缘故,虽然很多人也恼火他口无遮拦,但还是留了几分情面。  

现在,安焘不管不顾,直接开炮。  

刘的前途,从此蒙上了一片阴霾。  

对于安焘的求去,赵煦没有任何感觉,甚至心中还有些快意。  

因为,安焘这个人呢,是典型的墙头草。  

同时能力也真的欠缺!  

这两年来,他在西府,不过是循循而为,几乎没有任何成绩。  

反倒是,这位相公贪墨的传闻,赵煦屡有耳闻。  

反正,每年拨给他的公使钱,到最后是一文也没有剩下。  

探事司也报告过,安焘用枢密院的公使钱宴客、招妓、雇婢女、养歌女的事情。  

也就是顾念体面,同时也看在这个家伙虽然不干事,但也不坏事的份上,勉强捏着鼻子留任了他。  

现在,他既主动辞任,赵煦也就按照程序,慰留了一下。  

但,他的慰留,可谓是毫无诚意可言。  

慰留诏书的长度,甚至没有超过五十个字!  

其上,只是简单的提了一下,安焘曾为先帝辅臣的事情,却没有赞美他的功绩。  

安焘也是识趣,接诏后就立刻上了第二表求去。  

安焘的第二表,送到赵煦手中的时候,赵煦正在福宁殿后的御花园中,召见着吕惠卿。  

就在昨天,赵煦在吕公著的建议下,正式下达了除授诏书,以吕惠卿之弟吕升卿与知永兴军邓绾对易。  

让邓绾去河北,担任河北路转运使。  

吕升卿则去永兴军,充当整个西北的后勤总管。  

自然,邓绾因为去年在永兴军做的不错,所以,这一次赵煦给他升官了。  

其自龙图阁直学士进龙图阁学士,御赐金鱼袋,勋转上护军,进封宜章郡开国侯,食邑六百户。  

如此,又一位有资格进拜四入头的大臣诞生了。  

吕升卿也小升了一点,以直宝文阁、朝奉大夫,为知永兴军。  

吕升卿去了永兴军,实际上,就意味着吕惠卿的下一个任职地已经确定了。  

熙河!  

而今天赵煦召见吕惠卿,就是怕他不愿意去,特别给他做思想工作的。  

谁知道,召见之后,吕惠卿非但没有任何抵充,反而一副‘臣是陛下的一块砖,陛下让臣去那里,臣就去那里’的姿态。  

这就叫赵煦惊讶起来了。  

要知道,在赵煦的上上辈子,绍圣年间,吕惠卿回朝的时候,可是死活不愿意外任,想尽办法的想要留朝。  

却哪里知道,吕惠卿这次回朝,本就不想多留――吕惠卿权力欲强是不假。  

但他不蠢!  

现在的朝堂局势,太微妙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