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七百三十三章 工商大兴的汴京城

第七百三十三章 工商大兴的汴京城(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  

这些暴发户们,靠着在海贸上赚到的利润,挥霍无度,纸醉金迷,带坏了原本淳朴的乡村风气。  

同时,陈睦大量招安外越人。  

这些被招安的海贼上岸,穿上了官服,吃上了皇粮。  

甚至有的人,一飞冲天,得到了朝廷的授官。  

这同样冲击了原本正常的社会风气。  

另外就是,明州的钱荒,日益严重。  

这是因为海贸兴盛,而大宋的钱币,也是重要的出口商品。  

尤其是日本,对大宋的钱币,有着近乎无止境的需求。  

市舶司虽然严禁钱币出口,但民不畏死奈何以死畏之?  

大量制钱,跟着商船出海不知所踪。  

赵煦听着,只是微笑。  

因为,舒报告的这些问题,除了钱币外流外,其他都可以接受。  

甚至,就连钱币外流,对大宋来说,未必全是坏处。  

将来技术进步了,这立刻就能转变成金融霸权。  

所以,等到舒汇报完毕,赵煦就道:“卿之所奏,朕甚嘉之,必当细思…”  

“卿乃皇考大臣,今又蒙太母恩典,以后便留在朝中,为朕拾遗补缺吧!”  

舒微微一楞,心下凛然,知道自己所奏的那些事情,少主其实并不关心!  

作为当年在朝中的小奉先,元丰时代,一度想要成为大宋举重冠军的疯鸦。  

这些年来,舒已经认真反思过自己了。  

此番被起复,于他而言,是几乎不可再得的机会。  

当即就躬身道:“臣受先帝大恩,今蒙陛下起复,当誓死报答先帝及陛下恩典!”  

“乞陛下明察!”  

言下之意,已经很直白了。  

什么太皇太后?  

臣的心中只有一个太阳!  

那就是陛下您啊!  

臣也只受先帝与陛下的恩典!  

赵煦晒笑一声,根本不接他的话,只道:“卿当铭记太母起复之恩!”  

舒咽了咽口水,迅速反应了过来:“诺!”  

“臣谨听德音。”  

赵煦微笑起来,小奉先还是那个小奉先!  

为了向上爬,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可以背刺一切!  

于是,对他道:“卿且去庆寿宫中谢恩吧!”  

“诺!”  

赵煦召见舒的时候。  

吕惠卿已经回到了他所住的宅邸。  

他的弟弟吕升卿,已在这里等着他了。  

吕升卿去年回京述职,然后就落了河北转运使的差遣,如今在汴京待阙,等待都堂给他安排新的差遣。  

他可能是调任他路,也可能升到朝中,去户部任职。  

而,基本上,吕升卿的差遣是会跟着吕惠卿走。  

就像元丰时代,吕惠卿在延路、河东路执掌大军。  

吕升卿就在京东、河北,负责后勤,给吕惠卿打下手。  

这是先帝特意安排的――吕惠卿的仇人太多,政敌太多。  

不这么安排,吕惠卿在前面基本不可能成事。  

有大把的人,会为了给他使绊子,而故意卡他的军需、辎重和财帛。  

当今天子,自诩古往今来第一孝子。  

自然,不会破坏这个先帝的安排。  

所以吕惠卿若入朝,吕升卿必去户部或者开封府;吕惠卿出镇,则吕升卿一定会在其屁股后面,负责某路钱粮转输。  

“兄长回来了?”吕升卿迎上来:“面圣如何?”  

吕惠卿面朝皇城方向拱手:“主上圣哲,乃千古罕见之明君!”  

吕升卿瞬间懂了,欢喜的道:“真乃天下之幸也!”  

他知道的,自己兄长所求的事情,大概是八九不离十了。  

吕惠卿却是拉着吕升卿的手,道:“三弟,这些日子在京城,吾请弟所查的事情,查的如何了?”  

吕升卿道:“正是要来,报与兄长知晓!”  

吕升卿自去年入朝述职以来,一直在汴京活动。  

他可不仅仅是活动。  

而且还是到处走、到处看,将这汴京内外,都走了个遍。  

还托了很多关系,问了很多人。  

三个月下来,他已差不多将这汴京的情况摸了大概了。  

吕惠卿听着,正色问道:“如何?”  

吕升卿道:“兄长,且移步内宅,弟再与兄长细报!”  

“嗯!”  

兄弟两人,便到了后宅,找了个僻静的厢房,同时吩咐下人,不许打扰他们。  

然后,吕升卿就开始了介绍,他这几个月来在京城的走访、见闻、调查。  

吕惠卿听着,神色渐渐严肃起来。  

尤其是,当他听吕惠卿提及,如今京中商贾大兴,各处都有作坊,大量客户被这些作坊招入其中为工,同时小商小贩,也是日益增多的时候。  

他忍不住打断了吕升卿的介绍,问道:“如弟之言,今京中工商大兴…”  

“那贩夫走卒,也是穿街入巷…”  

“京中胥吏、铺兵,就没有觊觎的?”  

熙宁时,他是王安石身边最主要的助手,甚至一度直接主持新法实施。  

所以,吕惠卿对这大宋的吏治是相当了解的。  

多少事,都是坏在胥吏之手!  

搞得他当年不得不推动仓法,以高薪养廉,企图让胥吏们收手!  

但结果嘛…  

吕升卿摇头:“以弟所观,并无此事!”  

“开封府上下,似乎对此极为严厉,发现者立时开革!”  

吕惠卿摇头:“若只凭严刑酷法…”  

“介甫相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