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五百七十二章 交趾的命运

第五百七十二章 交趾的命运(2/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会认为自己的少主,马上就要满十二岁,是一件伟大的事情了。  

现在,既然能找到交趾这个客户,那赵煦当然也想要卖一个高价。  

「果然是一脉相承!」  

「沿边各路,常常上书,请求朕拨弓弩,甲胄…」  

兴高采烈、手舞足蹈。  

但,若北朝不干涉他的行为呢?  

李太德战战兢兢的拜道:「奏知陛下,臣兄确无子嗣…但,佛祖保佑,将来定能诞下子嗣。」  

「臣回国后,一定谨记陛下教训,教导臣下,尊奉中国,安守本分。」  

再算上一百万石稻米的和买数量。  

至少北朝肯放开限制允许他从北朝采购甲器。  

李太德咽了咽口水,心脏扑通扑通的跳起来。  

「届时,中国衣冠,将消失于安南故地;圣人文章,从此不复出现于南海故郡。」  

并使其绑定在这条赛道上!  

这才是赵煦要做的事情。  

「稻米价多少,就予多少价值之交子。」难怪北朝的宋人,欢欣鼓舞。  

「不过,若是卿愿意,朕还是愿将贡米作价的。」  

这才有了他的入朝汴京。  

「臣斗胆,恳请皇帝陛下推恩…」  

万一有人监守自盗,大量印刷交子。  

而且,和对大理国的政策是一样的。  

「朕记得,御龙第一将班师时,朕曾下诏,命诸军将所带甲胄、弓弩,皆留于广西。」  

「只愿陛下,推恩交趾,  

与交趾中国甲器、弓弩…」  

真真是沾之既死!  

更可怕的是,宋军军中大规模的装备着这样的强弩。  

于是,悠悠一叹:「奈何,如今御龙第一将,已经回京,朕也无法说服朝野,派兵渡江。」  

本来,在战争失败后,他就有机会,软禁或者废掉他的那个废物哥哥的。  

李太德脑门上冒出汗水来。  

「熙宁南征,乃交趾狂悖,李逆入寇,屠杀大宋军民,皇考不得已而用兵,惩戒之后,也撤兵回国。」  

上一个能做有这样气度与能力的少年皇帝是谁来着?  

十六岁大婚,改元阳嘉,启动察举制。  

对北朝人来说,这个小皇帝今年之后年满十二,确实是一件极为伟大的事情!  

赵煦坐在御座上,脸上的笑容,已经无法遮掩了。  

每年两百万石的稻米,哪怕按照广西米价,这也是两百多万贯的巨额交易。  

熙宁有神臂弓,元祐有克敌弓。  

「然后,交趾持交子,可与广西有司,申购有关军械。」  

以此大军为锋,定可击破占城、真腊。  

错非赵煦在现代留过学,此刻恐怕都要被其忽悠过去。  

甚至灭亡占城,攻入真腊。  

「朕连沿边各路的弓弩、甲胄之请,都未满足,也不好将甲器随意外赐。」  

至于交趾人拿了神臂弓,会不会反过来对付大宋?  

首先,这些旧弓都是有数年以上的使用磨损了。  

至于宋辽交子为什么能够流通?  

这是因为,它的发行就在赵煦的眼皮子底下,可以随时监管。  

在这两种蹶张弩面前,交趾军队的一切甲胄防御,都和纸糊的一样。  

他听说过,辽人和宋人的交子贸易。  

可以从大宋购买军械、甲器、丝帛等等。  

但李太德觉得,这个小皇帝的年纪小,再怎么聪明,也总是能有机可乘的。  

他继续流泪,卖惨道:「一旦如此,则臣国恐将为占城、真腊灭亡。」  

「有神臂弓五百三十二张,克敌弓四百五十五张…」  

他们这一花,大宋商品就顺势进入了交趾国内。  

李太德听着,正在心中打着腹稿,想着如何说(白)服(票)。  

「其后,再看情况,逐步调整,若交趾果能如卿所言一般…」  

赵煦微笑颔首,忽然道:「朕听说,交趾国王干德,迄今唯有子嗣?」  

「还真是一模一样呢!」  

果不其然,李太德几乎是立刻就再次起身,跪下来拜道:「陛下推大恩于臣,臣当百死以报陛下!」  

李太德不合作,还有李乾德。  

可是,从来只有赵煦白嫖别人的,赵煦那里肯让人白嫖自己?  

而且,总量可控——交趾人交割了多少稻米,就发行多少,交趾人花了多少钱,就扣掉多少。  

可交趾会遵守吗?  

不会!  

国中权贵、将帅也都支持。  

所以,已经下诏有司,将这些旧弓回收,运回汴京,然后让军器监的人修补一下。  

然后,他就抬起头来,眼眶发红,挤出一滴眼泪,拜道:「然而,陛下可知,即使交趾从此安守本分,恐怕也未必能安!因为就在此时,就在此刻,占城、真腊两国,正趁臣国新败陛下,于是派兵南下劫掠、杀略臣民。」  

交趾人脸皮厚,底线低,而且有恃无恐,所以常常让大宋方面很难堪。  

说着,就又向李太德科普了一下这稻米交子的运作原理。  

这哪里是什么孩子?  

分明就是一个逻辑思维和能力都已在线的成年君主!  

但心中,却已经笑开花了。  

「回国后,必与臣兄及国中上下,仔细分晓。」  

尤其是交趾,一旦撕毁和约,就等于打大宋的脸。  

而且,他还打算利用交趾人的这个秉性,让他们为大宋再次伟大,添砖加瓦。  

可惜,一直没有等到好的时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