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五百三十五章 坐而论道

第五百三十五章 坐而论道(4/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己的判断——绝对不会。  

甚至,西夏人的这次入寇的规模会更大,时间也会更提前。  

道理是很简单的。  

首先,西夏人毁约入寇的情况没有改变——连续两年的大旱,让西夏国内的农业遭受沉重打击。  

其次,秉常和大梁太后在同一天去世,导致的西夏内乱,使得那位小梁太后和国相梁乙逋,面临更大的内部压力。  

而战争,自古以来就是转移矛盾的最佳选择。  

尤其是像西夏这样的政权。  

将内部矛盾,转移去外部,从元昊以来就是他们的惯用策略。  

换而言之…  

西夏人对此已经产生了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甚至无法改变!  

所以,赵煦知道,西夏人的入寇一定会发生。  

现在,他们做的一切都是在放烟雾弹,障眼法。  

所以,赵煦才会不让西夏使者去见太皇太后——他可太清楚,自己那位太母的脾气了。  

西夏人若见到她,多说几句软话、好话,她就可能心软,她一心软就可能答应西夏人的一些条件,从而给宋军备战带来困难。  

当然了,赵煦特意将两位宰相还有东府的执政以及殿帅、副帅都叫到一起,可不仅仅是来表态、做样子的。  

表态是为了团结。  

而团结是为了在战争来临时,朝野一致,同心协力。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给这些大臣一点底气,让他们知道,大宋现在已经不是过去的大宋了。  

于是,赵煦扭头看向了一直在一边默默坐着,喝着茶的殿帅燕达。  

“殿帅。”  

“臣在!”燕达立刻放下茶盏,起身躬身。  

“燕卿率领的御龙直和军医队,如今在何处?”赵煦问道。  

“启奏陛下,管勾广南西路伤兵公事辰,今奉诏在城外旧神卫军军营候旨。”  

赵煦点点头,道:“朕意欲亲临、犒赏大军。”  

“卿等可与朕同行,见一见,南征凯旋的御龙直们…”  

“这…”两位宰相犹豫起来。  

赵煦知道他们的顾忌。  

在大宋,以文驭武是国策。  

自狄青后,再也没有武臣得拜枢密使就是这个国策的证明。  

现在,赵煦要带着两个宰相和一个枢密院的执政以及殿帅、副帅这样豪华班子,亲自出城犒赏大军。  

这对文臣们来说,不太能接受。  

何况,得到如此殊荣的,仅仅是一支百余人的御龙直。  

这太夸张了。  

“事关军国、社稷机密!”赵煦平静的说道:“愿卿等放下芥蒂,与朕同行!”  

“朕保证,卿等去后,会不虚此行!”  

火器的秘密,是该让更多人知道了。  

因为,火器的发展,需要得到更多资源和更多政策扶持。  

两位宰相互相看了看,良久才道:“臣等遵旨。”  

赵煦笑起来,端起茶盏:“喝茶,喝茶…”  

(本章完)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