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四百六十七章 请君入瓮

第四百六十七章 请君入瓮(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不得喝茶的。  

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大部分人喝茶,都会有一点追求。  

对茶叶的质量,对茶叶的香味,对茶叶煮出来的茶汤…  

他们都有要求。  

像那些粗茶制成的茶饼,除了少部分人外,根本没有人买。  

就算有人买,市场也小的可怜。  

嘉佑之前,官府还会强制配售次茶、陈茶给商贾们。  

逼迫这些茶商,想办法卖掉次茶和陈茶。  

通商法实施后,茶商后解放了,自由了。  

大部分次茶,就这样自动被市场淘汰出局。  

特别是成都那边的次茶,因为要面临东南和福建的茶叶竞争。  

人家质量更好,也更靠近茶叶的主要消费区,自然成本也更低。  

于是,成都次茶、陈茶的销路更加惨淡。  

每年积累个几十万斤次茶、陈茶卖不掉是常事。  

耶律琚却像是掉进了米仓里的老鼠一样。  

拿着手里的茶饼,两眼放光,兴奋无比!  

他敢打赌,这些茶叶运回国中后,至少可以卖八九十钱一饼。  

若是卖给阻卜人、女直人的话,价格可能更高!  

而且会被人抢购!  

他本以为,南朝给他的茶叶,质量会很差。  

他甚至都做好了,南朝人的茶叶充斥着发霉、腐烂的劣质茶叶的准备。  

哪成想,他居然用着二三十钱一饼的价格,买到了质量八九十钱一饼的茶叶。  

这是暴利!  

也是大功!  

耶律琚狂热的看着刑恕,道:“学士的朋友们,真是义商啊!”  

刑恕笑而不语。  

他其实私下在觐见时,问过官家,为何要亏本卖茶叶给北虏?  

但官家却问了他一个问题。  

“爱卿,这个世界上最贵的东西是什么?”  

刑恕记得自己当时的回答:“仁义!”  

但官家却笑了,然后给出了他的答案:“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老实说,刑恕到现在都还没有搞清楚,官家那句话的意思。  

但刑恕明白,官家胸中肯定藏着乾坤。  

这桩买卖背后,恐怕藏着一个针对性极强的谋划。  

虽然说,十岁的官家,就开始设计北虏,这听上去有些夸张。  

但这些时日来,通过和官家的接触。  

刑恕知道,那位官家绝不可用常理推断。  

因为他即位以来,还没有在国政上出过错!  

只要他开始接触并处置国政,他就表现的像一个成熟的君王一样。  

大宋制度、条贯、祖宗成法。  

他皆了然于胸。  

上上下下,也很少有什么人什么事情,可以瞒过他那一双眼睛。  

耶律琚不知道这些。  

他现在完全沉浸在喜悦中。  

他甚至已经能想象得到,他带着这些茶叶回国后,朝野上下对他的夸赞。  

有了这个功绩,这南朝使的位置,他就算站稳了。  

当天晚上,桑家瓦子,里瓦之中的一处酒肆,被刑恕包了下来。  

耶律琚被请到了主位,坐了下来。  

然后,一个个大腹便便的商贾,被刑恕引荐给了耶律琚。  

“刘兄,这位是在下的好友,这汴京城七十二正店之一的孙家正店的孙东主。”  

孙赐笑眯眯的来到耶律琚面前:“赐,见过贵客。”  

这几个月来,孙赐攀上了高枝,生意做的极为红火。  

如今,孙家正店下面的脚店,都已经开到了白马县那边去了。  

可谓是日进斗金。  

当然,有得到,自然就要有付出。  

现在孙赐的脚店里,有好多酒博士,都是探事司的人。  

这些人借着孙家的脚店掩护,润物细无声,潜入了汴京内外。  

不止如此,孙赐还接到过宫里面的命令。  

宫中命他,投资了许多产业,其中大部分都和他的买卖密切相关。  

譬如宫中曾命他在汴京城外,建立了一个生产作坊,专门生产一种叫‘花露水’的东西。  

孙赐一咬牙,投入了数千贯,按照着宫中提供的技术,在城外建立起了一个作坊。  

然后他就发现自己赚大了!  

花露水一经生产出来,迅速成为汴京人追捧之物。  

因其有着花香,就连闺阁的官小姐们,也很喜欢。  

又因为其能驱蚊,所以,现在市面上一小瓶也要卖两贯。  

就这还供不应求!  

也比如宫中命他和其他几家,一起以斗纽的方式共同出资数万贯,在汴京城外的一个叫清凉寺的地方,建立起了一个窑场,专门生产装酒的瓷瓶。  

所用的技术,乃是宫中发下来的汝瓷技术。  

于是,现在每个月,那个窑厂都能生产数百件精致的汝瓷酒瓶。  

而用这些酒瓶包装的酒,也就成为了大宋最贵的美酒。  

一瓶一角的汝瓷酒,就要百贯!  

依旧是热卖!  

因为,好多人都开始特意购买这种昂贵的名酒,当礼物送人。  

当然了,宫中也不白白让他赚钱的。  

都是有要求的。  

譬如花露水,实行的是和榷酒一样的制度。  

制造花露水的关键原料——各种花油,有且只能从专一制造军器局采购。  

窑场所用的窑工、耐火砖以及烧制汝瓷的瓷土,都必须从指定地方购买、雇佣。  

但这点限制,比起庞大的利润,比起现在自由自在的做买卖,而不必担心被官府盘剥、压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