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嘉靖,加入大明皇帝聊天群 > 第103章 收复宝岛,新群员入群!(万字

第103章 收复宝岛,新群员入群!(万字(4/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陛下,臣父曾与臣的叔父颜思齐、李国助等,在台湾拓土,早已有台湾情报消息,臣父麾下,有数人皆在荷兰人帐下任职,作荷兰通事!”

是的。

郑芝龙在台湾开拓多年,同荷兰人打了不少海战,对于盘踞在台湾的荷兰人,自然早就有消息往来。

郑芝龙搜集的台湾情报,也为历史上的郑成功打下台湾立下了赫赫功劳。

不过,郑芝龙想打下台湾,主要是为了封邦建国,成为台湾王,这么努力在明朝朝廷里打好关系,也是为了以后朝贡,他想要让台湾成为诸如朝鲜、安南一样的行政机构。

但郑成功可以说是一心向明,封邦建国?不需要,我郑成功乃大明延平王,当然要复兴大明了!

就算是眼前的郑成功,三言两语之间,便将其父郑芝龙多年的谋划全都泄露给了朱厚熜来。

听到郑成功如此信心满满的样子,朱厚熜不由笑了笑,接着便道:“善,若能打下台湾,尔父子替我大明永镇台湾,一如沐家在云南,亦是不错的选择。”

是这样的。

如何将一块领土纳入疆域之中?

一,大屠杀,杀光原住民,迁徙内陆民。

二,封一个汉人诸侯,以内藩的形式就藩,诸侯为了自己家族的延续,自然会将这里经营的如铁桶一般。

倘若当年永乐朝时,张辅打完安南,能够被就地封在安南,说不准越南到了今天,同样会是华夏的行省之一,而不是看一群猴子在那里跳来跳去。

台湾先试点一下,毕竟台湾还是比较容易的,反抗之心没有安南那群猴子那么重。

反正朱厚熜的嘉靖朝已经开始对猴子动手了,如果猴子要反抗,那朱厚熜权衡一下,只能采用另一种方法了。

在朱厚熜的画饼之下,郑成功欢欣雀跃地离开了南京的奉天殿,在离开奉天殿后,基本上没有任何停留,直接回到了自己的船上,全力以赴南下,去寻找自己父亲,想要把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告诉父亲,然后一起攻打荷兰。

只要把荷兰人赶跑了,台湾就是咱们郑家的天下啦!

郑成功十分开心。

而伴随着郑成功的离开,南京的奉天殿上也剩下了朱厚熜。

“呼。”

如此安排之后,崇祯朝的任务就要完成了。

徐达、秦良玉在川蜀同张献忠作战,虽然张献忠麾下能者诸多,但徐达这位名将,岂是开玩笑的?外加上现在大明各地都能源源不断的支援,张献忠的败亡也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而台湾这边。

当年在大陆抗争失败的郑成功,都能率领残兵败将平了台湾,如今全盛时期的郑氏舰队,七百多艘船、十多万人,平定台湾可谓轻而易举。

【第三阶段任务完成,获得第三阶段奖励。】

忽然间,朱厚熜的耳畔忽然出现了一道声音,不由令朱厚熜为之一愣。

紧接着,眼前便出现了一个虚幻的面板,而面板之上,也显示出了自己完成了阶段任务,消灭张献忠势力。

看到这一幕,朱厚熜瞬间就成竹在胸,知晓徐达那边已经彻底打没了张献忠的天命,不出三个月便可班师回朝。

【获得第三阶段奖励,可在以下两项奖励之中任选一种。】

【健康牲畜饲料加工线及配方。】

【法术·御雷。】

看到这两项奖励之后,朱厚熜基本上没有任何犹豫,直接选择了‘法术·御雷’。

和法术相比,除非是直接发一个现代大都市给朱厚熜,不然什么样的选择都无法和法术相比。

伴随着朱厚熜的选择,一瞬之间,一股灵气瞬间就浸入了朱厚熜的脑海之中,醍醐灌顶的感觉瞬间充斥着朱厚熜的全身,朱厚熜双眸闪过一瞬的紫色电光。

紧接着,眼前忽然出现了一套法门,速度很快,但朱厚熜却是过目不忘!

“原来如此!”

朱厚熜恍然大悟。

这法术的灌输,虽然简单粗暴,但却异常有用,竟然是直接把使用方法传授了出来,只需要勤加练习,便可熟练掌握‘法术·御雷’!

“陛下,臣冤枉啊!”

“我徐家满门忠烈,怎么可能作那种乱臣贼子之事情?我家先祖有太祖皇帝御赐丹书铁契啊!我家先祖中山武宁王尚在军中,陛下不看僧面,看佛面啊陛下……”

“……”

隔着老远,朱厚熜便听到了一阵哀嚎声,不多时,锦衣卫指挥使陆炳便快步走来,对朱厚熜汇报道:“陛下,崇祯皇帝带着二三十人求见,崇祯皇帝言,此辈皆是徐家之人,碍于中山王尚在带兵,不便动手,且太祖皇帝当年赐下丹书铁契,崇祯皇帝不知该如何是好,特来请示。”

这有什么好请示的?

朱厚熜有些无语,接着便道:“定国公一脉,不也有靖难时成祖皇帝给的丹书铁契?不还是照样被崇祯给砍了,况且魏国公这一脉的丹书铁契在当年靖难的时候不是用了吗?”

是的,靖难之役中,徐达的儿子徐辉祖可是站在建文那一边的,后来攻入城中,徐辉祖当斩,不过凭借着丹书铁契活了下来,后来儿子还承袭了魏国公的爵位。

朱厚熜摆了摆手,示意让他们进来。

而不多时,崇祯帝便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对着朱厚熜道:“高爷爷,您看……”

朱厚熜摇了摇头,看向了徐家这二十多口人,随便点了一人,问道:“说吧,你家有多少两银子?要是不说准确,可是要有天谴的。”

被点名的徐家人闻言,当即叩首道:“臣徐真敏拜见陛下,我徐家满门忠烈,家中不过资产五六千两,奴仆都不多,吃饭都成问题,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