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206章 给厂里年轻同志找条新路

第206章 给厂里年轻同志找条新路(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是在他手上,他也没有想管的意思。  

情况已经清楚了,不过李副厂长还是把几个主要的一线生产工种的情况给高振东介绍了一下,来都来了嘛。  

高振东听完介绍,向李副厂长道了谢,不管怎么说,人家因为自己的事情还是挺热心的。  

眼见两人说完事情起身要走,高振东想起昨晚自己看电视想起来的那件事情,叫住了李副厂长,这件事,能为厂里的一部分年轻同志开拓出一条新路来,也算是一份功德。  

“李副厂长,还有个事情,想向你建议建议,看看厂里能不能组织一下。”  

李副厂长马上就又坐下了,高振东的建议,那是一定要听听的。  

“振东处长又有什么好的想法了,你说。”  

高振东笑道:“前不久我去拜访我的老师,听他说起教育系统的一个事情。京城电大,马上就要成立了。”高振东随便找了一个借口。  

“京城电大?”李副厂长不太清楚这个。  

电大,就是广播电视大学。  

虽然在高振东前世,电大的文凭已经不是太管用了,不过在这个时候,也是过硬的文凭。  

京城电大于1960年3月初正式开课,刚开始时本科设置了数学、物理、化学三个系,采用以函授为主,电教为辅的教学手段。  

在那个继续人才的年代里,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上电大课的,不乏科研院所的工作人员。  

在政策变化前的六年间,共教授出毕业生六千多名,单科结业生三万多名。  

还真别以为他们的文凭水,实际上,第一批本科毕业生学习了4年半才毕业,第一批毕业生仅有区区200多人,可以想象还是比较严格的。  

这个形式当时大受群众欢迎,到62年的时候,再想上已经需要考试了。  

高振东想的,就是厂里组织积极分子,上这个电大课。  

要知道,京城电大的第一批学生,都不是全脱产上学,而是业余学习,每周学习八个小时,其中自习四个小时,电视函授四个小时。  

对于有心进步的人来说,这个时间是无论如何都可以挤得出来的,对于个人来说,困难的反而是电视。  

这东西这年头,一般人可没有,可是厂里有啊,厂里组织这个事情,务实务虚的角度来说,都是一件好事,职工进步了,厂里也有了工作成绩。  

而且第一批学员还有个好处,那就是学生是由单位组织的,这样一来,门槛就低了很多。  

高振东把京城电大的情况向李副厂长介绍了一下,笑道:“其实我们厂里也有很多同志,脑瓜子没问题,学东西也很快,可是文凭这个东西就很拖他们的后腿,限制了他们走上更加重要的工作岗位。”  

看了一眼旁边李副厂长的侄儿,高振东继续说。  

“电大这个事情,既不用脱产,又能提升能力和学历,对于很多年轻同志来说,是一条很好的路子啊。对于厂里来说,既关心了同志们的进步,又获得了技术人才,也是两全其美。”  

李副厂长听完,面露喜色,高振东这个建议还真是挺好的,放在哪个方面来说,都是值得一做的事情。  

他抬头再看看旁边还没太懂的侄子,伸手拍了侄子脑袋一巴掌:“还不快谢谢老师?你这个笨东西,老师这是在给你指路呢!”  

小李同志这才恍然大悟,高振东说的这条路,不正适合他嘛,就算他叔叔是副厂长,也拿他高中学历这个硬伤没办法。  

他连忙站起来,深深的鞠了一躬:“谢谢老师!”  

还别说,这个小伙子除了年轻点儿,做人做事儿,其实还真挺靠谱的。  

高振东笑道:“也不是只为你,对于和你差不多的同志来说,这个事情都很有意义。而且对于部分时间有限,等不了好几年的同志来说,电大还有一个好处。”  

83最新地址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