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最后的忠臣(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坚更是霍乱朝纲的奸臣。他们,都不值得我们去效忠。
要不是顾忌李琬是太宗的血脉,今日我早就一刀将他宰了!”
李抱玉脸上闪过一丝惋惜和愤恨。
李抱真点了点头,他亦是摇头道:“是啊,真正的大唐,早已随着开元盛世的落幕而消逝了。我们所能做的,不过是守住这一方土地,护佑一方百姓罢了。将来如何,谁又知道呢?”
李抱玉转过身,目光坚定看着李抱真说道:“正是如此。乱世之中,唯有实力才是根本。我们兄弟二人,必须牢牢掌控河东,才能在未来的乱局中立于不败之地。天下无主,谁有本事,那就谁来取!”
李抱真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兄长,如今你可是自封的河东节度使,手握重兵,威震一方。若是放在开元年间,怕是李隆基早就夷灭我三族了,你我兄弟二人岂能在这府衙闲聊?”
李抱玉摇头苦笑道:
“开元年间?那时的节度使,不过是朝廷的爪牙,罢免节度使也就李隆基一句话而已。哪像如今这般,各地拥兵自重,割据一方。说到底,这都是乱世的自保之举而已。
干弱,则枝强也!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多简单一个道理,又何必多说?”
李抱真收起笑容,神情变得严肃:“兄长,你说…我们是否还有机会,重现大唐的辉煌?”
李抱玉沉默良久,缓缓道:“或许有,或许没有。但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活下去,让家族兴旺发达。”
此刻他脸上写满了惆怅。
癌症晚期求神拜佛的病人实在不要太多,因为生活没有希望,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人总要有个盼头才能活下去。
但一个人认为生活有希望,不代表他的生活就真有希望,很多时候只是个人的一种愿景罢了。
李抱真点了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坚定,铿锵有力的说道:“兄长说得对。只要我们兄弟二人同心协力,未必不能在这乱世中,闯出一片天地。”
书房内再次陷入沉默,只有夜风轻轻吹动烛火,映照出兄弟二人疲倦的面容。
李抱玉走到书案前,拿起那卷《贞观政要》,轻轻抚摸着书页,仿佛在感受那段辉煌的历史。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那样的时代,或许再也不会回来了。”李抱玉低声喃喃,语气中带着无尽的遗憾。
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心虚。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很清楚,他,也包括李抱真,并无统帅与治理天下的能力。想要“复刻”大唐的辉煌,谈何容易?
复刻都不可能,就更别提超越了!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李抱真走到李抱玉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他道:“兄长,不必过于感伤。只要我们心中有大唐,大唐就永远不会灭亡。”
李抱玉抬起头,目光中闪过一丝欣慰:“你说得对。只要我们心中有大唐,大唐就永远不会灭亡。”
兄弟二人相视一笑,仿佛在这一刻,他们又回到了那个繁华的长安城,回到了那个万国来朝的大唐盛世。
书房外,夜风依旧,桃花瓣随风飘散,仿佛在为那个逝去的时代,轻轻吟唱一曲挽歌。
烛火渐渐暗淡,书房内的光影也随之变得朦胧。
李抱玉和李抱真兄弟二人依旧站在窗前,望着远方的夜空,心中充满了对盛唐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许。
他们知道,乱世之中,唯有实力才是根本。而他们所能做的,便是牢牢掌控河东,护佑一方百姓,伺机逐鹿天下。
盛唐就好似他们心中的白月光,永远都在回忆里,在梦中,而不在现实中。
所以,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见一个爱一个又祸害一个的渣男。
夜风拂过,一片桃花瓣轻轻飘落在窗台上,仿佛在为那个逝去的盛世,洒下一片片哀婉的花雨。而在这片花雨中,李抱玉和李抱真兄弟二人的身影,显得格外孤独寂寞。
“蒸梨蒸梨,长安袁家梨在汴州开店了!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
汴梁城外的渡口附近,有个店铺的伙计在门口叫卖着。
“袁家梨在长安才叫袁家梨,到汴州了怎么能还叫袁家梨呢?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为枳,岂可相提并论?
难道你这梨也是从长安运来的?千里迢迢,难道梨子不会坏掉?”
一个双目呆滞的年轻人,指着伙计面前的蒸梨质问道,瞬间便有许多人围拢了过来。
“你懂什么!这个梨就是我们袁家祖传的!在哪里不是一样的么?”
伙计昂起脖颈,毫不示弱。
他们店家姓袁,卖的蒸梨就叫“袁家梨”,这没问题吧?
别说本来就是从长安那边逃难来汴州做买卖的,本来在那边就做出了牌子叫“袁家梨”。就算真的和长安的袁家梨一点关系也没有,叫这名字也不妨事吧?
“袁家还是四世三公呢,怎么没见姓袁的皇帝?”
这位双目呆滞的年轻人就好像会自动应答一样,在店伙计刚刚说完,他就立刻反唇相讥。说得周边看热闹的人窃笑不已。
在方重勇前世那会,杠精这个词虽然是新冒出来的,但杠精这种人却自古有之。店伙计面前这位就是个典型的杠精。
“好好好,和气生财和气生财!这一笼蒸梨我送你好吧,别闹了我还要做生意!”
争论了几轮,这个傻子一般的年轻人,总是歪理
要不是顾忌李琬是太宗的血脉,今日我早就一刀将他宰了!”
李抱玉脸上闪过一丝惋惜和愤恨。
李抱真点了点头,他亦是摇头道:“是啊,真正的大唐,早已随着开元盛世的落幕而消逝了。我们所能做的,不过是守住这一方土地,护佑一方百姓罢了。将来如何,谁又知道呢?”
李抱玉转过身,目光坚定看着李抱真说道:“正是如此。乱世之中,唯有实力才是根本。我们兄弟二人,必须牢牢掌控河东,才能在未来的乱局中立于不败之地。天下无主,谁有本事,那就谁来取!”
李抱真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兄长,如今你可是自封的河东节度使,手握重兵,威震一方。若是放在开元年间,怕是李隆基早就夷灭我三族了,你我兄弟二人岂能在这府衙闲聊?”
李抱玉摇头苦笑道:
“开元年间?那时的节度使,不过是朝廷的爪牙,罢免节度使也就李隆基一句话而已。哪像如今这般,各地拥兵自重,割据一方。说到底,这都是乱世的自保之举而已。
干弱,则枝强也!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多简单一个道理,又何必多说?”
李抱真收起笑容,神情变得严肃:“兄长,你说…我们是否还有机会,重现大唐的辉煌?”
李抱玉沉默良久,缓缓道:“或许有,或许没有。但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活下去,让家族兴旺发达。”
此刻他脸上写满了惆怅。
癌症晚期求神拜佛的病人实在不要太多,因为生活没有希望,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人总要有个盼头才能活下去。
但一个人认为生活有希望,不代表他的生活就真有希望,很多时候只是个人的一种愿景罢了。
李抱真点了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坚定,铿锵有力的说道:“兄长说得对。只要我们兄弟二人同心协力,未必不能在这乱世中,闯出一片天地。”
书房内再次陷入沉默,只有夜风轻轻吹动烛火,映照出兄弟二人疲倦的面容。
李抱玉走到书案前,拿起那卷《贞观政要》,轻轻抚摸着书页,仿佛在感受那段辉煌的历史。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那样的时代,或许再也不会回来了。”李抱玉低声喃喃,语气中带着无尽的遗憾。
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心虚。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很清楚,他,也包括李抱真,并无统帅与治理天下的能力。想要“复刻”大唐的辉煌,谈何容易?
复刻都不可能,就更别提超越了!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李抱真走到李抱玉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他道:“兄长,不必过于感伤。只要我们心中有大唐,大唐就永远不会灭亡。”
李抱玉抬起头,目光中闪过一丝欣慰:“你说得对。只要我们心中有大唐,大唐就永远不会灭亡。”
兄弟二人相视一笑,仿佛在这一刻,他们又回到了那个繁华的长安城,回到了那个万国来朝的大唐盛世。
书房外,夜风依旧,桃花瓣随风飘散,仿佛在为那个逝去的时代,轻轻吟唱一曲挽歌。
烛火渐渐暗淡,书房内的光影也随之变得朦胧。
李抱玉和李抱真兄弟二人依旧站在窗前,望着远方的夜空,心中充满了对盛唐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许。
他们知道,乱世之中,唯有实力才是根本。而他们所能做的,便是牢牢掌控河东,护佑一方百姓,伺机逐鹿天下。
盛唐就好似他们心中的白月光,永远都在回忆里,在梦中,而不在现实中。
所以,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见一个爱一个又祸害一个的渣男。
夜风拂过,一片桃花瓣轻轻飘落在窗台上,仿佛在为那个逝去的盛世,洒下一片片哀婉的花雨。而在这片花雨中,李抱玉和李抱真兄弟二人的身影,显得格外孤独寂寞。
“蒸梨蒸梨,长安袁家梨在汴州开店了!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
汴梁城外的渡口附近,有个店铺的伙计在门口叫卖着。
“袁家梨在长安才叫袁家梨,到汴州了怎么能还叫袁家梨呢?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为枳,岂可相提并论?
难道你这梨也是从长安运来的?千里迢迢,难道梨子不会坏掉?”
一个双目呆滞的年轻人,指着伙计面前的蒸梨质问道,瞬间便有许多人围拢了过来。
“你懂什么!这个梨就是我们袁家祖传的!在哪里不是一样的么?”
伙计昂起脖颈,毫不示弱。
他们店家姓袁,卖的蒸梨就叫“袁家梨”,这没问题吧?
别说本来就是从长安那边逃难来汴州做买卖的,本来在那边就做出了牌子叫“袁家梨”。就算真的和长安的袁家梨一点关系也没有,叫这名字也不妨事吧?
“袁家还是四世三公呢,怎么没见姓袁的皇帝?”
这位双目呆滞的年轻人就好像会自动应答一样,在店伙计刚刚说完,他就立刻反唇相讥。说得周边看热闹的人窃笑不已。
在方重勇前世那会,杠精这个词虽然是新冒出来的,但杠精这种人却自古有之。店伙计面前这位就是个典型的杠精。
“好好好,和气生财和气生财!这一笼蒸梨我送你好吧,别闹了我还要做生意!”
争论了几轮,这个傻子一般的年轻人,总是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