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挽歌 > 第662章 一石二鸟

第662章 一石二鸟(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不知道接下来出兵的事情…如何?”  

何昌期陪着笑脸询问道,他那点小心思,已经是不加掩藏了。  

说白了,不就是带兵出征的事情嘛。他们这些武将,都惦记着战功呢,没有战功,地位和前途从哪里来?  

“你威名太盛,本帅不能轻易动用。”  

方重勇摆摆手,显然是不肯给承诺。  

一行人回到开封府衙,正好元载来府衙复命,方重勇便邀请他来书房商议田乾真的事情。然而,正当他听元载说起田乾真对于怀州之战的看法时,有个突发的意外情况,打乱了方重勇的全盘计划。  

天井关,太行八陉之一太行陉的制高点,太行山南麓最险要的关隘。  

按理说,李怀光和控鹤军,是不该放弃这里的。守住这里,就可以保证泽州城的安全。  

但或许是李怀光被吓坏了,又可能是控鹤军内部士气崩坏,总之当李庭望带兵抵达这里的时候,发现连个鬼影子都没有。  

并且关隘里面还有些存粮,看上去守军走得很匆忙,完全就是一走了之的样子。  

“再怎么粗心大意,也该留个几百人做做样子吧。”  

来到天井关的城楼上,李庭望有些迷惑不解的看着山下自言自语道。  

那里白皑皑一片,非常荒凉,显然不可能有人埋伏在此地。天井关与其说是个“关”,倒不如说是个宽度极为狭窄的“小镇”,镇子中间只有一条路,两旁都是屋舍。南北两头是关城,东西两边是山脉。  

城防不值一提,但地形的优势无可匹敌。攻守双方,在这里都无法展开兵力。  

观察了一番,李庭望有点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南北朝末年的时候,传言高欢在此地遇险过,被叛军包围。此地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地形对于泽州与怀州两个方向而来的军队,是一视同仁的。  

并不是一处“单向”的关隘,这和潼关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潼关对于关东的防守强度,远远超过了关中方向。换言之,关东势力守住潼关,并不能确保关中的军队无法攻破此处,但反方向却可以。  

天井关则是两头攻打都无甚区别。  

李庭望看了半天,也没察觉出来破绽在哪里,他只得下令麾下兵马一千人驻扎在关城,在山下扎营五千人,剩下的回到怀州城驻扎。  

李庭望也不想搞个“一字长蛇阵”,可是天井关就这么大,粮食运到山上需要费很大劲,又只有一口井可以打水,这也是天井关名字的由来。  

这里无法屯扎太多兵马。  

山下的情况也是类似,只有沁水与丹水汇聚的怀州城,有大规模屯兵的空间,支撑得起长时间后勤。  

李庭望留下副将守山脚下,自己则是回到怀州城,然后派人回去给安守忠报信,说怀州这边一切正常。他打算派人去泽州侦查一下,试探李怀光的虚实再说。  

正当李庭望屯扎怀州,等待安守忠消息的时候,汴州这边,方重勇正面色肃然,与自己的幕僚们,在枢密院商议大事。  

“大聪明,情况属实么?你确认过了么?是你父亲大钦茂的笔迹么?是他的随从送来的么?”  

方重勇看着大聪明询问道。  

刚刚登州那边来的,有大钦茂的随从带来了一封信。大钦茂在信上说:渤海国国主大门艺,已经骤然离世,只是秘不发丧。  

大钦茂是因为在渤海国皇宫中有内应,才千辛万苦的将消息带了出来。一接到消息,大钦茂就派人马不停蹄将信送到汴州了。  

那是真的马不停蹄,而不是一种形容。冬天运河结冰无法行船,这位随从为了赶路,活生生跑死了两匹马,裤腿内侧都磨破了,才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汴州。  

其中辛苦,当真是一言难尽。  

“回官家,确实是父亲的笔迹,也是父亲的亲随。”  

大聪明老老实实的答道。  

在信中,大钦茂恳求方重勇发兵渤海国,扶持他回国荣登大宝!  

大唐干预渤海国内政是有传统的,当初大门艺可以继位,就是方重勇的便宜老爹方有德奔袭上京龙泉府。如今,方重勇若是扶持大钦茂继位,好像也说得过去,算是某种程度上的“子承父业”了。  

这两年来,大钦茂利用自己的关系网,帮汴州这边低价搞了不少渤海国的良马,用以装备银枪孝节军。投桃要报李,人家殷勤伺候了几年,不就是等的今日么?  

只是时间稍微有点不凑巧。  

“那看来不是有诈了。”  

方重勇微微点头,心中已经信了九成。  

“诸位,你们以为如何?”  

他环顾众人询问道。  

很多事情,就是因为不好处理,所以才要将幕僚聚集起来商议。  

一来是集思广益,二来是找人分担责任。  

“大帅,去渤海国扶持大钦茂登基,必须得要精兵。事成之后,大钦茂可派兵从北面而来,与我们夹击幽州、平卢等地。  

所以说,此事是一定要去办的。  

只是,如今河北局势诡谲,已经开启战端。汴州若是兵力空虚,只怕是不好应对接下来的变化。  

下官以为还是不要轻动为好。  

先把大钦茂晾在一旁,也不是坏事。”  

严庄轻咳一声说道。  

说句难听的,渤海国那边利益再大,也不过是“意外之喜”和锦上添花,算不得什么核心利益。然而汴州一旦空虚,容易被周边敌人趁虚而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