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挽歌 > 第619章 你这天子保熟么?

第619章 你这天子保熟么?(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不是方重勇小看他,而是这位被强行扶上去的天子,那是真的志大才疏,不是当皇帝的料。  

“右相,必须要给那狗皇帝一个教训,免得他想太多了。”  

严庄面色阴沉,压低声音建议道。  

听到这话,方重勇忽然来了兴趣,意味深长的抱起双臂问道:“那你有什么高招呀?”  

严庄邪魅一笑,指了指方重勇身上穿着的衣服说道:  

“右相自从到了汴州以后,衣不过三套,除官袍外皆为粗布麻衣。  

食不过一荤两素三菜一汤,出行不过骑马不携车驾,家中不过仆从数人。  

如今大业初创,连右相都这么节俭,当真是令人敬佩。  

反观天子,非锦袍不穿,非马车不坐。居大宅,每餐珍馐海味。  

身边宦官不下百人,宫女不下百人,妃嫔数十,夜夜笙歌。  

天子的用度如此奢靡,是不是应该减一减了?  

右相都没开始享受,凭什么那狗皇帝能躺着享受?”  

严庄不动声色反问道。  

方重勇秒懂。  

不得不说,面前这一位当真是一肚子坏水啊。  

整人应该怎么整?  

好女色的人,就应该让他身边都是精壮汉子。  

好美食的人,就该给他寡淡粗粮,餐餐一个样。  

懒人就该给他做不完的活,喜欢游玩的,就该逼迫他每日无聊推磨。  

这才叫整人,才叫“投其所好”。  

李璘是个喜欢享乐,喜欢排场的人。  

所以严庄的策略,几乎不用说,方重勇就已经猜出来了。  

“你这是要砍天子的供奉么?”  

方重勇面色纠结问道,差点没笑出声来。  

“天子,应该是天下人的表率。下官以为,那狗皇帝还是穿得太好,吃得太好,妃嫔太多,宫女太多,宦官也太多了。  

右相应该也知道,养这些人,我们花费了不少钱。把这些钱省下来,花在该花的地方,不是更好么?  

比如说天子有宦官数百,下官以为十人就足够了,宫女类同。  

至于妃嫔,要么勒令放还回老家,要么减少供养的财货。  

看到天子如此,汴州文武百官亦会拍手称道。其他州县百姓知道了,也会以此为榜样,不是么?”  

严庄振振有词的说道。  

李璘皮痒了,居然想阻拦开科举。这种行为是严重挑衅了方重勇的权威,有必要将这种苗头坚决打下去!  

天下未平,天子节约一点,难道不应该么?  

听完这番话,方重勇都想给严庄鼓掌了。  

要不怎么说文人肚子里坏水多呢!  

严庄这一招可谓是当面打脸,但李璘偏偏还说不出什么话来。一旦传出去他不愿意勤俭过生活,丢脸的可是李璘自己。  

奋斗容易么?奋斗一点也不容易。  

压上身家性命的方重勇,也是拼命节衣缩食,顾不上改善生活。要奋斗,就别去想着享受的事情。  

见小利不能忘义,干大事不能惜身。  

“确实如此,不过,还是要开个朝会,群臣商议一下。”  

方重勇轻轻摆手说道。  

如果是他来提,那有“威逼天子”的嫌疑。  

但在“朝会”上,大家都说天子应该节衣缩食。那么如果李璘再拒绝,恐怕会被人怼得无话可说。  

方重勇想起了明朝中后期,皇帝被文官集团钳制的场面,对严庄的提议心领神会。  

“你这是什么意思!”  

寿春城的城头签押房内,寿州兵马使来瑱,愤怒的将李琦所书亲笔信揉成团,狠狠的扔在地上!  

此人身材魁梧,脸上胡须浓密,双臂有力,能开强弓。  

乃是李琦麾下为数不多,能亲自上阵杀敌的将军。  

高适将地上的书信拾起来,轻叹一声说道:“来将军的心情,下官非常理解。只是宣武军已经攻克钟离,来将军即使守住寿州又能如何?整条淮河,可不止寿春这一处要害之地啊!”  

他将书信平展开以后,又递给来瑱,态度非常诚恳。  

“唉!”  

来瑱一屁股坐到石椅上,长叹一声。  

“来将军,盛王殿下有意调您回扬州镇守,至于要不要回去,下官此番只是来征求您的意见罢了。”  

高适很是客气的说道。  

但是来瑱明白,高适跟自己客气,不代表自己就可以耍横。李琦无论怎么说,都是现在的淮南节度使。  

目前天下的局势很是微妙,盛王李琦也感觉危如累卵。  

“来某回扬州吧。”  

来瑱对着高适抱拳行礼说道,他最终还是妥协了。  

来瑱内心的犹豫和挣扎,其实高适也很理解。  

如今,包括盛王李琦在内,他们这些人内心都很迷茫,面对复杂的局面有些不知所措。  

大唐的“正朔”已经不存在了,几个藩王自立为帝,争夺天下。  

李琦这帮人,根本不知道听谁的才好。  

他们想自立,又觉得没有那个实力,不想自取灭亡。想投靠,或碍于面子,或担心事后被清算。  

所以也就这样拖一天算一天。  

“来将军,无论是李璬也好,李璘也罢,将来他们斗起来,寿州作为要冲之地,肯定是战火延绵跑不掉的。  

回扬州,或许不是一件坏事。”  

高适耐心劝说道。  

从基层干起,让他比普通文人有更多的同理心,能够体会到其他人的感受。  

来瑱无奈点头,他还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