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挽歌 > 第604章 全方面的统治力

第604章 全方面的统治力(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如今的情况,跟天宝时期又不一样了。  

纺织业在慢慢恢复元气,而蚕茧的数量,却没有对应的增长。蚕茧跟桑树的面积,是成比例增加的。桑树越多,蚕茧就越多。  

现在桑树因为耕地的限制,没法再大量增加了,而纺织业却依旧在不断的提高织布效率,这就导致原料供应远小于需求,进而利润倒挂。  

社会层面依旧可以提供更多的劳动力去织布,却没有那么多原料供给他们了!这样反过来导致纺织业的规模萎缩。  

这个问题短期内不会出什么大事,行业内部毕竟有一定自我调节能力。  

但长此以往,阻碍国家经济发展,还会引起各种社会矛盾。  

不能丢着不管。  

在古代,纺织品,就是最大也是最多的手工业产品。纺织业发展不起来,国家就不可能富强。  

“是时候大面积种植棉花,大规模推广棉纺了。”  

方重勇陷入沉思之中,心中揣摩着要不要放一个大招。  

贞观时期的宰相魏征,曾在《河南府志》中记载:“今海内布采末尽制棉呢者,多从队月邑侯(今印度)卖来。”  

曾经棉花与棉纺业,在唐初的中原地区就是有过推广的。只不过后面因为各种原因,比如说当时的棉纺业利润率远不如丝织业。纺织技术,又不如麻布的成熟,所以就没有大面积推广开来。  

但棉花的成布率,却是要远远强于桑蚕!  

优势大到什么程度呢?  

如果不考虑桑树也产出桑葚可以食用的话,那么同样面积的高昌棉与桑树,最后生成的棉布与丝绸,重量相差十倍都不止!  

数量级的碾压!  

如果仅仅从原料与成品规模这个角度看,种棉花对于民生的推动,比种桑树要强太多了,只要是水土适宜的话,种棉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一亩桑田产出的桑叶,喂养蚕生成蚕丝,最后经过一系列加工变成的丝绸,交易价值绝对高于棉花织成的棉布。  

但丝绸只能服务于富人,穷人是穿不起的。  

棉布却可以在民间推广,进一步造福更广大的人群。  

“种棉花的技术有,但是棉纺织比起丝织业,还是太粗糙了些,这也是棉布不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  

是不是应该从南方引进一些棉纺技术呢?”  

方重勇用食指敲击着桌面,想起另外一件事来。  

以岭南地区为核心,流行着一种称为“木棉纺织”的纺织技术,如果可以派人将其引进到中原来,然后在此基础上改进推广,使其适应高昌草棉。  

那就可以推广了,至少比丝织业改棉纺业要简单得多!  

“看来是得让车光倩派人去广州那边询问一下。”  

方重勇心中已经打定了主意。  

百姓关注的,无非是衣食住行嘛,衣还排第一位呢!  

粮食方面,引渠灌溉,兴修水利,扩大耕地面积。  

服装方面,推广草棉,改进棉纺织技术。同时也不放松丝织业。  

方重勇心中暗暗揣摩,有衣服有粮食了还不够,手里还得有刀!  

“存量武库迟早要消耗干净的,必须兴修一个国家级的大工坊。  

一个制作除了火药火油以外,囊括箭矢到盔甲的大型工坊。”  

“家里屯着粮,身上披着衣,手里握着刀。  

如此一来,我便谁也不怕了。”  

方重勇喃喃自语道,眼中寒光一闪。  

大唐已经没救了,所以它固有的经济模式,也不必留着。好用就用,不好用就拆,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过去大唐太过于依赖丝织品作为流通的货币,无形中削弱了国家的经济实力。现在大业初创,正好拨乱反正,把这一块掰过来。  

至于李璘这帮虫豸还在想着争权夺利那点事,方重勇都不知道该怎么去评价他们。  

不参与政务,不参与军务,不参与任何与之相关的建设过程。  

又怎么可能掌控得住权力呢?  

看到李侦这些人上蹿下跳的表演,方重勇除了冷笑以外,几乎没有任何心理波动。  

跟这些虫豸们在一起,怎么能搞好政治呢?让他们一边凉快去吧!  

陈留县的天子行宫内,虽然天色已晚,李璘依旧是焦躁不安,在院子里走来走去。  

走一步,叹三次,好像积累了什么天大的苦楚,无处发泄一般。  

“陛下,外面寒气重,还是进书房歇息吧。”  

跟在李璘身后的高尚,低声建议道。  

“朕,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  

李璘转过身,有些责备的看着高尚询问道:“那时候你怎么不打断方清的话?”  

一听这话,高尚当场愣在原地!  

他万万没想到,李璘居然幼稚到了这样的程度。  

高尚是个宦官啊,哪怕是个皇帝身边的宦官,在朝会的时候,又怎么能开口谈政务呢?  

除了东汉末年的十常侍外,还有哪个宦官在朝会的时候对政务,特别是太子废立的事情指手画脚的?  

更别提,李璘还是个傀儡皇帝!  

高尚那时候要是敢开口,方重勇就敢当着众臣的面,将其当场斩杀!  

外人还说不出什么来。  

区区一个宦官,我们这些文臣武将在商议立太子的事情,哪里有你说话的份!  

死了也是活该!  

“陛下,那时候奴实在是没办法开口,奴只是宦官而已啊。”  

高尚无奈叹息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