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全职艺术家 > 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凌空一炮,楚狂是谁

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凌空一炮,楚狂是谁(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作为第一部以古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长篇小说,《水浒传》对天朝小说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流传最广的一百二十回为例:  

故事前七十回以流畅笔法逐一引出各个英雄,起承转合仿佛浑然一体,每个英雄人物的出场并不以刻意的时间或者地点介绍做引,在叙述故事对同时,作者还能不留痕迹地无缝对接。  

直到小说第七十回:  

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前文的所有线索汇聚成一条线,  

百川归海,宏大的故事线由此向前推进。  

而此刻的蓝星。  

当前赴后继仿佛无穷尽也的读者们相继买到《水浒传》并打开阅读,很多人脑海中泛起的第一个念头是:  

这本书和《西游记》很像!  

当然不是剧情亦或者题材上的相似。  

主要是因为《水浒传》和西游一样都是古体文叙事。  

不过《西游记》当初是分了两個版本,读者也可以看现代版。  

不像《水浒传》只有古体文叙事的版本,只是一些生涩拗口冷门的用句被系统给替换成了大家都能看懂的方式。  

再多读一些,读者这种感觉更加深刻:  

这本书和西游,  

在内容和结构上的确有诸多一脉相承的地方!  

比如开头提到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  

同样的概念楚狂在《西游记》中就准确提到过:  

猪八戒的变化是三十六天罡,孙悟空七十二变就属于地煞。  

映照《水浒传》开局一百零八位魔君转世的说法,  

很难不让人产生各种各样的联想乃至遐想。  

这是不是可以理解成…  

楚狂对这本书的野心,是复制西游的奇迹?  

意识到这一点,很多读者的阅读心态变了,从单纯的精神享受,到有了边看书边认真探究的心思。  

在这样的探究之下,故事内容也没让读者们失望。  

当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故事走向被引出的同时,也带动了读者的热血!  

渐渐的有人体悟到楚狂老贼的用意:  

开篇洪太尉放走一百零八颗魔君妖星,应该就是全书的最大伏笔了吧?  

漫天的魔君和妖星,  

鲁提辖又是对应的哪一颗?  

那个因蹴鞠而平步青云的高俅高太尉又将扮演如何角色?  

这些答案尚未可知,  

剧情却仍在读者们津津有味的阅读中继续,那些天朝人民耳熟能详的故事也在这个世界弥散出文字的香气。  

大闹五台山!  

大闹桃花村!  

火烧瓦罐寺!  

倒拔垂杨柳!  

鲁智深一路潇洒自如无法无天,  

看的人热血沸腾畅快不已!  

与此同时。  

林冲也在这酒肉和尚的故事线中被引出。  

误入白虎堂,  

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名号,不敌纨绔简单的陷害栽赃。  

高太尉是何许人也?  

窥一斑而见全豹,见一叶而知深秋。  

故事的起承转合毫无痕迹,  

剧情上一气呵成,  

人物串联在一起推进,每个角色的命运发展都在不知不觉中扣住了读者的心神。  

好书!  

意识到这一点的人们已经深陷其中不可自拔,成为废寝忘食的阅读者。  

而最快的阅读者,已经看到“林冲雪夜上梁山”。  

百万字的书,一两天不敢说消化内容,起码读完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这本书的真正起飞还在第二天。  

星空网上。  

大批已经读完全文的读者高唱赞歌!  

楚狂老贼又一次在赞歌中成了楚狂老师!  

“恭喜楚狂老师,终于创作出一部可以比肩《西游记》的作品,同样的古体文叙事又同样的回味悠长,两部都是神作!”  

“楚狂老师威武霸气!”  

“书确实是少见的好书,但书中那些被称为好汉的人却未必是好汉,我觉得这是楚狂对于古代社会现实残酷到鲜血淋漓的刻画。”  

“只有我觉得这书三观不正嘛?”  

“那要看你以什么角度读这本书了。”  

“我觉得是根据读者心理年龄来的,心理年龄比较小的最幸福,他们会看到一个武侠的梁山;成年人大概能读出一个厚黑的梁山,太多的波诡云谲;我今年已经五十八岁了,看水浒就是一个地狱,人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变成鬼,没有轮回没有解脱且永远出不去的地狱,所以我常常感恩可以活在当下的时代,  

但不能忘记那些时代啊,  

需要楚狂用这种方式提醒大家,  

历史都是最好的前车之鉴。”  

“我觉得不仅仅是前车之鉴。”  

“哪怕在当下,我们的世界,也有水浒的影子,人只有变得聪明变得强悍,才能活得更好,这道理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成立,因为楚狂的某本书里提到这么一个概念,我深以为然: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  

“此乃奇书!”  

“看天罡地煞纷折于方腊之战,不免心伤;至吴用花荣自缢,不觉泪湿;至徽宗无道,放任奸邪,不由嗟叹,又是一个经典的楚狂式结局。”  

“几乎团灭。”  

“杀人放火受诏安。”  

“这个故事的隐喻有点深啊。”  

“奇怪的是没人闹腾,大家好像习惯了老贼这种处理方法,老贼现在算是对我们读者们pua成功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