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六十一感应一(5/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得病一年了,被折磨得只剩下皮包着骨头,求医求神多方治疗无效,再也想不出办法了。他的儿子夜如睡觉,梦见许多和尚来看望他的父亲,第二天,他到庙里问和尚说:“佛是什么神?”和尚便把佛教的简单知识讲给他听,他便将和尚们请回家中,为父亲诵经消灾。晚上病人就感觉病症减轻了。第二天白天睡了一会儿。夜如一抬头,看见门外有几十个小孩,全都穿着五彩衣服,有的手中拿着幡,有的拿着杖,有的拿着刀,有的拿着矛,从大门走进来。有两个小孩走在前面,走到门帘前面,忽然又往回走,并对后面的小孩说:“住的都是和尚,以后不要来了。”从这以后他的病便逐渐好了。
蒲坂精舍
宋元嘉八年,河东蒲坂城大失火,不可救。惟精舍大小俨然,及白衣家经像,皆不损坠。百姓惊异,倍共发心。(出《辩正论》)
【译文】
南朝宋文帝元嘉八年,黄河东岸的蒲坂城发生特大火灾,无法扑灭。只有大小寺庙没有倒塌,佛像也没有烧毁,老百姓都非常惊奇,更加从心里信奉佛教。
吴兴经堂
宋元嘉中,吴兴郡内尝失火,烧数百家荡尽。惟有经堂草舍,俨然不烧。时以为神。(出《宣验记》)
【译文】
宋元嘉年间,吴兴郡发生火灾,将几百户的房屋烧成平地,只有寺庙的草房,完好无损,当时的人们都认为是有神灵保佑。
南徐士人
宋少帝时,南徐有一士子,从华山往云阳。见客舍中有一女子,年可十八九。悦之无因,遂成心疾。母问其故,具以启母。母往至华山云阳,寻见女子,具说之。女闻感之,因脱蔽膝,令母密藏于席下,卧之当愈。数日果瘥。忽举席,见蔽膝,持而泣之,气欲绝,谓母曰:“葬时从华山过。”母从其意。比至女门,牛打不行,且待须臾。女妆点沐浴竟而出,歌曰:“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君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言讫,棺木开,女遂透棺中。因合葬,呼曰神士冢。(出《系蒙》)
【译文】
南朝宋少帝时期,南徐有一个青年男子,从华山去云阳,在旅店中看到一个女子,年龄十八九岁,男子对这女子非常爱慕但没有办法相互交往,相思成病。他母亲问他,他将生病的原因告诉了母亲。他母亲前往华山云阳找到了那个女子,将男子的相思和病情告诉了女子。女子听了很受感动,将自己围裙解下来交给男子的母亲,叫她偷偷地放在男子睡觉的席子底下,可以医治男子的病。男子的母亲回家后按照女子所说的做了,过了一些日子,男子的病果然好了。一次男子偶然掀开席子,看到了女子的围裙,捧在手里,哭得就要昏死过去。他对母亲说:“埋葬我的时候,要从华山经过。”他死后,他的母亲按照他的意愿办理丧事,走到女子的门前,拉车的牛怎么打也不往前走了。等了一会儿,女子沐浴梳妆完毕走了出来,哀婉地唱道:“华山连绵千里,你既然为我而死,我还活着是为了谁呢?如果你真的怜爱我,请为我打开棺材。”唱完,棺材果然开了,女子跳进棺材。于是便将两个人合葬在一起,人们都叫做“神士冢”。
徐祖
嘉兴徐祖,幼孤,叔隗养之如所生。隗病,祖营侍甚勤。是夜,梦一神人告云:“汝叔应合死也。”祖扣头祈请哀愍,二神人云:“念汝如此,为汝活。”祖觉,叔乃瘥。(出《搜神记》)
【译文】
嘉兴的徐祖,从小失去父母,叔叔隗抚养他像自己的亲儿子一样。一天他叔叔病了,他非常勤快周到地侍候他叔叔。当天晚上他梦见一个神仙对他说:“你叔叔应该死了。”徐祖叩头祈求不让叔叔死,两个神仙说:“看在你如此孝顺的份上,让他继续为你活着吧。”徐祖睡醒了,叔叔的病果然好了。
刘京
临江郡民刘京,孝行乡里推敬。时江水暴溢,居者皆漂溺。京负其母号泣。忽有大龟至其前,举家七口,俱上龟背。然行十许里,及一高岸,龟遂失之。(出《九江记》)
【译文】
临江郡的居民刘京,孝顺老人被乡里的乡亲们所称赞。一次江水暴涨,不少居民都淹死在水里,刘京背着母亲大哭起来。忽然来了一只巨大的乌龟,他们全家七口人都爬到乌龟的背上,游了十多里地,将他们送到一个高地上,乌龟就没了。
何敬叔
何敬叔少奉佛法。作一檀像,未有木。先梦一沙门,衲衣杖锡来云:“县后何家桐甚惜,苦求遮可得。如梦求之,果获。(《梦隽》)
【译文】
何敬叔信奉佛教,想要刻一尊佛像,但是没有木头。他睡觉梦见一个和尚,披着袈裟,拄着锡杖对他说:“县衙后面的老何家有桐木但非常珍惜,你如果苦苦去哀求能够要到手。何敬叔按照梦中和尚的指点去找,果然要到了桐木。
萧子懋
齐晋安王萧子懋,字云昌,武帝之子也。始年七岁,阮淑媛尝病危笃,请僧行道。有献莲华供佛者,众僧以铜罂盛水浸之,如此三日而花不萎。子懋流涕礼佛。誓曰:“若使阿姨因此胜缘,遂获冥祐,愿华竟斋如故。”七日斋华,色更鲜红。看视罂中,稍有根须。淑媛病寻瘥,当世称其孝感。(出《法苑珠林》)
【译文】
齐国的晋安王萧子懋,字叫云昌,是武帝的儿子,刚刚七岁,阮淑媛得病非常沉重危险,请来和尚诵经。有人献来莲花供佛,和尚用一种小口大肚子的铜瓶装上水,然后将莲花插在瓶里,三天以后花仍不枯萎。萧子懋哭着在佛像前敬礼发誓说:“如
蒲坂精舍
宋元嘉八年,河东蒲坂城大失火,不可救。惟精舍大小俨然,及白衣家经像,皆不损坠。百姓惊异,倍共发心。(出《辩正论》)
【译文】
南朝宋文帝元嘉八年,黄河东岸的蒲坂城发生特大火灾,无法扑灭。只有大小寺庙没有倒塌,佛像也没有烧毁,老百姓都非常惊奇,更加从心里信奉佛教。
吴兴经堂
宋元嘉中,吴兴郡内尝失火,烧数百家荡尽。惟有经堂草舍,俨然不烧。时以为神。(出《宣验记》)
【译文】
宋元嘉年间,吴兴郡发生火灾,将几百户的房屋烧成平地,只有寺庙的草房,完好无损,当时的人们都认为是有神灵保佑。
南徐士人
宋少帝时,南徐有一士子,从华山往云阳。见客舍中有一女子,年可十八九。悦之无因,遂成心疾。母问其故,具以启母。母往至华山云阳,寻见女子,具说之。女闻感之,因脱蔽膝,令母密藏于席下,卧之当愈。数日果瘥。忽举席,见蔽膝,持而泣之,气欲绝,谓母曰:“葬时从华山过。”母从其意。比至女门,牛打不行,且待须臾。女妆点沐浴竟而出,歌曰:“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君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言讫,棺木开,女遂透棺中。因合葬,呼曰神士冢。(出《系蒙》)
【译文】
南朝宋少帝时期,南徐有一个青年男子,从华山去云阳,在旅店中看到一个女子,年龄十八九岁,男子对这女子非常爱慕但没有办法相互交往,相思成病。他母亲问他,他将生病的原因告诉了母亲。他母亲前往华山云阳找到了那个女子,将男子的相思和病情告诉了女子。女子听了很受感动,将自己围裙解下来交给男子的母亲,叫她偷偷地放在男子睡觉的席子底下,可以医治男子的病。男子的母亲回家后按照女子所说的做了,过了一些日子,男子的病果然好了。一次男子偶然掀开席子,看到了女子的围裙,捧在手里,哭得就要昏死过去。他对母亲说:“埋葬我的时候,要从华山经过。”他死后,他的母亲按照他的意愿办理丧事,走到女子的门前,拉车的牛怎么打也不往前走了。等了一会儿,女子沐浴梳妆完毕走了出来,哀婉地唱道:“华山连绵千里,你既然为我而死,我还活着是为了谁呢?如果你真的怜爱我,请为我打开棺材。”唱完,棺材果然开了,女子跳进棺材。于是便将两个人合葬在一起,人们都叫做“神士冢”。
徐祖
嘉兴徐祖,幼孤,叔隗养之如所生。隗病,祖营侍甚勤。是夜,梦一神人告云:“汝叔应合死也。”祖扣头祈请哀愍,二神人云:“念汝如此,为汝活。”祖觉,叔乃瘥。(出《搜神记》)
【译文】
嘉兴的徐祖,从小失去父母,叔叔隗抚养他像自己的亲儿子一样。一天他叔叔病了,他非常勤快周到地侍候他叔叔。当天晚上他梦见一个神仙对他说:“你叔叔应该死了。”徐祖叩头祈求不让叔叔死,两个神仙说:“看在你如此孝顺的份上,让他继续为你活着吧。”徐祖睡醒了,叔叔的病果然好了。
刘京
临江郡民刘京,孝行乡里推敬。时江水暴溢,居者皆漂溺。京负其母号泣。忽有大龟至其前,举家七口,俱上龟背。然行十许里,及一高岸,龟遂失之。(出《九江记》)
【译文】
临江郡的居民刘京,孝顺老人被乡里的乡亲们所称赞。一次江水暴涨,不少居民都淹死在水里,刘京背着母亲大哭起来。忽然来了一只巨大的乌龟,他们全家七口人都爬到乌龟的背上,游了十多里地,将他们送到一个高地上,乌龟就没了。
何敬叔
何敬叔少奉佛法。作一檀像,未有木。先梦一沙门,衲衣杖锡来云:“县后何家桐甚惜,苦求遮可得。如梦求之,果获。(《梦隽》)
【译文】
何敬叔信奉佛教,想要刻一尊佛像,但是没有木头。他睡觉梦见一个和尚,披着袈裟,拄着锡杖对他说:“县衙后面的老何家有桐木但非常珍惜,你如果苦苦去哀求能够要到手。何敬叔按照梦中和尚的指点去找,果然要到了桐木。
萧子懋
齐晋安王萧子懋,字云昌,武帝之子也。始年七岁,阮淑媛尝病危笃,请僧行道。有献莲华供佛者,众僧以铜罂盛水浸之,如此三日而花不萎。子懋流涕礼佛。誓曰:“若使阿姨因此胜缘,遂获冥祐,愿华竟斋如故。”七日斋华,色更鲜红。看视罂中,稍有根须。淑媛病寻瘥,当世称其孝感。(出《法苑珠林》)
【译文】
齐国的晋安王萧子懋,字叫云昌,是武帝的儿子,刚刚七岁,阮淑媛得病非常沉重危险,请来和尚诵经。有人献来莲花供佛,和尚用一种小口大肚子的铜瓶装上水,然后将莲花插在瓶里,三天以后花仍不枯萎。萧子懋哭着在佛像前敬礼发誓说:“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