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2/5)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队,飞龙军全部出动了,后边跟着是诸王,诸王后面是大臣,大臣后面才是公主驸马。
太常寺一名官员从后方疾驰而来,拦住太子车队,意思是到地方了,不能再往前了。
迎驾的队伍就此停止,任由宗正寺、太常寺、礼部众多官员,在早早布置好的迎接会场列开阵型,乐舞团也要早早就位,直等到前方来人传信,他们就需要奏乐起舞。
所有人的马车,都需离开官道,该下马的下马,该离车的离车,给圣人让开主干道。
李林甫兼着礼部尚书,已经提前安排好了,迎驾礼仪最多半个小时,过后赶紧让圣人先走。
这次迎驾与以往不一样,能节约时间就节约时间。
空旷的会场周边,李亨一直在悄悄的打量着李琩身后的随从,他看到了几个河西兵的身影,心中虽然疑惑,但也没有多想,因为李琩的护卫只有三十来个人,就算加上旁边的李琦,也不过五十来个。
嗯?李琦的妻子呢?怎么也没有来?
李亨觉得有些不对劲了,脸色凝重的挣扎半晌,像是下了某种艰难的决定,喊来飞龙军杨思危吩咐几句后,便再也没有说话。
官道因为排水的原因,所以地势要比两边高一点,再加上这段路因圣人常年往返的原因,道路两旁也没有什么可以隐秘的树林。
迎驾的勋贵和官员,都老老实实的伫立在道路两边的坡道下方,各有属于自己的位置,届时禁军从这里通过的时候,以他们的角度,只能仰视。
李琩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胸口的软甲,眺望天空,心跳加速的等待着。
而与此同时,南边的驰道。
近四千的吐蕃俘虏,被皇甫全数释放,然后他命人朝着俘虏射箭,一瞬间,数千俘虏在此起彼伏的惨叫声中,朝着驰道以东疯狂逃命。
李琩安排薛和霑与达奚盈盈,以商队来阻挡禁军,为皇甫提供便利,而人家皇甫也是早有准备的,他带来的俘虏就是干这个的。
只需百来名骑士射箭驱赶,就将数千俘虏逼向了东边。
而在昨夜的时候,所有驻留在附近村庄的商队,都收到了消息,三月十九,可通行。
而负责阻拦商队的刑部留守吏员,也收到了同样的消息。
薛和霑当下做为李林甫的半个幕僚,想要办成这件事,并不难,而此时的薛和霑,也已经广派人听消息,一旦情形不利,随时准备逃命。
而皇甫当下,也已经朝着灞桥以西迅速推进。
这种时候,薛畅麾下的黄莒才终于发现了皇甫的踪迹,两军相距的距离并不远。
“黄将军,驰道局势混乱,大军难以推进,全堵在后面了,我们中了圈套了,”心腹属下赶来禀报道:
“薛将军令你立即扫清官道。”
黄莒嘴角一抽,大喝道:“这时候还管什么官道?立即飞报薛将军,皇甫已经朝着北面突袭,我这便带人去拦,请薛将军尽快驰援。”
说罢,他赶忙带着麾下的两千轻骑追击皇甫去了。
他是清一色的轻骑兵,要追上皇甫其实不难,但难就难在,皇甫早就发现了他,留了三百步军殿后。
两千对三百,似乎优劣悬殊。
但是当黄莒真的对上这三百人的时候,才知道优势并不在他。
对方列阵于河道对面,两侧皆是卵石,战马难行,如果选择绕开,必然追丢皇甫,所以黄莒只能硬着头皮上,寄希望于薛畅收到消息后,能率领大军尽快与圣人汇合。
隔着一条并不深的河水,骑兵冲击步兵,谈不上有什么优势,尤其里面有专克骑兵的陌刀队。
其实黄莒在决定冲阵的一瞬间,就已经清晰的意识到,他追不上皇甫了,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他会死在这里。
边军最聪明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永远将擒贼擒王做为第一选择,而羽林军的将领,铠甲花里胡哨,特别好认。
箭矢几乎全都朝着黄莒一个人去了,而当他被射杀之后,这支骑军顿时群龙无首。
步军阵瞬间分裂为五个小阵,将骑军割裂开来,两翼突前,中军滞后,呈一个锥形,将放进锥桶的骑军围杀殆尽。
剩下上千无法渡河的骑兵,只能沿着河道往上游走,一场小规模的冲突,在一个小时的时间内结束。
隔着河岸,仓皇撤走的羽林军,将对岸的谩骂声尽收耳内,虽然不大能听懂,但听其语调,肯定不是什么好话数百骑从灞桥方向而来,挥舞着手里的响鞭开道,每隔一段距离,便会再有数百骑,他们两骑并行,手中的鞭子则是朝着官道两侧挥舞着。
但凡没有及时退远的,就会挨鞭子。
大约过了上千骑之后,浩浩荡荡的车队才出现在身居会场人们的眼底。
每一辆马车周围,都有大排手护卫,因而行驶缓慢。
以前圣人回銮可不是这个样子,那时候更注重仪仗,各类旗帜飘扬,煞是雄壮。
但是这一次,没有任何旗帜,只剩下点缀车厢的锦绣珠玉,鲜华夺目。
前方的车辆抵达会场之后,开始绕着四周排列开来,而大排手也是持盾在前,将人群驱离的更远一些。
鼓乐声响,在官员们的祝辞声中,圣人的龙辇抵达会场。
有人要说了,明知危险,皇帝为什么不换个车呢?你是皇帝的话,就不会这么想了。
皇帝,是不能在任何人面前露怯的,他不能让任何人知
太常寺一名官员从后方疾驰而来,拦住太子车队,意思是到地方了,不能再往前了。
迎驾的队伍就此停止,任由宗正寺、太常寺、礼部众多官员,在早早布置好的迎接会场列开阵型,乐舞团也要早早就位,直等到前方来人传信,他们就需要奏乐起舞。
所有人的马车,都需离开官道,该下马的下马,该离车的离车,给圣人让开主干道。
李林甫兼着礼部尚书,已经提前安排好了,迎驾礼仪最多半个小时,过后赶紧让圣人先走。
这次迎驾与以往不一样,能节约时间就节约时间。
空旷的会场周边,李亨一直在悄悄的打量着李琩身后的随从,他看到了几个河西兵的身影,心中虽然疑惑,但也没有多想,因为李琩的护卫只有三十来个人,就算加上旁边的李琦,也不过五十来个。
嗯?李琦的妻子呢?怎么也没有来?
李亨觉得有些不对劲了,脸色凝重的挣扎半晌,像是下了某种艰难的决定,喊来飞龙军杨思危吩咐几句后,便再也没有说话。
官道因为排水的原因,所以地势要比两边高一点,再加上这段路因圣人常年往返的原因,道路两旁也没有什么可以隐秘的树林。
迎驾的勋贵和官员,都老老实实的伫立在道路两边的坡道下方,各有属于自己的位置,届时禁军从这里通过的时候,以他们的角度,只能仰视。
李琩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胸口的软甲,眺望天空,心跳加速的等待着。
而与此同时,南边的驰道。
近四千的吐蕃俘虏,被皇甫全数释放,然后他命人朝着俘虏射箭,一瞬间,数千俘虏在此起彼伏的惨叫声中,朝着驰道以东疯狂逃命。
李琩安排薛和霑与达奚盈盈,以商队来阻挡禁军,为皇甫提供便利,而人家皇甫也是早有准备的,他带来的俘虏就是干这个的。
只需百来名骑士射箭驱赶,就将数千俘虏逼向了东边。
而在昨夜的时候,所有驻留在附近村庄的商队,都收到了消息,三月十九,可通行。
而负责阻拦商队的刑部留守吏员,也收到了同样的消息。
薛和霑当下做为李林甫的半个幕僚,想要办成这件事,并不难,而此时的薛和霑,也已经广派人听消息,一旦情形不利,随时准备逃命。
而皇甫当下,也已经朝着灞桥以西迅速推进。
这种时候,薛畅麾下的黄莒才终于发现了皇甫的踪迹,两军相距的距离并不远。
“黄将军,驰道局势混乱,大军难以推进,全堵在后面了,我们中了圈套了,”心腹属下赶来禀报道:
“薛将军令你立即扫清官道。”
黄莒嘴角一抽,大喝道:“这时候还管什么官道?立即飞报薛将军,皇甫已经朝着北面突袭,我这便带人去拦,请薛将军尽快驰援。”
说罢,他赶忙带着麾下的两千轻骑追击皇甫去了。
他是清一色的轻骑兵,要追上皇甫其实不难,但难就难在,皇甫早就发现了他,留了三百步军殿后。
两千对三百,似乎优劣悬殊。
但是当黄莒真的对上这三百人的时候,才知道优势并不在他。
对方列阵于河道对面,两侧皆是卵石,战马难行,如果选择绕开,必然追丢皇甫,所以黄莒只能硬着头皮上,寄希望于薛畅收到消息后,能率领大军尽快与圣人汇合。
隔着一条并不深的河水,骑兵冲击步兵,谈不上有什么优势,尤其里面有专克骑兵的陌刀队。
其实黄莒在决定冲阵的一瞬间,就已经清晰的意识到,他追不上皇甫了,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他会死在这里。
边军最聪明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永远将擒贼擒王做为第一选择,而羽林军的将领,铠甲花里胡哨,特别好认。
箭矢几乎全都朝着黄莒一个人去了,而当他被射杀之后,这支骑军顿时群龙无首。
步军阵瞬间分裂为五个小阵,将骑军割裂开来,两翼突前,中军滞后,呈一个锥形,将放进锥桶的骑军围杀殆尽。
剩下上千无法渡河的骑兵,只能沿着河道往上游走,一场小规模的冲突,在一个小时的时间内结束。
隔着河岸,仓皇撤走的羽林军,将对岸的谩骂声尽收耳内,虽然不大能听懂,但听其语调,肯定不是什么好话数百骑从灞桥方向而来,挥舞着手里的响鞭开道,每隔一段距离,便会再有数百骑,他们两骑并行,手中的鞭子则是朝着官道两侧挥舞着。
但凡没有及时退远的,就会挨鞭子。
大约过了上千骑之后,浩浩荡荡的车队才出现在身居会场人们的眼底。
每一辆马车周围,都有大排手护卫,因而行驶缓慢。
以前圣人回銮可不是这个样子,那时候更注重仪仗,各类旗帜飘扬,煞是雄壮。
但是这一次,没有任何旗帜,只剩下点缀车厢的锦绣珠玉,鲜华夺目。
前方的车辆抵达会场之后,开始绕着四周排列开来,而大排手也是持盾在前,将人群驱离的更远一些。
鼓乐声响,在官员们的祝辞声中,圣人的龙辇抵达会场。
有人要说了,明知危险,皇帝为什么不换个车呢?你是皇帝的话,就不会这么想了。
皇帝,是不能在任何人面前露怯的,他不能让任何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