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白月光(3/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行欠缺,属实不敢窥窃范阳,韦侍郎这个问题,卑职无法回答。”
张垍在一旁笑道:“禄儿言重了,别总是卑职卑职的,你现在是平卢节度使,不是平卢兵马使,论级别,比我们还高。”
平卢节度使是从三品,但地位确实不高,因为刚被剥离出来,朝廷对这个藩镇的认可度很一般,而且永远都会一般,因为地盘太小了。
别说是平卢,就是裴宽,也不会在韦陟面前嘚瑟,中书侍郎正四品,但是你完全可以当他是正三品看待。
安禄山赶忙道:“在几位上官面前,禄儿永远都是卑职,只恨此身非汉,但卑职这颗心,永远忠于圣人,忠于大唐。”
本来呢,朝廷的官员总是胡儿胡儿的叫他,这是一个带着贬义的称呼,因为是个胡子嘛,李隆基呢,当下要用安禄山,于是改胡儿为禄儿,算是将这层贬义给抹去了。
刑部侍郎崔珪笑呵呵的看向他哥中书舍人崔琳,道:
“这份谦逊,倒是颇类我华夏之风,禄儿的祖上倒也会挑地方,偏偏就选择了我儒学最盛之地。”
这兄弟俩就是出身清河崔氏,河北顶级门阀。
在大唐,甚至南北朝时期,河北都自称是儒家正统所在,为什么呢?因为那时候的北齐是姓高的汉人做主,北周是鲜卑宇文政权,而北齐的地盘也包含了山东,在当时是打着汉人正统旗号的。
结果没想到,被另外一个汉人将这个正统的名头给抢走了,而且发扬光大,那就是隋文帝杨坚。
韦陟听到这句话,颇为不屑的撇了撇嘴,因为他们老韦家,当年就是依附宇文家的,被河北那帮自诩为汉室正统的门阀,视为汉贼。
“圣人已经赐名庆宗,有意在长安帮你寻摸一门亲事,此番回河北,庆宗就不必走了,”张垍朝着安仁行笑道。
给胡人赐名,一直都是李唐皇帝的习惯,赐的名字一般也很有含义。
安禄山的名字,是从突厥轧荦山(yaluoshan)一词谐音过来的,不是个正经名字,胡子的气息很浓厚。
而庆宗,一看就是个汉名,庆指福泽,宗就是祖宗,你的祖宗福泽你,所以你小子运气好,为朕所用。
李隆基这次赐名,不单单给安仁行改了,也给他弟弟改了,因为他们兄弟俩是安禄山的正妻康氏所出,在汉人这边被认为是嫡出正统,所以老二安仁执被赐名庆绪,意思是你祖宗给的福泽,你给继承了,绪,是缵绪的意思。
安禄山连忙带着儿子朝着观风楼方向行礼谢恩。
他心里很清楚,儿子是留下来当人质的,这样朝廷才会对他这个胡子放心。
“今后我家大郎,就全靠张郎中提携了,卑职就全交给您了,”安禄山一脸赔笑道。
张垍微微颔首:“放心,我会帮你管教好他。”
见到话题越扯越远,韦陟赶忙拉了回来,道:
“范阳之积弊,朝廷这边是非常清楚的,裴宽有心改革,但是呢,朝廷对他有更好的安排,所以有意将范阳交给你,当然了,在此之前,朝廷还是需要知道,你究竟合适与否,我问你,你认为范阳的问题,在什么地方?”
安禄山这时候,就不会再推脱了,再推就没意思了,遭人烦,而他知道,接下来的回答如果不能让眼前这帮人满意,范阳照样轮不到他。
于是他道:“范阳的问题,出在汉胡混杂,因而导致军阀林立,有派系之争,张公在世时,务求双方均衡,减少冲突,以维持长久局面,裴节帅上任之后,重汉而轻胡,以至于摩擦纷争层出不穷,卑职以为,归附之胡人,亦应视为汉人,不应有汉胡之分,只需多加教化,自当融合。”
韦陟与崔琳对视一眼,纷纷点头。
眼下的大唐,已经不具备排外的能力了,因为归附的外族太多了,而华夏自古以来,都是海纳百川,所以依附进来的外族到最后,都会融入中原,比如鲜卑族。
华夏的五千年历史,就是汉族不断在融合少数民族的一段文明进程史,因此而促成基因多样化,人种进化的更为先进。
种族进化最完美的人类,就是东亚这只兔子。
韦陟他们就是负责考核,安禄山到任后,是否是有效执行朝廷的政策,这段考核,需要时间,因为他们还要灌输和指导安禄山治理地方的理念和能力,所以安禄山想早点走,也走不了。
可以理解为,地方官员来那什么学校进修来了自打崔圆返回华清宫之后,李琩便总是来他家里,跟他妹妹私会。
男人嘛,会在某一段时期特别钟情和痴迷于某一个女人,这叫新鲜感,至于这份保鲜期会有多久,因人而异。
而男人,也会在一生当中,痴情于某一个女人,而且这个女人,多半是得不到的。
但随着崔姮来了月事,李琩也只能被迫暂停偷腥。
他眼下的心理压力非常大,整夜整夜的失眠,每天晚上,几乎都是每隔一个小时就会醒来一次,直接导致了他白天也没有精神。
再这么下去,他都担心自己会猝死。
这可是造反啊,杀爹杀哥,干成了什么都好说,干不成呢?郭淑、韦妮儿,两个儿子,一家老小全都得完蛋。
上一次见李林甫,对方就看出他的精神有些不对劲,导致李琩再也没敢去平康坊,就怕李林甫怀疑。
因为在别人眼中,他是一个非常稳重的人,遇事从不
张垍在一旁笑道:“禄儿言重了,别总是卑职卑职的,你现在是平卢节度使,不是平卢兵马使,论级别,比我们还高。”
平卢节度使是从三品,但地位确实不高,因为刚被剥离出来,朝廷对这个藩镇的认可度很一般,而且永远都会一般,因为地盘太小了。
别说是平卢,就是裴宽,也不会在韦陟面前嘚瑟,中书侍郎正四品,但是你完全可以当他是正三品看待。
安禄山赶忙道:“在几位上官面前,禄儿永远都是卑职,只恨此身非汉,但卑职这颗心,永远忠于圣人,忠于大唐。”
本来呢,朝廷的官员总是胡儿胡儿的叫他,这是一个带着贬义的称呼,因为是个胡子嘛,李隆基呢,当下要用安禄山,于是改胡儿为禄儿,算是将这层贬义给抹去了。
刑部侍郎崔珪笑呵呵的看向他哥中书舍人崔琳,道:
“这份谦逊,倒是颇类我华夏之风,禄儿的祖上倒也会挑地方,偏偏就选择了我儒学最盛之地。”
这兄弟俩就是出身清河崔氏,河北顶级门阀。
在大唐,甚至南北朝时期,河北都自称是儒家正统所在,为什么呢?因为那时候的北齐是姓高的汉人做主,北周是鲜卑宇文政权,而北齐的地盘也包含了山东,在当时是打着汉人正统旗号的。
结果没想到,被另外一个汉人将这个正统的名头给抢走了,而且发扬光大,那就是隋文帝杨坚。
韦陟听到这句话,颇为不屑的撇了撇嘴,因为他们老韦家,当年就是依附宇文家的,被河北那帮自诩为汉室正统的门阀,视为汉贼。
“圣人已经赐名庆宗,有意在长安帮你寻摸一门亲事,此番回河北,庆宗就不必走了,”张垍朝着安仁行笑道。
给胡人赐名,一直都是李唐皇帝的习惯,赐的名字一般也很有含义。
安禄山的名字,是从突厥轧荦山(yaluoshan)一词谐音过来的,不是个正经名字,胡子的气息很浓厚。
而庆宗,一看就是个汉名,庆指福泽,宗就是祖宗,你的祖宗福泽你,所以你小子运气好,为朕所用。
李隆基这次赐名,不单单给安仁行改了,也给他弟弟改了,因为他们兄弟俩是安禄山的正妻康氏所出,在汉人这边被认为是嫡出正统,所以老二安仁执被赐名庆绪,意思是你祖宗给的福泽,你给继承了,绪,是缵绪的意思。
安禄山连忙带着儿子朝着观风楼方向行礼谢恩。
他心里很清楚,儿子是留下来当人质的,这样朝廷才会对他这个胡子放心。
“今后我家大郎,就全靠张郎中提携了,卑职就全交给您了,”安禄山一脸赔笑道。
张垍微微颔首:“放心,我会帮你管教好他。”
见到话题越扯越远,韦陟赶忙拉了回来,道:
“范阳之积弊,朝廷这边是非常清楚的,裴宽有心改革,但是呢,朝廷对他有更好的安排,所以有意将范阳交给你,当然了,在此之前,朝廷还是需要知道,你究竟合适与否,我问你,你认为范阳的问题,在什么地方?”
安禄山这时候,就不会再推脱了,再推就没意思了,遭人烦,而他知道,接下来的回答如果不能让眼前这帮人满意,范阳照样轮不到他。
于是他道:“范阳的问题,出在汉胡混杂,因而导致军阀林立,有派系之争,张公在世时,务求双方均衡,减少冲突,以维持长久局面,裴节帅上任之后,重汉而轻胡,以至于摩擦纷争层出不穷,卑职以为,归附之胡人,亦应视为汉人,不应有汉胡之分,只需多加教化,自当融合。”
韦陟与崔琳对视一眼,纷纷点头。
眼下的大唐,已经不具备排外的能力了,因为归附的外族太多了,而华夏自古以来,都是海纳百川,所以依附进来的外族到最后,都会融入中原,比如鲜卑族。
华夏的五千年历史,就是汉族不断在融合少数民族的一段文明进程史,因此而促成基因多样化,人种进化的更为先进。
种族进化最完美的人类,就是东亚这只兔子。
韦陟他们就是负责考核,安禄山到任后,是否是有效执行朝廷的政策,这段考核,需要时间,因为他们还要灌输和指导安禄山治理地方的理念和能力,所以安禄山想早点走,也走不了。
可以理解为,地方官员来那什么学校进修来了自打崔圆返回华清宫之后,李琩便总是来他家里,跟他妹妹私会。
男人嘛,会在某一段时期特别钟情和痴迷于某一个女人,这叫新鲜感,至于这份保鲜期会有多久,因人而异。
而男人,也会在一生当中,痴情于某一个女人,而且这个女人,多半是得不到的。
但随着崔姮来了月事,李琩也只能被迫暂停偷腥。
他眼下的心理压力非常大,整夜整夜的失眠,每天晚上,几乎都是每隔一个小时就会醒来一次,直接导致了他白天也没有精神。
再这么下去,他都担心自己会猝死。
这可是造反啊,杀爹杀哥,干成了什么都好说,干不成呢?郭淑、韦妮儿,两个儿子,一家老小全都得完蛋。
上一次见李林甫,对方就看出他的精神有些不对劲,导致李琩再也没敢去平康坊,就怕李林甫怀疑。
因为在别人眼中,他是一个非常稳重的人,遇事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