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家父李隆基 > 第三百六十一章 醉酒

第三百六十一章 醉酒(3/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有些,那就必须要得到手,这就是占有欲吧。  

崔圆打过招呼之后,给妻子妹妹安排了个位子,便也下去当值了,本来想偷个懒的,但是隋王都在执勤,他不好意思。  

眼下的兴庆宫,禁军只留下不到一千五百人,监门卫却有将近两千人,除了城墙之外,其它地方依然是禁地,每一道门都要严格把关,不允许任何人出入。  

是的,任何人,包括太子。  

本来城墙上的大家,都在等待着游行队伍抵达下方广场,结果在城楼那边突然传出一阵骚动。  

能坐在那个方向的,都是顶级大人物,大家除了好奇观望之外,也没有敢过去打听。  

不大一会,只见几道人影非常朝着这边走来,偶尔还能听到有人在喊,隋王妃在哪里。  

郭淑预感到不妙,赶忙令乳母抱着孩子起身,随后朝一旁的韦妮儿和杨绛道:  

“起身,我们准备离开这里。”  

突然间,带头那人看到了郭淑,赶忙跑了过来,一把拽起郭淑的手臂道:  

“带家眷先走,回避一下。”  

郭淑二话不说,扭头就带着人往台阶方向走去,因为劝他离开的,是永王李璘。  

太子李亨在城楼下方喝多了,一酒壶砸在了李林甫的脑袋上,虽然只是磕破点皮,无伤大雅,但这种行为,是大忌,首相不能被羞辱,尤其是在众目睽睽之下。  

紧接着,李亨开始破口大骂,先是骂了李林甫,接着骂了李琩,随后就要找郭淑算账,十王宅的人在拦着,而李璘则是赶紧过来劝郭淑走。  

毕竟他知道李琩不在这,李琩要是在这,他才不来传这个话,因为李琩会和太子正面硬干。  

其实像发酒疯这种情况,几乎每场宴会都有,一旦有人到了这个程度,会有人将他们带离,但如果发酒疯的是太子,那就不好办了。  

本来李适之韩择木等一干大臣一直在拦着,但是架不住李亨拔刀了,而且还甩来甩去的。  

连他自己的心腹李静忠上去拦,都被砍掉了发髻,李静忠当时差点吓尿了。  

眼下这种情况,大家不免想到了太子妃韦氏,也就是她在的话,可以控制场面,其他人是真不行了。  

眼瞅着李亨要去找自己嫂子麻烦,盛王李琦也拔刀了,但是他拔刀是无用的,因为大家知道他还清醒着,所以不怕他,被一群人死死抱着给抬走了。  

咸宜则是有杨洄拦着,总之场面非常混乱。  

郭淑下了城墙的时候,崔圆已经闻讯赶来:  

“走南门,王妃随我来。”  

西门广场,眼下游行队伍已经到了,场面拥挤根本出不去,所以崔圆一路带人,护送着郭淑连过三道宫门,从南门溜了出去。  

李亨半天找不到人,终于在李适之等人的安抚下,重新坐了回去。  

虽然太子喝多了,但是不能让他走啊,因为圣人不在,你得主持局面,虽然你搞得一团糟。  

不过很多人心里,其实还是很高兴的,因为李林甫被当众羞辱了,脑门上挨了一下,此时也已经偷偷离开。  

此事过后,别人再谈论起来,也只会说,太子醉酒,摔杯误砸右相,至于提刀找郭淑的事情,大家不会再提了。  

谁提谁是缺心眼。  

见不到心烦的人,李亨的情绪也逐渐稳定下来,城门上方恢复平静。  

收到消息的李琩,没有去找李亨的麻烦,而是带人进入兴庆宫,在专门停靠车驾的地方,找到了太子的马车,一刀砍在了马脖子上。  

你不是动刀吗?我也动刀。  

这种事情是不能服软的,李琩没有登楼,那是不想在上元节将事情闹大,平民百姓都在观看游行,整个长安都在欢庆节日,这种情况下,只能是给李亨一个警告。  

李琩没有追上李林甫的马车,所以一直寻到了右相府。  

刚进门,就听到李岫在破口大骂,李林甫的其他儿女自然也都跟着回来了。  

“都出去,四郎留下,”李林甫脑门有些红肿,笑呵呵的请李琩坐下后,道:  

“看似丢人的是老夫,其实还是他自己,身为储君毫无风度,贻笑大方。”  

李琩皱眉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以前不醉酒的。”  

李岫冷哼一声:  

“圣人不在,他觉得没人能管的了他了,三番五次奚落当朝首相,李适之那几个王八蛋在一旁看热闹。”  

李琩皱眉看向李林甫:“右相说什么了?”  

李林甫笑道:“几次嘲讽,老夫都没有回应他,是他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李琩无奈一笑,看样子李亨最近是够憋屈的,祭祖那天看向他的眼神,就好像恨不得剐了他,但那是祭祖,又没有喝酒,所以李亨不会乱来。  

酒壮怂人胆,你也就是喝醉了敢胡闹,清醒的时候跟个孙子似的。  

“不过你还是要小心点,”李林甫突然沉声道。  

李琩道:“小心什么?”  

李林甫道:“小心他狗急跳墙,毕竟他眼下手里还有一支飞龙军,今后你在皇城巡视的时候,提防着点,以往万一。”  

李岫听到这里,颇为不屑道:“阿爷也太多虑了,他要是有那个胆子,也不会沦落到今天,那是皇城,他敢乱来?”  

李林甫冷哼一声,训斥道:  

“古往今来哪件大事不是出人意料?远了不说,就说咱们大唐,这类事情每隔十几二十年,就会出现一次,李亨这个人优点是能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