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家父李隆基 > 第三百五十六章 长生牌位

第三百五十六章 长生牌位(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共就生过仨,对于早夭的长子感情非常深,一到忌日,必然前往祭拜,而且崔老夫人出行祭拜,非常特殊,是兄弟俩抬着步辇。  

一个正四品上,一个从五品上,两个儿子肩上拴着背带,抬着老母亲往大兴善寺祭奠他们的大哥。  

在那里,崔老夫人给儿子买了一块长生牌位。  

老二卢奕不显山不漏水,但绝对不要小瞧此人,历史评价“与其兄卢奂齐名,大腹丰下,眉目疏朗,谨愿寡欲,不尚舆马,克己自励”。  

他和卢奂都是顶级大帅哥,才华能力相差无几,唯一的区别就是,他是老二。  

进入佛堂之后,这里点着数不清的长明灯,供奉着的牌位多达数千,是寺庙收入来源的大头之一,按年计费。  

前宰相卢怀慎就不需要长生牌了,因为家里有牌位,而早夭的长子之所以供奉在这里,是因为没结婚。  

早夭的孩子,一般家里都会给办阴婚的,但是卢奂这个大哥,生辰八字跟他们母亲犯冲,所以卢怀慎死的时候,虽然带着儿子下葬了,但是没有给办婚事。  

这件事情,崔老夫人就交给卢奂了,等到她死的时候,卢奂得帮她大哥找一门阴婚。  

“这件事得提前准备,事到临头再准备就晚了,”卢奕与大哥离开佛堂,在外面等待着,他们的母亲带着一家老小,仍在里面诵经念佛。  

卢奂点了点头:“早就盘算过,隋王妃也跟我提过这件事,她的三叔郭子云有一夭女,六岁夭折,我觉得挺合适。”  

卢奕顿时皱眉道:“隋王妃还惦记着这种事情?此人的心思不简单啊。”  

卢奂笑道:“不是她有心惦记,而是她的大姐夫,刚刚上任的咸阳令卢让金跟她提到过这件事,否则她怎么可能知道咱们还有一个大哥?”  

“原来如此”卢奕释然一笑:  

“我就说嘛,王妃若连这种事情都记挂操心,那她的心智可就不简单了。”  

卢奂呵呵道:  

“本来就不简单,能将韦家大宗压的老老实实的,能是易于之辈吗?左相家里大事小事,人家都会帮忙维持周全,日常的走动也不少,隋王有个贤内助啊,若是隋王有一天还回本宗,十王宅里没人能压得住这对夫妇。”  

卢奕顿时嗤笑道:“就好像现在能压得住似的,还宗是早晚的事情了,人家从出来的那一天,估摸着就已经盘算着怎么回去了。”  

卢奂哈哈一笑,深以为然,确实,当下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李琩的下一步,就是如何认祖归宗。  

等到了那个时候,太子才真是彻底傻眼了。  

兄弟俩聊着聊着,便聊到了张均兄弟身上。  

张氏兄弟与卢氏兄弟,其实有很多相通的地方,都是宰相二代,都是兄弟俩身居要职,但是他们俩家,其实还有仇。  

他们之间的仇怨,在长安还传的挺广,俨然已经成为民间故事了。  

话说卢怀慎本来好端端的,结果突然就嗝屁了,他的夫人崔氏对着丈夫遗体哭诉:公命未尽,我得知之,公清俭而洁廉,蹇进而谦退,四方赂遗,毫发不留,与张说同时为相,今纳货山积,其人尚在,而奢俭之报,岂虚也哉。  

意思是,你的寿命还没尽,你是个清廉的官员,像张说那种顶级巨贪竟然还活着,你更不该死的。  

结果卢怀慎突然活过来了,对妻子说:理固不同,冥司有三十炉,日夕为说鼓铸横财,我无一焉,恶可并哉!  

说完这句话,卢怀慎算是彻底死透了,意思是地府中有三十座火炉,昼夜不停为张说铸造财富,我一炉都没有,怎么和他比?  

这个故事当年在朝堂上引起轩然大波,毕竟明摆着这是在说张说贪腐,把个张说给吓的,一下子老实了许多。  

两家因为这件事也算是结了怨。  

卢奂算错了一点,他以为张均在选择得罪裴宽还是得罪安禄山上面,会选择后者,但是他忽略了,在张均的立场看来,裴宽成为盟友的可能性远低于安禄山成为盟友的可能性,那么就很容易选了。  

当下太子失势,他们兄弟也跟着遭受打击,若是扶持安禄山,在他们看来,是有利的,因为他们兄弟比李林甫更早接触安禄山,认为此番是借助李林甫之力,培植自己势力的大好机会。  

这叫借鸡生蛋。  

历史上,老二张垍与安禄山的关系最不错,而当时安禄山领三镇节度,权倾天下,所以张垍与安禄山交好,被李白称之为靠山,靠山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  

而此时的张均,已经打算在杨光、颜杲卿、乌承恩三个人身上用刑了,节度使的幕臣,能不能用刑?这得看施刑者怕不怕那个节度使,如果不怕,得嘞,随便打。  

四个人当中,唯独遗漏了张献诚,为什么呢?  

因为张献诚已经招了,将裴宽卖了一个彻彻底底,而且没有诬告,全都是大实话。  

当官嘛,不查你,你是好官,一旦查你,十有九个跑不了。  

“一切顺利,献诚已经按照嘱托,将裴宽给捅出来了,大理寺那边就不会再对他用刑,”严庄颇为兴奋的在客栈内,将这一消息递给安禄山。  

安禄山闻言长松了一口气,点头道:“献诚为吾父少子,吾之义弟,可共患难矣。”  

其他人此刻的脸上,也都露出欣慰的表情,因为他们对张献诚是否会帮忙,心里还是不太确定的,毕竟张献诚年纪还小,二十岁,能不能扛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