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家父李隆基 > 第一百五十三章 偃月堂

第一百五十三章 偃月堂(3/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然也不会将他名下最大的一座商宅,卖给杨玉瑶。  

铺子内,各处都陈列适用于宫殿、庙宇、陵寝、家宅等用途的各种琉璃制品,以及琳琅满目、质地精致、柔润光泽的各种家居用品。  

琉璃的诞生,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仿玉倾向。  

《周礼》: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玉在古代,是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珍物,也是世家大族给孩子起名最常用的偏旁。  

杨玉瑶看的眼花缭乱,完全忘记自己是来干嘛的了,流连在一件件琉璃制品面前,目光闪烁,甚为喜欢。  

这很正常,在后世,你住别墅,别人知道你非富即贵,在大唐,就是看你们家的琉璃用了多少。  

她眼下正在装修房子,自然对这些东西感兴趣。  

李琩则是在一旁与达奚盈盈谈话道:  

“王元宝什么时候将这里腾空?”  

“不着急,”达奚盈盈瞥了一眼杨玉瑶:  

“得是玉娘能够相中才行啊。”  

杨玉瑶听了之后,转过身来,蹙眉沉思片刻后,道:  

“这么好的东西,在长安卖不出去吗?”  

王元宝的次子王敬仙赶忙笑道:  

“不是不好卖,是没有好的路子,平时只有一些散碎生意,用不着这么大铺子了。”  

王元宝自打有了钱,找了很多妾室,一共有十七个儿子。  

但是嫡子只有仨,分别是长子王感恩,次子王敬仙,三子王崇玄,这仨儿子以前的名字叫富贵、余庆、来福,有钱之后感念财帛星君的大恩,才改了名字。  

长子在洛阳负责漕运,次子在长安负责琉璃及其它生意,三子负责潇洒。  

杨玉瑶皱眉道:“不应该啊,长安乃天下首富之地,商贸最是繁华,贵人迁居首选,琉璃本不该愁卖才对。”  

王敬仙笑着解释道:  

“贵人们的家宅,多请大匠名工,这些工匠上面,有个将作监管着,我们家现在没有将作监的门路,以至于接不到大宗生意。”  

牛逼的工匠,都是世代传承,而且是家族式经营,技术不外传,士农工商,人家比商高一级。  

这些人在将作监都有备案,方便朝廷随时雇佣,打交道的时间久了,基本上就是给将作监干,不揽别的活。  

“打个比方,”李琩笑着走过来,道:  

“比如圣人赏赐给你和杨銛的宅子,营造是将作监包揽了,他会分包给下面的那些工匠家族,这个负责瓦工,那个负责石工,还有木工的,他们的用料来源,都是将作寺指定的几个地方,不在名单上的,你东西再好,人家也不用。”  

“明白了,”杨玉瑶点了点头,看向王敬仙,指了指头顶:  

“上面没人对吧?”  

王敬仙尴尬一笑:“就是这个意思。”  

杨玉瑶思量片刻,道:“现成的琉璃生意,换了可惜,如果让我来做的话”  

说着,她看向李琩:  

“你能不能给我找些门路,你不是与将作少监李岫很熟悉吗?”  

李琩摇了摇头,指着自己身边的李晟道:  

“你觉得我会不会换了李大郎,去用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人?”  

达奚盈盈拍手笑道:  

“这个比方打的好,用惯了的顺手,知根知底,轻易是不会更换的。”  

杨玉瑶叹息一声:  

“我反正也不知道该干什么,卖琉璃似乎就挺不错,抛弃的话有点可惜。”  

李琩现在明白,王元宝为什么要将这里卖给杨玉瑶了,人家是想通过杨玉瑶,继续自己的琉璃生意,宅子能卖给你,但是生意你买不了,只能合作。  

你还别说,谁进来这里看到这些琉璃,也觉得这是很好的一桩营生,但因为这玩意主要是贵族用品,买卖讲究的不是什么地段好客源多,甚至不是产品质量,而是门路。  

“好了,内宅我也不用看了,我回去好好想想,再给你阿爷一个答复,”杨玉瑶交代了几句,便与李琩等人登上马车离开。  

车厢内,杨玉瑶一直闷闷不语,很明显在思考着什么。  

李琩也没有开口询问,达奚盈盈更是正襟危坐,目光隔着望向车窗外。  

半晌后,杨玉瑶拍了拍李琩,道:  

“要不,你帮我引荐一下李岫,我来跟他谈,大的吃不下,吃点小的也行,毕竟我这里不管卖什么,都不过是个幌子,赚钱也不指望这个,但是明面上,我得让别人知道,我做的是正经生意。”  

正经生意是最难上手的,不正经的才容易,王元宝现成的摊子,杨玉瑶肯定是不想在忙活张罗其它了。  

李琩本想拒绝,因为他觉得去找李岫开这个口,肯定会碰钉子,但是转念一想,不对啊,杨玉瑶本质上是要搞恶钱生意,那么李林甫那边,肯定愿意掺和进来,看看这恶钱生意到底是怎么做的。  

别以为他是右相,他就懂这个,他懂财政,但对恶钱的整个流通过程,不算太熟悉。  

毕竟这玩意介于非法和默认之间,普通人可以了解,贵人也可以了解,唯独不能让掌权的知道。  

这就好比铁子的事情,程序员知道,某些人也知道,这一行里不少人都知道,但就是不能让jijianwei知道。  

知道就坏事了。  

李琩沉吟片刻,点了点头:  

“反正我们现在也是去平康坊,顺路去右相府一趟,看看李岫在不在家。”  

借着杨玉瑶,他甚至都有机会跟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