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家父李隆基 >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三戟崔家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三戟崔家(3/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隆基为李林甫准备的棺材板。  

所以李隆基才派遣禁军,将杨玉瑶护送至河东,将崔峋那位眼下只有十五岁的独女,接入长安。  

李隆基是需要亲自过目的,样貌是其次,首先得有教养,毕竟是给自己的亲孙子找媳妇,又不是大街上买菜。  

隋王改口的事情,很快便在长安的贵族们之间传开了,李林甫知道之后,故意鼓噪时势,为的就是气死太子。  

人在生气的时候,最容易做出错误的行为,李林甫眼巴巴的盼着少阳院那边有动静,但李绍让他失望了。  

少阳院风平浪静,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正如李琩曾经说活的一句话:东宫有高人。  

贺知章不行,充其量只是太子的文学老师,真正牛比的,是三戟崔家。  

太子少保,中书舍人崔琳,刑部侍郎、补任太子少詹事崔珪,司农寺卿崔瑶,他们在长安的宅子,都是门前列戟十二,人称三戟崔家,又称三虎。  

出身清河崔氏。  

实际上,人家兄弟有五个,剩下那俩也是刺史级别的大官。  

眼下在少阳院的,只有崔珪,他的本官是刑部侍郎,齐浣死后,他补任了太子少詹事,但也不是时常来少阳院,因为他也清楚,自己在这里也就是挂个名。  

但是太子不肯放过与崔氏兄弟结交的机会,常常降尊纡贵的请教很多事情,久而久之,崔珪也开始给太子出主意了。  

“你的意思是说,隋王今后无论如何,孤大可不必忧之?”李绍与崔珪相对而坐,眼神在中间的棋盘上,心思则是在李琩身上。  

崔珪微笑点头:  

“有些事情不能说的太明白,其实臣以为,太子心里应该是透如明镜,但心魔难除,以至于需要外求他人,实则以太子的智慧,本不需臣这样的糊涂人解惑。”  

“二郎可不糊涂,”李绍叹息一声,落子后笑道:  

“正如你说的,其实有时候,孤的心里也都明白,但外面的言语,让孤的颜面挂不住啊,这几年来,孤屡屡挫败,身为储君,威严尽丧,怎能不叫人愤慨?”  

李绍心知自己这几年的失败,外面人嘴上不说,但背地里肯定都觉得他很窝囊。  

而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是他那个王八老爹一手促成的。  

李林甫是棋子,李琩也是棋子,但是李绍不想背上这么窝囊的名声继位,既然无法跟他爹对狙,那么只能跟李林甫和李琩比划了,为的也是颜面二字。  

错不在你俩,但错也在你俩。  

崔珪缓缓道:  

“太子动作越多,麻烦就会越多,如果什么都不做,自然就不会被如此针对,兖国公(陆象先)有诗云: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太子若是肯随波逐流,当不会再有眼下之窘迫。”  

他的亲大哥崔琳,就在中书省任职,天子近臣,知晓的秘辛不要太多,自然清楚圣人与太子的父子关系,问题出在哪里。  

而他们家也有心为以后铺路,所以崔珪才想要劝说太子,以后什么都别干,你越找事,事越找你。  

李绍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明白归明白,能不能做到那是另外一回事。  

言行一致、知行合一,那是圣人(儒家),李绍显然不是。  

你也知道得好好学习,但你好好学习了吗?  

“听说前天,那个杨氏孀妇,在陈玄礼儿子的护送下,去了河东?二郎知否?”李绍问道。  

这件事昨天就传开了,但只限于顶层人士,崔珪按理说不应该知道,这不是昨天跟大哥在一块吃饭的时候听说了吗?  

他这个人是比较谨慎的,向来不会在外面乱说话,但是他又清楚,今天如果回答说不知道,那么太子今后对他的信任,将会大打折扣。  

于是思虑再三,崔珪点了点头:  

“听说了,禁中之事,太子切忌胡乱言语。”  

胡乱言语这四个字,就是《诫宗属制》当中的精华所在,裴虚己就是以这个罪名被流放的,祸从口出,古人诚不欺我。  

李绍凄然一笑:“我这张嘴,从记事起,就没有乱说过话,这是母后教导给我的。”  

他口中的母后,就是王皇后,他曾经被王皇后抚养,但李隆基打算废后时,又将李绍送回给了杨贵嫔。  

崔珪点了点头,小声道:  

“太子需要顺着圣人的心意来,无论事情会如何发展,你都不要有任何不当言语,你身上肩负国祚,万事务要多加思量,隋王那边,最好的方式,就是撕破脸,他无论做什么,都不必在意,但必须让外人觉的,你与他关系不睦。”  

李绍双目一眯,点了点头。  

李琩这边,有很多值得他利用的地方,所以不睦,也只能是表面上,是做给圣人看的,背地里,他必须将李琩牢牢控制在手崇仁坊的礼院,诸亲王公主的礼仪,比如祭祀、诞子、及冠、婚嫁、册封等,都是在这里办。  

李俶的册封礼,在李琦的婚礼之前。  

这边办完册封礼之后,礼院就需要撤掉布置,换成婚礼的陈设布局。  

李琩没有在这结婚,是因为出嗣了,这里只给亲王公主办,不给嗣王办。  

太子长子的册封礼仪,自然规格极高,需要祭祀天地四方,以璧礼天,以琮礼地,以圭礼东方,以琥礼西方,以璋礼南方,以璜礼北方。  

便是六器当中的玉璧、玉琮、玉圭、玉琥、玉璋、玉璜。  

李琩做为亲叔叔,自然也要准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